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拾零

文摘   2025-01-06 10:17   北京  

                

1950年,齐白石送毛泽东篆书立轴“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后来,齐白石与张伯驹谈起此事。张不由“啊”了一声,此联出自清代邓石如,下联原为“天是鹤家乡”,齐白石却把“天”写成了“云”,他顿时紧张起来。张劝慰:“我们不必拘于成格,改动古人成句自古有之,毛主席也许会称赞你改得好呢!”其实,毛泽东收下齐白石的立轴,没发现有问题。


1963年,北京京剧团将沪剧《芦荡火种》改编为《地下联络员》。正式上演前夕,江青看了彩排,打电话给彭真,不许上演。当时票已经售出三场。李琪把这个情况向彭真反映后,彭真把邓拓、陈克寒、李琪、赵鼎新几人找到家里开会,说服李琪、赵鼎新给买了票的观众退票道歉。此剧后来被江青纳入样板戏,更名《沙家浜》。


1966年12月6日,金庸在《明报》发表社评《江青是毛泽东路线的代表》,当时江青在政坛上呼风唤雨,炙手可热。不久金庸发表社评《不知往哪儿躲》,推测在毛泽东去世后,江青很快就会被逮捕甚至被处死”,“江青目前权势熏天,作威作福,不可一世,但毛泽东一旦逝世,江青就不知往哪儿躲了,没有可以逃避的地方。


1967年杜近芳写了一篇6000字文章,有20多处敬爱的江青同志”,称江是“文艺战线上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最坚强、最英勇的旗手”。文章在《红旗》发表时征得江青同意,将旗手改成战士,杜近芳怒气冲冲地拿着《红旗》中央文革文艺组金敬迈、李英儒:“《红旗》杂志是不是有反对江青同志的反革命?为什么把我写的‘旗手’砍掉了?”


毛泽东喜欢看戏,在中南海里让演员专门为他演出的剧目有《李陵碑》、《打渔杀家》、《法门寺》、《贵妃醉酒》、《钓金龟》、《霸王别姬》等。文革前拍摄的故事片在文革中基本上被禁演,毛泽东时而调来观看,他看过的片子有《游园惊梦》《新局长到来之前》《锦上添花》《废品的报复》喜剧片,也《红与黑》等外国影片。


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会见金庸说:“你的小说我读过,我这是第三次重出江湖啊!你书中的主角大多是历经磨难才终成大事,这是人生的规律。”还谈到金庸父亲查民卿在镇反中被杀一事,金庸“人入黄泉不能复生。”回到香港,给邓小平寄去一套《金庸小说全集》。金庸小说在内地开禁后,极为畅销。


丁东小群
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