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堂:DP 发展心理学 2024年7月论文摘要14篇

学术   2024-08-28 22:33   美国  

马基雅维利行为与中童期和青春早期的社会-情感功能

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一种反社会的人际风格,涉及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使用操纵、欺骗和胁迫行为。尽管作为成年人的“黑暗”人格特质已被广泛研究,但关于马基雅维利倾向在早期生活中的发展相关性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考察马基雅维利行为与三个理论上相关的社会-情感领域——亲社会情感、情感识别技能和自我控制——之间的关联来填补这一知识空白。研究对象为一群7岁和11岁的加拿大儿童(N = 300,其中50%为女性)。特别关注的是,在控制了攻击性这一较为常见的儿童期反社会行为后,个体在社会-情感能力上的差异与马基雅维利行为的独特关联程度。家长报告了儿童的马基雅维利行为和攻击性。通过家长和儿童报告、行为任务以及生理评估来评估社会-情感关联。马基雅维利行为和攻击性都与家长报告的较低亲社会情感和自我控制有关。马基雅维利行为(但不是攻击性行为)与儿童报告的较低内疚感(一种亲社会情感)、较高的静息皮肤电导水平(反映出一种普遍的高唤醒倾向)以及更好的愤怒识别能力相关。半偏相关分析表明,这些与马基雅维利行为的关联模式在排除攻击性影响后仍然成立。这些发现表明,到儿童中期,马基雅维利行为已构成一种独特的反社会行为形式,并与一种独特的社会-情感风险特征相关。

Jambon, M., Colasante, T., & Malti, T. (2024). Machiavellian behavior and social–emotional functioning in middl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0(7), 1175–1186.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755

非温顺者继承世界:儿童泛化支配性但不泛化顺从性

儿童甚至婴儿在早期发展阶段就对权力有明确的直觉;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一次互动推断出谁是主导者,谁是从属者。然而,尚不清楚儿童从这些互动中推断出每个人的地位——他们是否认为主导者和从属者在与新伙伴互动时会保持他们的地位?在三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这个问题。儿童(4至10岁,N = 365)听了关于一个主导者和一个从属者的故事,并预测主导者或从属者与新伙伴的行为。在所有研究中,我们发现7至10岁的儿童会泛化主导性,认为主导者在新的互动中仍会是主导或“负责人”,这一点在研究1中的社会权力(例如,授予许可)和研究2和3中的物理主导性(例如,拳击比赛)中都得到了体现。此外,虽然他们认为主导者会在主导性竞赛(拳击比赛)中获胜,但他们并不认为主导者会在与主导性无关的竞赛(数学竞赛)中获胜。年轻的儿童没有泛化社会权力(研究1),但确实泛化了物理主导性(研究2和3)。然而,即使是对于物理主导性,他们的泛化也不太有选择性(即,他们认为主导者会在拳击比赛和数学竞赛中获胜)。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年龄组在任何研究中都没有泛化从属者的顺从性——他们不认为从属者在与新伙伴配对时会再次从属。我们讨论了这些结果如何扩展了以往关于儿童发展中对主导性直觉的研究,并提出了关于儿童从主导性互动中得出推论的更深层次问题。

Hok, H., Vasquez, K., Barakzai, A., & Shaw, A. (2024). The nonmeek inherit the earth: Children generalize dominance, but not submissivenes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0(7), 1187–1202.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696

行为抑制的学龄前儿童能交到朋友吗?

表现出极度行为抑制的学龄前儿童有发展焦虑症的风险。然而,行为抑制(Behavioral Inhibition, BI)是一个多方面的特征。有些行为抑制的儿童在面对陌生成年人、同伴和物体时会感到害怕,而有些则在与父母分离时感到害怕。在本研究中,我们考察了哪些BI的具体特征可以预测行为抑制儿童之间的友谊形成。我们还研究了教师对课堂行为的评分是否可以预测友谊的形成。研究中观察了60名高度行为抑制的儿童(35名女性,平均年龄为52.57个月)在每周八次自由玩耍期间与最初不熟悉的行为抑制同伴的互动。这些自由玩耍期在每周一次的BI儿童及其父母的干预课程之前进行。我们制定了一个观察协议,以识别在八次每周课程期间结交并保持朋友的儿童。在第一次课程之前,父母评估了不同类型的BI;学前教师评估了儿童在熟悉同伴中的课堂行为。二十六名儿童符合结交并保持朋友的标准。Probit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对儿童在面对陌生同伴时的BI评分以及教师在干预前对儿童社交焦虑的评分与结交朋友的可能性降低相关。没有证据表明儿童对干预的反应与友谊形成之间存在联系。结果表明,极度行为抑制的学龄前儿童有能力结交朋友。我们讨论了未来研究和干预措施对具有行为抑制特征的儿童个体差异的影响。

