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腾讯官方公众号发文宣布,腾讯最近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叫做AI智能工作台ima.copilot(简称ima)。官方说法是AI智能工作台,但是其实本质还是属于AI搜索范畴的产品。
产品界面和大部分AI搜索产品没有啥大的区别,那么ima的特点或者说独家优势到底是啥呢?没有独家优势,凭啥要用你呢?毕竟,国内AI搜索鼻祖是天工AI,最近天工AI还升级了一波。
按照官方说法,ima搜索得出的答案,除开全网信源,还打通——微信公众号文章的生态。整个公众号世界里的优质知识,都可为你所用。能为用户提供好答案和高质量的问题相关信息,有效提升信息获取效率。
其实腾讯的另一个AI助手元宝也有这个优势。腾讯内部产品能打通微信产品生态,这不足为奇,所以这并不是ima最大的亮点。所以我当时就说了如果只有这个打通公众号的优势,那就不叫优势……
而且,腾讯已经有了一个元宝了,为啥还要做一个ima呢?
最大的亮点不是能搜公众号
那么最大的亮点是啥呢?和市面上的AI搜索产品相比,在两点:一个是知识库,另一个是记笔记。
根据官方介绍,ima 知识库是你的个人专属知识体系,你可以随时增添、管理和检索自己的知识资源,并基于收藏的内容问问 ima,输出更个性化的回答,搭建一个越用越懂你的第二大脑。
知识库怎么用呢?在搭建知识库内容方面,支持把搜索的内容放到知识库,同时也支持上传本地的文件,目前仅支持PDF和Word文档,估计后续会开放更多文件格式。
在搭建好了知识库内容之后,再搜索相关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基于知识库】这个选项,就能从一堆知识库的资料里调取你想要的内容。
然后就是记笔记。对于搜索到的内容,可以变成笔记内容,也可以进行编辑。最后,所有这些笔记,还可以存到知识库。
这样,你记下的内容,也就和知识库形成了闭环。
ima和元宝内部赛马
腾讯已经有了一个元宝了,为啥还要做一个ima呢?目前看ima和元宝虽然说有一定的不同,但是依然是AI大模型面向C端的一体两面,AI助手还是AI搜索,两者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更为蹊跷的是,ima也是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做出来的产品。一个大模型,两个相似产品,为何?
一个最为靠谱的解释,我认为这就是延续了腾讯内部赛马的机制。
“赛马机制”是腾讯内部著名的竞争机制。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不管内部什么项目,比如微信、《王者荣耀》、QQ游戏等,都不完全是顶层设计的结果,而是来自于基层的业务单元的独立创新。
几个团队做出来产品后,放到线上一起竞争,最终PK出那个最好的,腾讯则根据结果决定分配多少资源来推广这个产品。
像微信这种产品,腾讯甚至搞了三个团队产品都叫微信:QQ团队、成都的一个团队,以及在广州负责邮箱业务的张小龙团队。
马化腾说:“我们当时很紧张,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都叫微信,谁赢了就上谁的。最后,广州做邮箱出身的团队赢了,成都的团队很失望,就差一个月。”
所以,一直以来,“赛马机制”被视为是腾讯好产品频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ima和元宝来说,很可能也还在赛马之中。
那么问题来了,ima这种“AI搜索+知识库+记笔记”一套组合拳,能打败元宝吗?或者说能在遍地都是AI助手的当下,炸出什么火花出来吗?
在岛主看来,ima虽然看起来有“产品裁缝”的感觉,但是整体的思路很好,那就是通过用户更加关注的内容,来打造一个更懂用户个人的AI助手。比如,ima官宣文章中举例的发型师,如果经常用ima来搜索,记笔记,存知识库,那确实就会有一个“理发图书馆”,其他领域同理。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人的身份是多元的,他既是理发师,也可能是一位父亲,还可能喜欢旅行或者是个美食博主。所以,在这里建议ima可以把知识库做一个分类,也就是允许用户做多个数字分身。
当然还有存储空间的问题,现在只支持1GB的文件,显然空间太小,根本不够上传几个大文件。更别提多个数字分身了。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在我测试ima笔记功能的时候,竟然唤起了豆包的AI,因为我也安装了豆包的桌面版。
这么看腾讯还是不如字节流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