每日更新 | 《欧盟中国商会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4/2025》 第四章

文摘   2024-12-19 01:54   比利时  

编者按

2024年12月9日,欧盟中国商会联合罗兰贝格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发布《直面挑战 砥砺前行——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4/2025)》。报告全面分析了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的现状与挑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战略建议,引发广泛关注。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2月10日表示,希望欧盟重视中国企业的合理关切。商会连载报告内容,敬请期待!
























照片来源:欧盟中国商会

第四章


欧盟经济安全政策下中欧经贸合作承压
1. 欧盟落位《欧洲经济安全战略》战略,中企担忧“去风险”泛化


在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欧洲面临新的挑战和威胁。欧盟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供应链的脆弱性、关键技术的竞争、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都对欧洲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潜在风险。在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和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三重挑战下,欧盟于2023年6月发布《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后,又于2024年1月发布作为落实行动的“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


欧盟将经济安全领域风险划为四大方面,即供应链风险、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风险、技术泄露风险和经济胁迫风险,并提出主要由欧委会主导的风险识别机制。同时提出三管齐下的行动路径,包括通过“促进”技术研发、完善工业基础等手段提高欧盟的经济竞争力,加强欧洲经济韧性;通过建设和完善一系列政策工具“保护”欧盟的经济安全;通过完善贸易协定、改革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实行全球门户计划等渠道,同伙伴“合作”保障经济安全。在三大路径的基础上,欧盟提出 11 项行动计划,其内容涵盖多个领域和经济活动主体。该战略反映了欧盟对于经济依赖忧虑的同时,也是“战略自主”“去风险”态度的延续。虽然文件本身没有点名任何国家,德国之声称,报告显然矛头指向中国,欧盟竞争委员维斯塔格也曾在与此相关的发言中明确阐述过。法国智库蒙恬研究所国际政治主任杜夏泰尔也认为,这份文件针对中国,他对法新社表示,“欧盟与中国关系的变化,是推动欧盟制定经济安全战略的动力,这是欧盟出现的非常新的现象。”[1],中企表示,对于欧盟的动机充分认识,但是此举会加剧商业问题受地缘政治的影响,对此深感担忧。


图 20 《欧洲经济安全战略》相关举措和中企态度


在欧中企认为,经济安全战略的覆盖面广、落地快,对企业在欧盟运营影响迫在眉睫且深远广泛。除了在“欧洲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提出的实施方案外,欧盟产业政策的落地进程加速、市场保护工具增多、对关键技术分享的限制加重,一系列的态度和举措都使中企对未来在欧发展前景难以判断。


2. 欧盟外商直接投资(FDI)监管趋严,中企商业信心和扩张计划受到消极影响


最为直接的是,“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涉及5项举措,包括提出修订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投资审查规则、加强出口管制、加强支持安全和军民两用领域研究。在发布该计划的同时,欧盟委员会就提出《欧盟外商投资审查条例修订草案》,旨在加强投资审查的范围和力度。《草案》提出强制要求所有成员国对外国投资进行审查,以确定投资是否构成安全风险,而现行法案不强制要求成员国建立投资审查机制。此外,《草案》显著扩大了审查范围,拟要求所有欧盟成员国将绿地投资纳入外商投资审查范围,且规定涉及欧盟关键项目或涉及关键领域的投资强制触发审查。根据清单,预计将对中企在太阳能光伏技术、储能、电池、半导体、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热点领域的投资进一步带来更大挑战。


现行的《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自 2020 年 10 月开始实施,该法案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很大程度限制中国等非欧盟企业对欧投资,也给拟对欧投资外企带来高昂的机会成本,影响中企在欧的投资热情及信心。调查发现61%有投资并购活动或意向的公司受到《条例》影响。其中,37%的企业表示即使不会触发审查,虽曾有意向,但因《条例》放弃或暂缓投资计划。事实上,近年来中企对欧盟投资已断崖式下跌。根据荣鼎集团统计,中企在欧盟及英国的投资已从2016年的475亿欧元减少了86%至2023年的68亿欧元[2]。如欧盟FDI审查进一步趋严,中企在欧的投资意愿将进一步降低,这也将伤害欧盟市场活力。


 图 21 《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对中企的影响


3. 欧盟产业发展政策加速落地,中企调整策略同时担心被排除在外


自《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发布以来,欧盟的产业政策立法速度加快,《欧洲芯片法案》《关键原材料法案》《人工智能法案》《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净零工业法案》立法均取得进展。以《关键原材料法案》为例,欧盟委员会于 2023年 3 月提出法案,继2023年12 月欧洲议会审批通过后,2024 年 3月欧盟理事会审批通过,整个立法流程仅耗时一年左右,欧盟强化经济安全的坚定决心和行动力可见一斑。