Fleece, H., Wagner, N. J., Chronis-Tuscano, A., Smith, K. A., Novick, D. R., Druskin, L. R., Shakiba, N., Danko, C. M., & Rubin, K. H. (2024). Can behaviorally inhibited preschoolers make friend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0(7), 1203–1213.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742

敌对的父母冲突与父母管教:浪漫依恋作为溢出机制

本研究探讨了父母浪漫依恋安全感作为母亲和父亲在敌对夫妻冲突和父母管教(即权力强制、宽容和诱导管教)之间前瞻性关联的中介作用。此外,本研究采用了一种新颖的自动化评估浪漫依恋安全感的方法,考察了在控制水平(即自我报告)和自动水平(即快速词汇分类任务)上评估的浪漫依恋是否作为溢出机制。参与者包括235位母亲(62%为白人)、父亲(55%为白人)和一个年龄在2到4岁之间的目标儿童(平均年龄为2.97岁;55%为女孩),这些家庭从美国东北部一个中等规模的都市区招募。家庭在三次数据收集中每年进行一次评估。自回归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浪漫依恋对母亲而言作为溢出机制起作用。特别是,敌对夫妻冲突通过改变母亲的自动浪漫依恋安全感与权力强制管教相关。此外,我们还发现,敌对夫妻冲突通过改变母亲的浪漫依恋回避与诱导管教相关。对于父亲而言,无论是控制水平还是自动水平的浪漫依恋表征都没有作为溢出机制。研究结果在家庭系统和依恋框架内进行讨论。

Platts, C. R., Sturge-Apple, M. L., & Davies, P. T. (2024). Hostile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parental discipline: Romantic attachment as a spillover mechanis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0(7), 1214–1226.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753

归属感在合作伙伴选择发展中的作用

协作是成功合作关系中早期出现的组成部分,它在合作者之间产生一系列积极的社会偏好。然而,对所属群体成员的强烈偏好可能会将这些好处限制在群内同伴之间。我们研究了群内归属感(基于最小群体标记)和人际归属感(基于共同偏好)如何影响儿童的合作伙伴选择。我们探讨了儿童是否更愿意与有归属感的同伴合作,以及强调与群外成员的人际归属感是否会减少合作伙伴选择中的群内偏见。在研究1中,我们将儿童(4-9岁,N = 124,62名女性,2名非二元性别)分配到群体或人际归属感条件下,并让他们选择与有归属感(群内或相同偏好)或无归属感(群外或不同偏好)的同伴合作。尽管在两种条件下儿童都更喜欢有归属感的同伴,但在人际归属感对年轻参与者的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比群体归属感更大。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在两种归属感条件下对有归属感同伴的偏好差异减少,直到在中童期变得相似。在研究2中,我们评估了当这些因素直接对比时,共同偏好是否会超越群内偏见。儿童(4-9岁,N = 62,33名女性)在群内/不同偏好和群外/相同偏好的同伴之间进行选择。年轻的儿童更喜欢群外/相同偏好的同伴,这种偏好随着年龄增长在中童期下降到随机水平。这些发现表明,归属感是合作伙伴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而共同偏好可以在儿童的合作伙伴选择中超越群内偏见。

Corbit, J., MacDougall, H., Hartlin, S., & Moore, C. (2024). The role of affili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aborative partner choi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0(7), 1227–1236.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739

儿童的复述发展与其他执行功能中的自我对话相似

复述是一种支持短期记忆的自我对话形式。历史上,对复述发展的研究与对自我对话更普遍的研究有所分歧。本实验探讨了自我对话的两个特征(任务难度的影响和自我对话的叙述性与计划性目的)是否也出现在复述中。80名年龄在4至7岁的儿童被要求在15秒的延迟期间记住三项和六项列表。从视频记录中记录了儿童自发使用固定复述(即对刚呈现的项目进行立即重复)和累积复述(即一次循环多个项目)的情况。四岁的儿童使用固定复述来叙述项目呈现。六岁和七岁的儿童通过进行累积复述主动计划回忆。五岁的儿童使用了两种形式的复述,但他们使用累积复述的频率取决于列表的长度。因此,复述受任务操作的影响,这些操作也影响其他形式的自我对话。

