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梦湘西】摆角

文摘   2024-08-16 12:02   湖南  






前言

湘西是一本书、一副画、一首歌,一个梦,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示着神奇的山水风光、演绎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孕育着缤纷的时代憧憬,我们带你游逛如画如书如歌如梦的神秘湘西,山清水秀的湘西,热情好客的湘西!“汇聚社会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湘西今天》公众平台“醉梦湘西”、“今天有约”、“品味湘西”、“艺苑星空”、“特别策划”等栏目向各界有识之士邀稿,所有稿件接受(微信公众平台)原创。




摆角



图文/向卫华


摆角是一个苗寨,一个距离古丈县城十分偏远的苗寨,虽然至今我只去过一次,但就是这一次它一直占据着我的心。



摆角是古丈县默戎镇新窝村的一个自然寨。如果从古丈行政区划图来看,它确实就像一颗小棋子摆在古丈与保靖交界的一个并不显眼的角落里,如果在地图上不认真寻找还真难找到。古丈方言,将“角落”的“角”读成“guo”,“落”读成“nao”,将“角落”重叠读成“guoguonaonso”。摆角,意即摆在角落之地,因在新窝村的东方,当地有“摆角摆角,新窝脑壳”的说法。



我是去年仲春的一个周末去的摆角,那次同去的有好几个友人。那次本来是到家住默戎镇盘草村的罗其龙的家里做客,因时间比较充足,大家一合议决定前往摆角,看一下那里的风景。


那天阳光温煦而柔软,一下一下地抚摸我们的身子。我们从盘草村部出发,沿盘草溪而上,爬延岭坳,经四方坡寨,在四方山的山上行驶,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摆角。去的路上有惊无险,毕竟是通组公路,路面比较狭窄,且又是在山中行驶,加上司机老李才取得驾驶证,更何况是第一次去摆角,人生路不熟,但车开得不慢,有几次差点开到后坎的水沟里去,玩得就是心跳。不过一路的风景倒是吸引人的眼球,我们不时下车,欣赏苗岭的风景。



车在寨里的停车场停下。停车场不大,不到二百来个平方米,是用岩头保坎保起来的,保坎呈梯级形,足有一二十米高,可见保坎“工程浩大”,据说一位老人曾感叹,“这个工程真扎实”。外坎打有防护栏,铸有一块石碑,碑上赫然写着“新窝村摆角停车场/西南民族大学援建/2020年8月30日”。据说那年的暑假,一群西南民族大学的师生来摆角搞社会调查,在寨里的农户家吃住了一个多月,师生们与当地苗族人结下了很深的情谊,看到寨里虽然通了公路,但没有停车的地方,于是给学校领导打报告,希望拨付一笔资金用来修停车场,学校领导欣然同意,资金拨付到位后,请工程队施工,就在师生们离开苗寨前,停车场得以完工。当晚,寨人与师生们举行联欢晚会,又是唱又是跳……这些年,每到暑假,一些高校师生来古丈搞社会调查,也可以说是社会实践,但像西南民族大学这样替当地老百姓做实事的不多。为了给自己不留遗憾,我在石碑前留下了一个剪影,收藏在自己的记忆里。



我这人无论到哪个村寨都喜欢看一下这个村寨的地形地貌,我不懂风水,也没有研究过风水,因而一般不与他人探讨风水这方面的学问,怕的就是说外行话,让人贻笑大方。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摆角的地形地貌,摆角位居高山台地,背靠大山,山名叫鸭棚岩,左右与前方为山谷,虽然谈不上悬崖峭壁,但坡度还是算陡的,其中左边的山谷是一条溪涧,当地人叫摆角溪,在龙鼻嘴村与万岩村的交界处汇入万岩河,也就是龙鼻河。交汇处,一座铁路桥凌驾于溪谷至少,左边国道352盘山而下,从铁路桥下穿过。据说旧时龙鼻嘴和万岩一带的人去保靖县的葫芦镇就走这条溪涧,至今溪涧中还保存有几段石板路,可惜我没有穿越过这条溪涧。






春天正在深入。此时,正是梨花盛开的时候。来摆角的路上就遇见过很多梨子树,那于春风中傲然屹立在山坡和路边的梨子树,有的树干有水桶那么粗,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一树树的梨花如一团团云雾漂浮在山野里,春风一吹,一瓣瓣梨花纷谢,如上万只玉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让人坠入“落花与云朵齐飞,青山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停车场上坎有一块菜地,地边长有一棵梨子树,花虽然开得不是那么繁茂,但也不是那么稀疏。我推开柴门,走进菜地,来到梨子树下,凝望那一朵朵在风中绽放的梨花,此时我听到了梨花的呢喃,她似乎在埋怨我,说我到了那么多的村寨,每到一处就要留下笔墨,从不留下遗憾,可是怎么这个时候才来摆角呢?面对梨花的疑问,我在风中无语,确实我应该早来这里,让她在我的笔下生辉,使世人都知道有个叫摆角的苗寨。



