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
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士的完整,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宣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一二·九运动背景
日本于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发。1933年爆发长城抗战,热河被日军占领。1935年6 、7月间通过“秦土协定”控制察哈尔省。同年10月指使殷汝耕在冀东建立“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国民党政府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对应这一局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于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救国。
事件经过
1935年12月9日,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北平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警察当局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收复东北失地!”等口号。各校临时推举12人为代表,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何应钦却避而不见。请愿不成,各校代表当即决定改为示威游行。大批警察手执大刀、木棍、水龙,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续前进。这时,警察打开水龙头,冰冷的水柱喷射在学生们身上,接着又挥舞皮鞭、枪柄、木棍殴打。学生们与军警展开英勇的搏斗,有百余人受伤,游行队伍被打散。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发表联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举行总罢课。
全国响应
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天津、上海、南京、武汉、桂林、重庆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或发表宣言、通电,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一二九运动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运动意义
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下发生的,党给学生运动指明了方向。它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END-
转自:微信公众号“海口市龙华区文化馆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