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李开复开始领衔零一万物,再次冲突国产AI大模型战场以来,李开复便频繁发声,接受了不少媒体的采访,更是自己开始做自己的抖音账号。
自己出镜录制视频,都有点周鸿祎做网红那个味儿了。不过可惜的是,李开复老师说了很多话,但是却没有怎么掀起什么波浪。但其实,李开复作为在美国深耕了27年的科技界风云人物,其观点犀利独到,依然值得我们关注。
就在今天,李开复接受了量子位公众号的采访,并且谈到了中美大模型5-6个月差距如何追赶,这个重磅话题。按照李开复的意思,缩小中美大模型差距,其实很难。
李开复说:我们说只落后OpenAI 5-6个月,如果说要再进一步缩短这个时间差,包括我们在内的中国同行们,难度都很大。
为什么很难?李开复谈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点,那就是钱的问题。李开复说,OpenAI在训练GPT-4的时候花了1亿美金,GPT-5花了10亿美金,GPT-6可能就要花100亿美金,越往下越是一个天文数字。国内没有一个创业公司能融这么多钱,大厂可能也不舍得花这么多钱。
但是,在美国的投资市场和投资人,和中国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投资人现在基本都特别看重商业回报,也就是投入的这些钱,能不能收回来,有没有获得收益。
关于这一点,知名投资人朱啸虎也表达过类似观点。朱啸虎在今年三月接手采访时说,“今天我对所有的公司就说,你有多少收入?你能不能不烧钱?都只关心这个。”
在朱啸虎看来,要马上能变现,马上能变现才是好的投资。朱啸虎说,美国是在底层大模型,投入越来越大,像OpenAI说十万张GPU卡连在一起。在中国是不可能的。
李开复说的更加细节,而且指出了美国这些大厂充沛的资源,而这都是我们没有的。
李开复说,“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认知:美国有一些投资人的心态是很独特的,无论三年内烧出AGI的概率有多低,都要去砸一下试试。像OpenAI,有非常好的口才能说服一批投资人投他们;像马斯克,他的名字可能就值几十亿美元;像Google,不甘心他们最先发明的技术风头被别人抢走,所以咬咬牙也会投入;Meta我觉得一定程度是在搅局,但反正他们最近的广告收益很高,花个10亿美金甚至100亿美金没什么问题。”
“我们是没有这样的巨量资源的。”李开复说。
在资源不足的前提下,我们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呢?或者说如何保持在这个差距,而不至于扩大呢?李开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一模一样的打法是难以复制到初创企业身上的。但我们可以换一种打法,就是找到独特的“多快好省”的打法后发制人,用最少的资源,训练出力所能及的最优秀的模型。
李开复认为零一万物就是这么做的。李开复说,“零一万物的想法是,我们要做一个世界一流的模型,现阶段的策略会晚于第一个做到的模型5-6个月,不过我们会争取做得比它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这样可用性反而是更高的。”
至于如何降低成本,李开复并没有透露。但是可以观察到的一点是,李开复的零一万物团队人数比较少,都是高精尖的人才,或许从团队数量上可以降低成本,而此前李开复还说过,要从算法角度创新才能追赶最强的模型。
也就是说,在李开复看来,要通过少量的人才,以先进的技术进行开发,才是发展之道。不过在朱啸虎看来,中国大模型的机会在数据和应用场景。朱啸虎说,“中国在数据和应用场景上是远远超过美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