AuBuchon, A. M., Wagner, R. L., & Sackinsky, M. (2024). Children’s rehearsal development parallels that of self-talk in other executive func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0(7), 1237–1243.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697

元认知从幼儿期到早期儿童期的发展路径及其对后期记忆表现的影响

最近的几项研究表明,元认知在婴儿期和幼儿期就已经出现。然而,至今为止,这些早期元认知监控和控制过程的发展轨迹及其对儿童后期记忆功能的影响仍然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纵向记录2.5岁到4.5岁之间元认知的发展,并探讨这些早期元认知技能与后期记忆表现之间的联系。为此,我们对69名初始年龄为29-33个月的儿童(NT0 = 69,32名女性,平均年龄 = 32.3个月,标准差 = 1.6)在三个时间点(12个月间隔)进行了测试,使用一种识别记忆范式来评估元认知监控(通过回顾性信心判断)和元认知控制(通过线索选择任务,即儿童有机会请求线索以帮助他们改变记忆决策)。此外,在最后一次测试中,还进行了一个情景记忆任务(故事回忆)。我们的结果显示,2.5岁到4.5岁之间,监控和控制过程有所改善,并且从约3.5岁开始表现出高于机会水平的表现。混合效应模型还表明,2.5岁和4.5岁的元认知监控与儿童在4.5岁的记忆表现相关,但元认知控制意外地没有显示出这种关联。总体而言,我们的结果提供了证据,以增强我们对元认知从幼儿期到早期儿童期发展过程的理解,并表明元认知过程在记忆表现中的参与时间比先前显示的要早得多。

Gardier, M., & Geurten, M. (2024). The developmental path of metacognition from toddlerhood to early childhood and its influence on later memory performa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0(7), 1244–1254.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752

五种文化背景下父母与其2岁儿童的用餐对话

全世界的儿童都在学习语言,但他们学习语言的情境却有很大差异。需要系统地量化这些差异,以构建稳健且具有普遍性的语言习得理论。我们比较了五个文化背景(巴西、厄瓜多尔、阿根廷、德国和日本)中家长与其2岁孩子(N = 99个家庭)在用餐期间的交流互动,编码了交流中谈话和手势的数量及其对话嵌入(对话者、功能和主题)。我们发现,各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互动模式相似,但在符合当地规范和价值观的方式上有所不同。这些结果表明,儿童在各种文化环境中遇到的交流环境具有类似的结构,这将为语言学习理论提供参考。

Bohn, M., da Silva Vieira, W. F., Giner Torréns, M., Kärtner, J., Itakura, S., Cavalcante, L., Haun, D., Köster, M., & Kanngiesser, P. (2024). Mealtime conversations between parents and their 2-year-old children in five cultural contex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0(7), 1255–1268.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688

同伴的心理理论对儿童自身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中童期和青春早期的纵向研究

虽然有大量证据表明,儿童早期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称为“心理理论”)受家庭经历的影响,但尚不清楚学龄儿童的社会互动是否会在早期儿童期之后继续影响心理理论(ToM)。我们测试了同龄人的ToM平均水平(“数量”)和多样性(“多样性”)是否影响儿童自身的ToM发展。我们还考察了同龄人对ToM的影响是否独立于可能的混杂变量(例如,语言能力、社会孤立)以及是否在不同初始ToM水平和社会地位的儿童之间具有可比性。454名8至12岁的儿童在基线和一年后(仅限ToM)完成了ToM和同伴及友谊提名的评估。结果表明,同龄人ToM的多样性(而非数量)在控制变量之外预测了儿童ToM的发展。同龄人影响的大小在不同ToM水平的儿童之间以及社会孤立和非孤立的儿童之间是可比的。这些发现符合社会文化模型,并强调了学校环境在ToM发展中的重要性。

Lecce, S., Ronchi, L., & Devine, R. T. (2024). The effect of peers’ theory of mind on children’s own theory of mind developm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middl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0(7), 1269–1278.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758

