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通过微软Azure,来使用OpenAI服务的中国大陆个人用户,都不淡定了。
10月17日,多位开发者收到微软邮件称,由于当地监管要求,微软Azure OpenAI服务将于10月21日关停,未来在中国大陆只有企业客户才能订阅Azure的OpenAI服务。
国内套壳大模型无路可走了?这一波操作究竟影响有多大?岛主总结分析了三个重要的点。
第一,国内个人用户使用OpenAI的API服务的唯一合规渠道,关闭了。
今年6月份的时候,OpenAI向国内部分开发者发送邮件,宣布终止对中国提供API服务。那时候,很多个人用户就使用微软Azure的OpenAI技术,这是国内唯一的合规渠道。
现在这一渠道也将被关闭,对于个人开发者来说确实是毁灭性打击,一点机会都不留。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说个人开发者有那么多吗?他们也可以转成企业用户来使用不就可以了吗?实际上不是。
据微软的销售人员的消息,个人用户确实可以转到企业账户,而且可以继续使用微软Azure的OpenAI技术。
但是真实清况是,目前国内很多公司也在用个人账户,因为企业用户的资质审核存在一定门槛。不是说你想从个人账户转到企业账户,就能顺利转过来的。
当然,也有些人不受影响,那就是本身实际上是中国大陆的个人账户,但是有海外公司主体,因为账号在海外,所以就不受影响。不过,这种个人开发者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还是在国内的,那影响就很大了。
第二,国内套壳大模型走向死局,国产大模型才能更加健康。
我一直都强调,这一波大模型的发展一定要有序引导,形成一个健康发展的生态才行。大家应该都知道,自从国外大模型爆火之后,国内各种牛鬼蛇神就出来了。很多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团队,开始通过各种不合规的方式来链接OpenAI的API服务,然后随便包装一个页面,就开始向国内的用户收费了。
美其名曰免费版本的ChatGPT4.0,实际上都是套壳大模型。这些大模型短期来看可以让更多国内用户了解国外AI技术发展的进度,但是长期来看必定会阻碍国内创新。而且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割韭菜的方式罢了。
当初有些人缴费的免费ChatGPT4.0,你现在再去试试那些网站就知道了,早就打不开了。因为这些服务本身就不合规,不仅仅是国内不合规,就算在OpenAI那里也是违规产物。
我去查了下数据。现在国产大模型的数量已经超过200个了,但是直到今年三月,完成国家要求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只有117个。为啥还有将近100个大模型没有备案呢?一部分是因为仅做科研,不需要备案,而另一部分就是因为本身不合规。
现在看,各种不合规的渠道都被陆续堵死了。那么,基本可以判定,接下来通过备案的大模型数量只会零星增加,不会大爆发了。这对于整个国产大模型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
只有大家都在一个框架下竞争,才能让真正有实力的大模型脱颖而出。
如果放任部分大模型投机取巧,那对于那些安分守己发展自主实力的大模型厂家来说,是不公平的。
第三,OpenAI的封锁,将倒逼中国企业全部使用国产大模型。
其实,在六月OpenAI终止对中国的API服务后,那时候很多中国企业就开始使用国产大模型了。就在OpenAI邮件发出那天,国内大模型企业就已开始下场“抢食”份额,公布OpenAI用户迁移方案。那时候,阿里、百度、智谱等纷纷推出“搬家计划”,希望接收从OpenAI迁移出去的企业们。
OpenAI主动送人头,国内的大模型企业哪有不接着这泼天用户的道理。当时,昆仑万维官方就发文称,在两日之内,天工开放平台收到了大量来自OpenAI API用户的迁移需求。
不过,那时候微软Azure也推出了迁移计划。相对来说,用微软Azure,也是用OpenAI的API服务,所以相比国内的大模型迁移计划会更具吸引力。但是,这一次可以说是把最后一条路都给堵死了,个人和中小开发者都只能使用国内的大模型了。
不过,为啥很多用户哪怕知道用微软的服务可能出问题,但是还是不愿意用国产大模型呢?因为有差距——
我看到一个互联网企业高管表示,“事实上,有很多个人开发者在使用国内大模型进行应用开发。要论目前国内大模型与GPT-4的区别,就好比小米和苹果的差距。不过到年底,预计几个头部大模型应该能与GPT-4媲美。”
其实这件事儿对于国产大模型玩家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提醒了。从OpenAI对中国停服到现在微软微软Azure OpenAI封杀中国个人账户,可以看出来,美国OpenAI以及微软这些科技公司对中国企业以及中国人都十分警惕,而且是区别对待的。
在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中国的创业者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知:那就是警惕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出去,核心科技要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