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侧柱不稳的、骨质疏松的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PHILOS偏心固定的生物力学缺陷,导致其术后内翻畸形的发生率较高,为解决内侧柱不稳的内固定问题,异体腓骨支撑、骨水泥加强、小结节钢板支撑等新方法,不断有学者提出并应用于临床。为直接作用于内侧柱,避免内翻畸形,有学者提出对“内侧柱粉碎”及存在“内翻畸形”的患者,在外侧PHILOS基础上,直接在内侧置入Buttress支撑钢板,以避免内固定失效。
1. “内侧柱粉碎”:即内侧柱皮质支撑作用消失,单独采用外侧钢板无法有效固定;
步骤1:常规体位、入路,置入外侧PHILOS钢板。
步骤2:上肢肘关节屈曲,上臂外旋、外展。剥离胸大肌止点上半部分,暴露肱骨近端内侧粉碎部分;选用3孔T型板,预弯,使得钢板近端横臂与肱骨近端匹配。
步骤3:将预弯钢板置入内侧干骺端,需注意避免将钢板置入过高影响关节活动。在伤口缝合前,将胸大肌及二头肌共同缝合于胸大肌止点上方。
该研究两组各纳入26例,对采用内侧钢板支撑和单独采用外侧PHILOS相比,采用内侧支撑钢板术后1年的DASH评分、ASES评分及Constant–Murley score均优于PHILOS组。
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的完整性,在维持骨折血供和作为复位参考上具有重要意义,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通过现固定内侧皮质,作为大结节复位的铰链支点,有助于复位:
铰链钢板可采用1.2或2.3的钢板,目的是连接内侧皮质,位置可放置于结节间沟内侧5-7mm,或必要时至于结节间沟(此时需切断肱二头肌腱或转位):
小结节钢板是对负责肱骨近端骨折的辅助固定方法,PHILOS钢板从外侧向内侧置钉,尽管有部分螺钉角度往前可固定前方骨质,但总体来说对小结节的直接固定还是欠妥当。
小钢板辅助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无论是肱骨近端、股骨远端、胫骨平台或者Pilon骨折等,但是国内好像对小钢板辅助比较敏感,不知缘由。
技术没有高低贵贱,分享仅供骨科医生参考。
欢迎文章右下角分享、转发、点赞!
手术“金标准”|Henry入路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PFNA,PFBN,PFTBN与PFLBN,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创新之路
骨科精析|粗隆间骨折的“楔形效应(wedge-effect)”与“反楔形效应”(更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