转换时刻:小学阶段持续螺旋式内容素养干预的长期效果

我们研究了一种持续且螺旋式内容素养干预的有效性,该干预强调为小学学生建立领域和主题知识框架及词汇。阅读参与干预模型强调主题课程,这些课程为帮助学生将新的学习内容与一年级(动物生存)、二年级(对过去事件如恐龙大灭绝的科学调查)和三年级(对生物系统的科学调查)的总体框架连接起来提供了智力结构。共计30所小学(N = 2,870名学生)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在干预组(即完整螺旋课程)中,学生在一年级至三年级期间参加内容素养课程,并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后的暑假期间广泛阅读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性文本。在对照组(即部分螺旋课程)中,学生仅在三年级参加课程。由于COVID-19疫情,两个组的三年级课程均在线上实施。结果显示,干预组学生在所有三个年级的科学词汇知识上均优于对照组学生。此外,意向治疗分析显示,干预组对三年级的科学阅读(效应量=0.14)、领域通用阅读理解(效应量=0.11)和数学成绩(效应量=0.12)有正向转移效应。干预影响在14个月后的四年级阅读理解(效应量=0.12)和数学成绩(效应量=0.16)上得以维持。研究结果表明,螺旋式跨年级主题和词汇的内容素养干预可以提高学生的长期学术成就。

Kim, J. S., Gilbert, J. B., Relyea, J. E., Rich, P., Scherer, E., Burkhauser, M. A., & Tvedt, J. N. (2024). Time to transfer: Long-term effects of a sustained and spiraled content literacy intervention in the elementary grade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0(7), 1279–1297.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710

2020-2021学年COVID-19大流行背景下美国儿童的教育经历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是一项影响全球儿童的历史性事件。此前关于COVID-19大流行期间儿童教育经历的研究几乎完全集中在2020年春季。本文将这方面的文献扩展到2020年春季初次冲击之后,捕捉到了COVID-19大流行期间的第一个完整学年(2020-2021年)。这项注册报告研究利用了来自43个州的1,666对美国幼儿园至12年级的双胞胎国家样本,通过他们的父母报告,提供了这一时期儿童教育经历的当前描述。具体来说,我们报告了学校形式、父母在教育中的角色、家长与教师的互动、作业困难、技术获取以及学校服务。大约一半的儿童参加了面对面教学,许多儿童在整个学年中从在线转为面对面教学。家长认为大流行对孩子的教育构成了风险。在大流行的2020-2021学年,家长感到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了更大的角色,并且对与教师的互动满意度低于2019-2020学年大流行前的部分。儿童经历了比以往更多的作业困难,并且这一现象在各个年龄段都类似。对于大多数构念,结果在各个年龄段都是相同的,但较小儿童的家长倾向于提供更多的作业帮助。总体而言,本文强调了儿童在COVID-19大流行的第一个完整学年(2020-2021年)中继续经历的教育环境中的中断。

Johnson, R. M., Little, C. W., Shero, J. A., van Dijk, W., Holden, L. R., Daucourt, M. C., Norris, C. U., Ganley, C. M., Taylor, J., & Hart, S. A. (2024).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U.S. children during the 2020–2021 school year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0(7), 1298–1312.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488

幼儿和成人使用排除性推理而非新奇吸引来排除新词的歧义

在听到一个新词时,听者倾向于认为它指的是一个新对象,而不是一个熟悉的对象。虽然这种排除歧义或互斥(ME)效应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已被稳健地展示出来,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听者是否利用他们的语用和词汇知识来排除熟悉的对象,从而选择新的对象?还是这种效应,至少在儿童早期,仅仅是基于对新奇事物的吸引力,并直接将新词映射到新对象上?在一项针对2到3岁儿童(n = 75)和成人(n = 112)的预注册在线研究中,我们考察了(a)相对对象新奇性本身(没有语用或词汇信息)是否可以解释参与者的排除歧义行为,以及(b)参与者的决策过程是否涉及通过排除进行推理。参与者遇到了一个已知和一个未知对象(经典ME条件)或两个未知对象,一个完全新奇,一个预先暴露(新奇条件)作为新词的潜在指代对象。通过儿童的注视模式和成人的解释来评估排除性推理。在经典ME条件下,儿童和成人显著选择了新对象,并且都使用了排除性推理。相反,在新奇条件下,儿童和成人随机选择。跨条件的保持测试显示,成人记住了他们之前的选择,而儿童的表现较为脆弱。这些结果表明,指代歧义的排除并不仅仅基于相对对象的新奇性。相反,为了解决指代歧义,年轻儿童和成人似乎都利用了语用和/或词汇信息来源,并采用了排除性推理策略。