近期推出的多项法案对于产业的本土化发展有鼓励或要求。《欧洲芯片法案》旨在通过强化补贴和投资等手段,把欧盟芯片产能从占全球10%提升到2030年的20%。《关键原材料法案》为欧盟每年绿色和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关键原材料明确设立两大清单,列出针对绿色转型和数字转型的34种关键原材料和17种战略原材料,并为原材料消耗量设立三个标准:到2030年10%来自本地开采、40%在欧盟加工、25%来自回收材料。《净零工业法案》提出到2030年,欧盟在关键净零技术领域的本土制造产能达到欧盟境内需求的40%,到2040年,欧盟在这些领域的本土制造产能达到全球市场份额的15%。这些法案重点聚焦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领域,受访中企表示,对于未来在欧盟的业务发展预期产生调整,也将考虑在欧盟本地投资建厂。但如果欧盟外商投资审查扩大到绿地投资,将大幅打击中企在欧经营的前景。55%的中企表示《净零工业法案》对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其中, 21%的受访企业表示业务受到《净零工业法案》的直接影响,34%的企业表示该法案打击了中企的商业信心和形象。此外,分别有19%和29%的中企表示分别受到《关键原材料法案》和《欧洲芯片法案》的负面影响。


图 22 欧盟产业法案对中企的影响


4. 智库及权威机构认为绝对的经济安全恐伤害自身经济发展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历经数十年发展,早已密不可分,并且欧盟近年来对中国中高端产品需求量上升。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过度强调经济安全势必对现有的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冲击,最终成本将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伤害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欧洲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艾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认为,欧盟的正确做法应是对现有供应链格局进行补充而非替代,选择产业回流的做法恐将付出较高成本代价。


另一方面,专家认为欧盟如过度强调经济安全是不自信的表现,或将导致全球技术、供应链体系分化,更将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世界贸易组织(WTO)警告称,全球贸易碎片化迹象已经显现,这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指出,背离自由开放的贸易将导致更大的物价波动、通胀压力和经济整体增长前景疲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指出,贸易碎片化将导致全球经济产出萎缩0.2%至7%不等,这取决于碎片化的程度。如果再加上技术脱钩,一些国家的GDP萎缩可能达到12%。在碎片化的影响下,发达经济体的低收入消费者将无法获得更便宜的进口商品。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将不再受益于技术溢出效应,非但不会赶上发达经济体的收入水平,反而会进一步落后。


由此可见,在减少经济依赖和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间找到平衡至关重要。



5. 欧盟经济安全策略已给中企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


从发展的态势来看,欧盟“去风险”范围扩大到投资、出口、科研等领域,为中企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在欧市场前景陡增不确定性。尽管该“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仍处于立法初级阶段,到落地实施仍需一段时间,但受访中企认为欧盟强调“经济安全”、“去风险”的态度将对中欧经贸关系、欧盟企业与民众对于中企的印象产生消极影响,使得其对于在欧经营前景深感担忧。根据调研,有93%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的经济安全政策及态度已对其业务开展产生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市场竞争优势削弱、品牌及公司形象受到伤害、业务范围拓展计划被迫调整等方面。


图 23 欧盟经济安全策略及态度对于中企的影响


在欧中企普遍认为,欧盟若过于强调经济安全,将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带来扰动,于欧盟绿色转型、数字转型无益,也会为世界经济发展增加不稳定因素。在欧中企建议欧盟警惕政治问题向商业领域泛化,避免将“去风险”策略泛化到产业领域,保障市场开放、公平准入,并期望能够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前沿领域深化合作。


[1] 德国之声,《欧盟经济安全战略:保护科技不流向中国》,2024年1月24日

[2] Rhodium Group & MERICS,Chinese FDI in Europe: 2023 Update,2024年6月4日


END






简介

欧盟中国商会由中国银行(欧洲)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欧洲)有限公司和中远海运(欧洲)有限公司发起,于2018年8月31日在布鲁塞尔注册,目前会员单位超100家,代表1000多家在欧中资企业,覆盖主要欧盟成员国。商会位于布鲁塞尔,毗邻欧洲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等机构,代表中资企业利益,肩负“商通中欧、共创繁荣”的共同使命

CCCEU
在欧中资企业共商共建的资讯台、思想库和朋友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