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同事跟我分享了一件事,说自己在跟娃叮嘱的时候,小朋友突然很不耐烦地说:“妈妈,我已经知道了!你能不能不要一直唠叨了!!”
仔细一想,还真是:
从外面回家,碎碎念快把毛衣穿上!
一到晚上9点,就开始念叨开始“睡吧快去睡吧,不然明天起不来了”;
吃早饭的时候,一开始分心,就“你快点吧,你快点吧,不然又要迟到了”
……
她才猛地意识到,这个总是忍不住唠叨的自己,竟跟小时候记忆中的妈妈重叠了!“诶,我怎么变成了我妈的样子了?明明自己当初最讨厌的就是被唠叨啊!
是的,小时候的我们,恐怕怎么都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变成一个唠叨的大人吧。
但我其实特别理解,成为妈妈之后,我们才知道,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避免地变得絮絮叨叨。
有时候是出于关心,有时候是因为焦虑,我们的情绪没法释放,但周围的人却总是没有在听,我们只能不断提高嗓门,就是希望那个人能够听到。
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也正因为我们都当过小孩,都清楚的知道,唠叨这件事,往往没有建设性的意义,反而会带来副作用。
这一点也是我们需要意识到并反复提醒自己的。什么副作用呢?
首先,孩子或者我们的队友,开始关闭耳朵了。
因为唠叨就像和尚念经一样,听多了以后,他知道你总是那么老三句,就不听了。那么,你真的想和他们去沟通的时候,渠道就没有了。
第二,唠叨,其实反过来是会伤害我们自己的。
因为它是一种无力感,其实你是在表达情绪,但对方不知道,所以对方就没有接住我们的情绪。
然后,你就会更恨更怨,“我那么累,我那么苦,我都那样说了,我都不被重视……”这种情绪反噬,杀伤力是很大的。
希望每个人有这样的觉察,当你发现自己突然变成了“怨妇”,你就要开始知道,你要慢慢地,更爱自己。
因为你的能量没有了,你可能太累了,你可能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徒劳无功,所以你要有个发泄的出口,可以做什么呢?
第一步,记录一下情绪日记
先跟自己待着,你把你自己想要发泄的唠叨,全部写下来。情绪的出口,我们用文字或者录音的方式输出,都是可以的。
第二步、代入第三方视角
然后,我们用一个第三方的视角再来审视这些:
所以,我此刻到底想要改变的是什么?
真的是孩子不好吗?还是说我需要别人看到我?
先把“我的问题”和“我的诉求是什么”,定义清楚。
第三步、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情绪不好的时候,你不妨去告诉孩子:
“宝贝,妈妈想要你帮个忙”。
“妈妈最近情绪特别低落,所以你看到,我一直在唠叨,然后你又不听,妈妈的情绪就更差了”
当我们用这样的一个态度,去跟他们说的时候,他们是可以接住我们的情绪的。
你就会发现,原来我唠叨了几个月,唠叨了几百天的事情,好好说话,都能解决的,这就是一种很大的能量反哺。
当一个人的正向循环开始了,社交的正能量反馈源源不断地进入了以后,你就会发现:
——我能好好说话,原来好好说话,能让我解决问题,还能被人喜欢,我并不是那个讨厌的人。
这种能量的反哺很重要,很多时候生活中好好说话的人,运气更好,财运更好,事业运也更好,一顺百顺的。
所以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个方法,能够让我们都重新成为自己喜欢的,别人也喜欢的,运气很好的好妈妈。
话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