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 | 详解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三种手术方法

学术   2024-12-17 06:11   上海  


改良Lobenhofer(MOL)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涉及胫骨平台后内侧(PM)和后外侧(PL)柱的骨折是复杂损伤,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复位和固定。处理PM柱的最常见方法是通过腓肠肌内侧头和鹅足之间的不同类型的深后内侧间隙入路。文献中已描述了不同的患者体位和皮肤切口。最常用的方法是仰卧位的后内侧入路、俯卧位的Lobenhofer入路(直切口)和Luo入路(后反向L形切口)。然而,对于涉及PM和PL柱的骨折,处理PL柱的理想手术策略可能具有争议。其他作者提出了腓肠肌之间的直接后部方法,以解决PL和PM柱,但需要更复杂的解剖。本文详细描述了Lobenhofer入路的改良方法,该方法旨在通过深后内侧间隙入路优化对PL柱的显露。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尸体解剖研究中评估改良Lobenhofer(MOL)入路的可行性。MOL入路手术在俯卧位进行。评估并拍摄了MOL入路周围的神经血管细节。评估了腓肠内侧皮神经(MSCN)相对于筋膜切口和后正中线的位置。在小腿外侧,于腓骨头水平及以下,若筋膜切口与MSCN之间的距离测量为10mm或以上,则被定义为正确的“安全距离”(图1)。腘窝神经血管束、胫前动脉(ATA)和胫腓干被识别并解剖。本研究评估了ATA(胫骨前动脉)及其周围结构的位置和关系,以确定远端牵开器放置的安全性,并评价了采用此方法时PL(后外侧)和PM(后内侧)柱的暴露区域。“完全暴露区域”的标准定义为:胫骨平台后皮质整个近侧方面能够完全暴露出来,包括腓骨头上的胫骨近侧后外侧部分。本文展示了来自尸体标本(左腿)的图像,以展示MOL(经腓骨小头上入路)方法、相关解剖细节和暴露情况(见图1、2、3、4和5)。

图1 步骤1:皮肤和筋膜切口。A 尸体左腿的解剖标志。后正中线附近的斜行皮肤切口。L:外侧,M:内侧。B 靠近后正中线的内侧腓肠肌筋膜切口,从小隐静脉(SSV;可通过半透明膜识别)内侧开始。C 斜行筋膜切口(虚线)。D 解剖细节:将筋膜向外侧牵拉(临床手术入路中不需要),以暴露筋膜下小隐静脉(蓝色)和内侧腓肠神经(MSCN;黄色)的解剖位置。注意内侧腓肠神经位于小隐静脉下方,且位于关节线水平及下方数厘米的后正中线处。皮肤和筋膜的斜行切口与内侧腓肠神经的走行平行。E 该入路相关的皮神经支配区(彩色)和皮神经(线条)示意图。黑圈代表内侧腓肠神经穿过筋膜进入皮下。PFCN:股后皮神经,LSCN:外侧腓肠神经。注意内侧腓肠神经向远外侧走行形成腓肠神经(入路中向外侧仔细牵拉是安全的)。F 图表显示筋膜切口与内侧腓肠神经位置之间的距离,于腓骨头水平及下方测量。定义“安全距离”为>10mm。


图2 第二步:深层后内侧间隙。A. 在筋膜(虚线)和内侧腓肠肌(MG)之间的空间进行内侧钝性解剖。皮肤和筋膜切口靠近后正中线以及筋膜和肌肉之间的解剖示意图(红色箭头所示)。SSV:小隐静脉,MSCN:内侧腓肠神经,LG:外侧腓肠肌。B. MG肌肉的侧向外牵开,暴露出腘肌(P)和半膜肌(SM)上的筋膜。星号:鹅足。MG肌肉牵开。


