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喜讯 | 18亿美元,宜联生物再授权BioNtech

学术   2024-05-31 10:39   上海  


热烈恭贺创腾科技合作伙伴

超亿美元规模的宜联生物

与BioNtech再度合作,开启ADC技术新篇章。


2024年5月27日,苏州宜联生物宣布已和BioNtech达成ADC技术授权,合作涉及某几个靶点,此次合作,宜联生物将有资格获得来自BioNtech的2500万美元预付款,和18亿开发、监管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基于全球年度销售净额的梯度特许权使用费。
去年10月份宜联已经和BioNtech达成了HER3 ADC授权合作,此次继续合作,也是对于宜联生物ADC技术的再度肯定。
考虑到宜联生物已经先后收到来自罗氏,复宏汉霖,再鼎医药,诺纳生物,BioNtech等公司的合作授权,可以说是ADC企业中的香饽饽,本文将对其技术进行简单解析。
目前ADC存在的问题
从该公司TMALIN技术平台中的阐述中,可以看到目前已经完成商业化ADC的一些问题:
其中传统ADC中的马来酰亚胺连接方式可能是其中重点,因为来酰亚胺基团可能产生逆迈克尔消除反应,这种反应会显著降低ADC的疗效。逆迈克尔消除反应可能导致有效载荷与linker之间的连接断裂,使得药物在到达靶组织之前就已经失去活性。
而宜联生物的ADC技术平台TMALIN具有如下特点:
①独特的酶消化特性
②肿瘤富集性
③旁观者杀伤效应
④8.0稳定的DAR值,实现定点定量耦合; 耦合效率高(≥90%)
TMALIN技术平台的可能推测
从目前可获得专利信息和可公布信息来看来看,宜联生物目前布局涉及多方面,甚至有PROTAC+ADC下一代ADC技术组合。靶点战略方面,并没有陷入常规HER2靶点的内卷,而是采用新技术去突破一些异质性高,内吞性可能并不是太强的靶点。
根据专利WO2022170971阐述,该公司专有开发的Linker采用的可能是个三肽Linker。
Payload的开发方面,根据CN116284054,可能采用的是基于海鞘素及其衍生物的Payload。
海鞘素,2015年获批准的曲贝替定(Trabectedin)就是个典范,这类药物能够通过结合DNA来阻止细胞分裂,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与紫杉醇和艾日布林抑制微管的作用机制不同。
曲贝替定能够与DNA小沟的特定序列产生相互作用并与之产生共价结合,使DNA的双螺旋产生异常,并干扰TC-NER系统中XPG蛋白的正常功能,从而诱发DNA双链断裂并导致细胞死亡。
而海鞘素衍生物,如卢比替定(Lurbinectedin)也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接受过铂治疗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也相当不错。
而宜联生物可能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款新的海鞘素类化合物。考虑到卢比替定的二线疗效似乎比现在ADC常用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类药物如伊立替康及拓扑替康)好,可能在Payload的开发中展现出同比更优的潜力。
另外,根据WO2023155808,宜联生物还申请了抗体-艾日布林或其衍生物的偶联物的专利,通过在连接子中增加碱性氮原子,从而提高了整个抗体-艾日布林或其衍生物的偶联物在相对酸性肿瘤环境中的暴露量,因而具有更好的肿瘤组织靶向性,增加 了生物活性分子在瘤内和血液浓度比,具有更高的治疗指数。
而在其PROTAC+ADC的组合方面,则对在B7H3和HER2抗体进行了尝试(WO2023211975)或涉及C-Myc这一不可成药靶点的成药开发(WO2024027795)。
总结
总的来说,宜联生物的技术开发并没有陷入同质化赛道的内卷,在新靶点,新赛道,新Payload,新Linker的开发中赛出了优势,赛出了风格,贴合了国际大厂管线布局的需求。这可能为未来国内BioNtech企业的出海计划提供新范式。
参考来源:
宜联生物公司官网及相关专利


基于科学数据驱动的

智能数据引擎

创腾科技深耕医药和材料科学研发领域20年,通过以云计算,移动互联和科学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三大自主研发平台,帮助企业和创新科研机构快速进行研发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创新变革:


iLabPower 研发创新平台:实现研发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采集和管理,确保研发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可追溯。通过研发的数字化转型,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有效保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SDH科学数据基因组平台:实现跨源数据的快速融合和溯源,通过数据的业务智能,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快速提升产品品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MaXFlow分子模拟与人工智能平台:打造人人能用的分子模拟与AI智能创新平台,变革以实验试错为主的传统研发模式,实现以科学数据和模型驱动的智能创新。


提供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

赋能企业研发智能化创新


联系我们

010-82676188


扫码关注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研发解决方案

·
·
·

·
·

创腾科技
创腾科技专注于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信息化的开拓与创新。通过AI及移动互联技术为用户提供计算模拟与数据建模、科研创新及质量合规等全方位信息化解决方案,在中国已有千余家用户。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苏州、上海、广州和成都设有研发中心和分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