Bleijlevens, N., & Behne, T. (2024). Young children and adults use reasoning by exclusion rather than attraction to novelty to disambiguate novel word meaning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0(7), 1313–1330.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705

双语类型、任务领域和注意力需求影响儿童的认知表现

本研究调查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双语体验的连续测量与结果测量(包括语言和非语言领域以及冲突处理要求的程度)的关系。参与者为195名7岁的英语儿童,这些儿童就读于法语沉浸式项目。他们的“家庭双语”程度反映了家庭中的语言使用模式,而“学校双语”程度反映了他们学习法语的进展情况。所有儿童在家中都不说法语。参与者完成了词汇流畅性任务、n-back任务和全局-局部任务,这些任务中的条件在注意力处理需求的程度上有所不同。双语体验类型对语言和非语言任务的影响有所不同。家庭双语与n-back和全局-局部任务中需要较高注意力处理条件下的表现正相关,这两个任务都是非语言任务,而学校双语与英语词汇流畅性任务的表现正相关,这是一项语言任务。在两种情况下,结果都受到双语体验程度的调节。这些结果强调了明确双语体验的类型和程度以及结果任务的细节的重要性,以便理解双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Wagner, D., Shorbagi, S. H., Goldreich, L., & Bialystok, E. (2024). Type of bilingualism, task domain, and attention demands impact children’s cognitive performa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0(7), 1331–1342.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680

测试儿童阅读发展机制:学习词汇表征的力量

关于阅读发展的主要理论分别强调了儿童在学习中的技能(Share, 2008)和词汇表征的相关性(Perfetti & Hart, 2002)。结合这些观点,我们研究了学习词汇表征的技能是否可以解释儿童的阅读发展。为此,我们进行了纵向研究,跟踪调查了从三年级到五年级的139名儿童。在三年级,儿童完成了单词阅读和阅读理解的测量,并在五年级再次进行测量。在四年级,儿童阅读包含新词汇的短篇故事,之后测试他们对这些新词的拼写和含义的记忆,分别捕捉正字法和语义学习。我们使用多重中介路径分析,测试了儿童在新词正字法和语义维度上的学习技能是否是单词阅读和阅读理解个体差异的中介。在控制非语言能力、工作记忆、词汇和语音意识的模型中,我们发现了两个明确的效果:四年级时正字法学习的个体差异中介了三到五年级之间儿童单词阅读的进步,四年级时语义学习的个体差异中介了同一时间段内阅读理解的进步。这些发现表明,儿童学习词汇表征的能力是阅读发展的一个机制,其中正字法影响单词阅读,语义影响阅读理解。这些结果展示了儿童学习能力的力量和特异性在他们学习阅读进展中的决定作用。

Deacon, S. H., Mimeau, C., Levesque, K., & Ricketts, J. (2024). Testing mechanisms underlying children’s reading development: The power of learning lexical representa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0(7), 1343–1356. https://doi.org/10.1037/dev0001749



唧唧堂学院推荐订阅


以下专栏及课程,安卓手机用户可通过下方小程序链接订阅,苹果手机用户请通过文末“阅读原文”链接访问唧唧堂学院H5页面订阅。


论文导读


**心理学**

心理学论文导读会员(年度)

2024心理学论文导读600篇

心理学百篇热门论文导读专栏(2023年第2期)

心理学百篇热门论文导读专栏(2023年第1期)

心理学百篇热门论文导读专栏(2022年第2期)

心理学百篇热门论文导读专栏(2022年第1期)

人工智能主题论文导读专栏


更多心理学论文导读专栏请访问

唧唧堂学院


方法班课程


AMJ(2022)微观研讨班

计量经济学论文研讨班

行为和心理科学顶刊听读研讨班

中介调节顶看方法班-单层(学生)

中介调节顶刊方法班-多层(学生)

经验取样顶刊方法班(学生)


更多方法班直播课程请访问

唧唧堂学院



咨询+开票+团购

唧唧堂
从数据到洞见,全面解读学术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