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秋:赓续中华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学术   2024-11-24 12:01   北京  

作者:杨艳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原文刊载于《前线》2024年增刊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了“七个着力”重要指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七个着力”重要指示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根铸魂的内在要求,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也为我们指明了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看待中华文明的发展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精辟论述,为我们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为支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的十九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这一重要论述写入党的根本大法。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其中,兴文化就包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的重要组成部分。


守护中华文脉,以文脉传承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价值以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血脉联系。


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建设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不懈探索,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历经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华文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正是这种特色,造就了今天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立民族文化之根,铸民族精神之魂,文脉同国运相连。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所依赖的环境土壤,是中华大地上生发出的具有主体性、原创性、中国特色的源头活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提供了宝贵历史经验;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深深地打上中国特色烙印。


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其所创造的文化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就是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立奠定深厚的历史基础。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理论基础,而且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近代以来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开辟前进道路,才能不断走向胜利。进入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之所以能不断巩固,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两个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


文化没有主体性就没有辨识度。赓续中华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经验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使之与当代文化相融相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造就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具有主体性、时代性、原创性的新文化,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如果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繁荣发展当代文化,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同时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以文明传承引领文化赓续,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文化建设而言,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文化主体性;守的是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守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这是实现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这是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要守住中华民族的根,要守住中华文化的立场和主体性,要守住传统的民为邦本理念。创新,要创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方法与技术、传承的路径与方式;要创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有机统一、相通相融的方式;要创的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立足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推陈出新的方针,坚持科学扬弃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充分激活、释放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以文化进步引领时代进步。


秉持开放包容,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从古至今,中华文明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中原华夏文明为核心,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明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由此整合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这种“多元一体”的特征,呈现出同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不仅体现在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借鉴和模仿上,也体现在对各种文明因素的吸收和融合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和创造,正是基于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包容的精神。这包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保持文化发展的先进性和时代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并继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之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秉持开放包容,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更加广泛地参与世界文明交流,通过国际交流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从而促进文化创新和文明更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只有秉持开放包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才能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持继往开来的精神,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用文化之火照亮民族复兴之路,谱写当代华章。


作者杨艳秋,系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编辑:拾 壹
校审:初 言

中国历史研究院官方订阅号
历史中国微信订阅号

中国历史研究院
中国历史研究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