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一场,84岁大马华人与政治交织的一生

文摘   2024-09-03 22:33   越南  
那是一个非常寻常的午后,我们走进了怡保的一家咖啡屋,吸引我们过来的,是这里价钱非常公道的榴莲。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就在这间略显破旧的街头小店,84岁的华人老板跟我们讲述了他的一生。
怡保,因锡矿而兴,1880年代,这里发现的锡矿吸引了大批华人南来打拼,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怡保成为当时的马来联邦中仅次于基隆坡的第二大城市,这一时期的华人占人口比例甚至一度占比超过70%,甚至直到今天,华人人口仍然占多数。

不过现在,它只是一个衰落的工业城市,更多的时候它被跟杨紫琼一起提起,因为这里是这位奥斯卡第一个华裔影后的故乡,同时,这里也是华文小说《流俗地》作者黎紫苏的家乡。
老板姓李,他生于1940年,成长于战后马来亚独立之前的岁月。“我爱我的马来亚,马来亚是我家乡,日本时期不自由,如今更苦愁,谁知狗去猴子来,马来亚成苦海……”这是那时候马来亚流行的童谣。

老板的祖父是当初下南洋的一员,他一路从采矿工人做到了工头,如果没有发生什么意外的话,他们家也能积累起可观的财富。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战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华人与故土的链接也被斩断。1957年马来亚独立前后,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的碰撞乃至革命风潮的激荡,都让这一代的年轻人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深入地参与政治。

老板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对政治充满热情,甚至因为参加学潮而被开除。
那是1957年的11月16日,怡保三所华文中学的学生,响应11月14日槟城几所华文中学学生的号召,举行罢课,集体骑着脚踏车上街抗议,当年的小李先生正是热血澎湃的年纪,当仁不让地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他甚至走得更远,开始进行破坏行动,最终被开除。
这场学潮就是日后被称为“11·14学生运动”的华教运动,它是马来西亚近代规模最大的学生运动,席卷马来全境,历时一个多月,参与的学生超过2万人。
而这场运动的目的是反对华校改制为英校,保卫华文教育。
当时的国阵政府所采用的《1956年拉萨报告书》主张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应该以国语(马来文)做为所有学校的主要教学媒介语,并试图以此为最终目标来执行。从而引起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
而直到今天,还有一些华文中学拒绝接受改制,因此拿不到政府的教育津贴,只能依赖于华人社会自主经营,被称为独立中学。
而且他们的文凭却并不被官方认可,因此学生毕业,不能升入国内的大学,也不能进入政府的公务员序列,这是让李老先生现在依旧意难平的事。
马来华人的处境其实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在槟城的朋友曾经告诉我们,在马来西亚有三个不能触碰的禁区,它被称为3R,Religion、Race和Royal:宗教、种族与王室。
外来族群与本地马来族群的融合,就是其中的议题之一。
1969年5月13日,在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爆发了一场血腥的冲突,又被称为“513事件”,这是马来西亚至今尚未解禁的历史。

当时,马来西亚迎来独立以后的第三次选举。在该场选举中,在野党获得了超过50%的投票率。选举以后,在野党的华裔支持者在首都举行胜利游行,这刺激了执政联盟的马来人支持者,双方最终在首都爆发流血冲突。
这场流血冲突造成至少196人死亡。而根据西方媒体的报导,死亡人数甚至可能达到600人,且以华裔为多数。执政联盟随后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国会等机构随即停摆长达2年,马来西亚的行政机制由国家行动理事会取代。
今年在马来西亚本土上映的电影《五月雪》,是第一部直接以该事件为背景的电影。
那时候,我们的主角李老先生正值壮年,他已经开始做起了服装生意。很幸运地是,尽管受了一些惊吓,但在这次事件中他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1974年,他回到家乡怡保,开了一家咖啡厅,一开就是五十年,大马的咖啡厅很像香港的茶餐厅,主要是用来吃饭的地方,现在的店里有盒饭、云吞和榴莲,每天卖完就收摊。
在这五十年里,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们并不清楚。不过,他五十岁才娶妻生子。他说,直到这个时候,自己的思想才开始趋向保守。曾经,如果街头有人演讲,他是一定不会错过。
而他也没有放弃对新闻的关注,在我们的聊天中,他对于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近代史如数家珍。但是,显然,政治已经不能再引起他太大的兴趣,到了晚年,他已经只依赖于一份《中国报》去获取信息。
维基百科显示,《中国报》对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都持批评态度,但是在国际事务上坚持亲中立场,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面对这个八十四高龄却思维异常清晰的老人,我忍不住问他,人生中最精彩的故事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却让我十分意外,他说:“什么都没有,人生像一场梦一样,就过来了。”

法歪之地
客观不中立,带着偏见看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