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流程与管理专家共识》,文件覆盖了LDT从研发、准备、检验流程到管理、报批、临床检测以及研究转化与推广的各个环节,为医疗机构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管理建议。本文对文件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总结。
1. 背景与目的
背景:随着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发展,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的需求增加,规范化管理成为迫切需求。
目的:通过政策学习、文献归纳和专业讨论,形成专家共识,为医疗机构开展LDT提供参考。
2. LDT定义与适用范围:
定义:LDT是指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临床实验室自行设计、开发、确认和使用的新的体外检测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确有临床实际需求,且国内体外诊断领域无相应商品化试剂的医疗机构。
3. 研发与产品准备
选择标准:LDT项目应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性能有重大改进或提升,且临床意义明确。
团队组建:需组建项目团队,包括项目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确保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
评审流程:项目需通过科学性、伦理和管理评审后方可开始研发工作。
4. 检验要素制备
试剂与耗材:医疗机构可自行制备或委托具有资质的企业制备,需确保产品质量。
原材料管理:明确关键物质原料及其质量标准,进行检验或验证。
设备标准:自制设备需设立相应标准,确保性能满足LDT工作需要。
5. 检验流程
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文件、操作规程和记录文件等。
环境与安全:关注检测过程对环境的要求,确保安全性和无菌条件。
风险管理:建立防范LDT风险的管理机制,对实验室工作过程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
6. 登记备案
备案要求:LDT实际应用前需进行登记备案,提交备案资料给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变更与取消:备案信息或配套产品发生变化时,需提交变更备案;特定情形下需取消备案。
7. 报批和备查
配合监管: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管理工作。
记录管理:建立相应管理体系,确保文件、记录等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8. 临床检测
检验前:包括适应证判断、医嘱申请、患者准备等,确保LDT项目可顺利开展。
检验中:落实LDT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程序,进行性能确认,建立质量保证程序。
检验后:制定结果报告程序,与临床医生密切合作,确保结果解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9. 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要求
管理机构:设置内部管理机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配备相应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并反馈全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0. 研究、转化与推广
科学研究:LDT运行稳定后可设计临床试验,进行多中心研究,促进LDT商品化。
知识产权:及时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总结LDT建立、使用过程中的数据,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
推广路径:探索并形成LDT转化模式与路径,积极落实政府管理部门建立的LDT转化管理机制。
在这里每天
更新基因检测的知识点
更多精彩内容
请扫描二维码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