 我走进寨子。摆角不过二十多栋农舍,看不到钢筋水泥的建筑物,当然电杆树除外,也许是这里离县城和镇政府实在是太远的缘故吧。我想起一个老农与羽冠记者的对话,记者问,为什么你们这里的民居保护得这么好?老农说,这是由于我们这里太穷。前些年,流行传统村落申报,大凡申报成功的村落都是位于落后偏远的地方。这里的农舍有个特色,就是堂屋开后门,这在古丈是很少见的。寨子里到也干净,小巷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农人的房前屋后的柴禾码放得整整齐齐,沟里也没有臭水和污泥,坪场也没有什么鸡粪、鸭粪、猪粪、羊粪等之类的不洁之物,看来“美丽乡村”建设的春风吹到了这里。其实,苗族人是很讲究的,无论是在居住上还是在穿着上。



寨子的前方是一排片古树林,一棵棵古树的枝叶在阳光下闪动着光艳的颜色,风一吹,片片金光就像湖面上的涟漪。下方是下溪涧的小路,从这里可以去默戎镇政府。小路从古树林下穿过,在没有通公路之前,这里应该是寨口。所谓寨口,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码头和车站,是寨人进屋前歇脚的地方。在古丈的乡下,一般村寨的寨口都有几棵或一排或一片古树,树多的就叫古树林,这是寨子的风水树,属于组里集体所有,任何人不得据为私有,否则这家人就要出事,不是这样的事就是那样的事,搞得一家人不得安宁。古树中枫香树居多,我曾问过一些老人,为何风水树中枫香树居多,他们也答不出来;此外,还有白果树、枞膏树、柏木树等。一棵枫香树下建有一个土地庙,当地人也叫土地堂,是供奉土地爷爷的,堂前摆放的香炉里有灰烬,显然不久之前有寨人在这里搞过什么祭祀仪式。



 我来到一家农舍。壁板和柱头被桐油刷过,呈黑色,显然有上百年的历史。院子里的竹竿上晒着白菜干,当地人叫梅干菜。堂屋里,有一个看上去二十来岁的少妇在拉鞋垫,旁边屯着摇篮,当地人叫窝簸笼,或摇窝窝,摇篮里睡着一个婴儿。少妇抬起头,这是一张方方正正的脸,一看就是旺夫相,男人最喜欢的就是这种脸型。少妇站起来准备给我冲茶,被我婉言谢绝了,我说我带到有茶水。少妇站起来时,个子还蛮高的,身材还蛮壮的,全身上下都透着一种精明强干的气质,一种勤劳贤惠的秉性。因为只有少妇和婴儿在家,我也就没有进堂屋,而是转到院子外,下面是菜地,白菜苔和青菜苔抽得老高,肥根肥根的,当地人将菜苔叫做蕻子,将菜苔粗壮叫做肥。少妇说,如果我要扯的话尽管扯,反正家里吃不完,背到集市上卖路又远,又卖不到什么钱。我说我自己有块菜地,种的菜吃不完。



空气中漂浮着梨花、菜花的气息。在这种气息的伴随下,我漫步在摆角,经过一家人的门前,遇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老人身体硬朗,眼不花,耳不聋,好交谈,于是我就与老人交谈起来。老人告诉我,摆角是苗语地名,“摆”是苗族的一种武术动作,比如“跳桌子”,苗语为“标几摆”,至于是什么武术动作,老人说一下子将不清,也不好打比喻,只可会意,不可言传,其实苗族人的每一个动作都带有武术性质,既可以健身,又可以防身。“角”,苗语意即“尖”“顶”之意,而不是人们常说的“角落”之意。此外,“摆”,苗语还有坡、洞的意思。从摆角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来看,摆角居于高山之上,虽然离山顶顶或山尖尖尚有一定的距离,但称之为“高山上的苗寨”倒也名副其实。从当地苗族人的习俗来说,旧时寨人人人习武。看来地名不仅仅只是地理符号,更是一种文化,寄托着先人的思想和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老人还告诉我,因这里位居大山之上,四面坡陡,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旧时是躲土匪或官府追杀的好地方,先祖就是因“路见不平一声吼”而触怒官府,后逃到这里。



寨后的公路通保靖县的葫芦寨,距离那里不过二十来分钟的车程。1943年前,这里隶属葫芦镇管辖,1943年县域行政区划调整时化给古丈。摆角人赶集很少赶古丈县城或龙鼻嘴的集市,而赶的是葫芦镇的集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择其近者而赶子”。本想开车去葫芦镇的,一看时间已过五点钟,于是返回盘草,丰盛的晚餐等着我们。


真想再去一趟摆角,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作者简介

向卫华,男,土家族,1967年11月出生,现供职于湖南省古丈县委组织部。总纂第二轮《古丈县志》,编有《古丈县地名志》《古丈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古丈县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史》,出版有《古丈史话》《古丈记忆》《古丈茶香满天涯》《记忆里的乡村》等书,著有《舌尖上的古丈》《脚尖上的古丈》《开在乡村的花朵》等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湘西今天
以助推湘西发展为主导,以服务湘西经济为核心,帮助客户提升企业形象,展示优良品牌,打造湘西品牌文化竞争力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平台,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商业信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