图3 解剖细节(对于手术入路不必需的)。A 斜视图。位于内侧腓肠肌(MG)和腘肌(P)之间的腘窝神经血管束。TN:胫神经,PV:腘静脉,PA:腘动脉,ATA:胫前动脉,TPT:胫腓干。B 手术入路中神经血管束位置的参考。注意胫前动脉(ATA)相对于腓骨头的位置,这与牵开器的放置位置有关。


图4 第三步:腘肌掀开术。A 解剖模型中T形筋膜切口的参考。腘肌(P)和半膜肌(SM)的止点部位以蓝色表示。B 沿腘肌内侧边缘纵向切开腘肌-半膜肌筋膜。C 暴露筋膜下位于腘肌近端边缘的下内侧膝动脉(IMGA)。建议识别并结扎该血管。D 在腘肌近端边缘和半膜肌之间进行横向斜筋膜切口。建议谨慎切开,以避免损伤此筋膜下的IMGA。E 腘肌和胫骨后肌胫骨止点处的骨膜下剥离。首先将钝性Hohmann牵开器(1)置于胫骨外侧边缘上方。红色血管环标记胫后肌两头之间的胫前动脉(ATA),作为解剖参考(手术入路中不必要)。F 动脉及其关系的示意图。IMGA位于腘肌筋膜下方,而腘动脉和通常的ATA则位于筋膜上方。注意,当IMGA被结扎时,在手术入路中谨慎地向外侧牵拉血管结构是安全的。注意,当牵开器放置在胫骨外侧边缘,进行骨膜下剥离后,ATA部分受到胫后止点的保护。G 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例,说明ATA交叉的解剖位置(轴位视图),显示其靠近腓骨而非胫骨。


图5 第四步:后外侧柱暴露。A 在腘肌(P)下进行骨膜下剥离,方向朝向腓骨头上方胫骨平台的外侧。用另一只手触诊腓骨头上方的皮肤有助于空间定位和适当的骨膜剥离方向。远端钝性Hohmann拉钩(1)。ATA:胫前动脉。B 在近端腓骨上Hohmann拉钩(2)就位后暴露后外侧(PL)和后内侧(PM)柱。通常首选弯曲尖头Hohmann拉钩(见图6和10)。完全分离骨膜以展示的骨面暴露(不推荐用于临床手术入路)。虚线代表胫腓关节。C Hohmann拉钩在解剖模型中的位置。

图6 多柱PM-MDD(胫骨后内侧平台骨折伴内侧髁劈裂塌陷)骨折中MOL(内侧胫骨平台)入路及同时整体骨折的临床病例示例。A 俯卧半侧位固定(左腿),允许同时经MOL和前外侧(AL)或扩大前外侧(EAL)入路进行手术。示意图显示轴向视图中的位置(倾斜约40°),以及MOL入路的皮肤切口(红色箭头)和暴露区域(绿色区域)的水平。B 在MOL入路直视下使用90°复位钳对PL(后外侧)柱碎片进行复位(R)。同时,通过EAL入路(腓骨窗)对关节PL碎片进行临时和最终固定(F)。注意在此位置同时复位和临时固定后内侧柱和外侧柱。C 最终复位后外侧皮质并使用后外侧(PL)钢板进行固定。后内侧(PM)钢板位于适当位置以抵抗PM-MDD。注意近端弯曲尖头Hohmann拉钩位于胫骨平台外侧的腓骨头上方。在此图像中,远端钝头Hohmann拉钩位于PL钢板上以减少张力。D 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术中透视。


手术技术和解剖细节


位置:两个主要位置可用于此方法。

  • 采用单一 MOL 方法时的俯卧位(图 1)。

  • 当需要同时进行前外侧或扩展前外侧(EAL)入路时,采用俯卧半侧卧位(同侧髂嵴下方放置一小枕,手术床倾斜)(图6)。

标志点:标记后正中线(基于跟腱和透视)、膝关节线(使用透视进行标记)和腓骨头(见图1A)。


皮肤切口:纵向斜行皮肤切口始于关节线上方1cm处,正好位于后正中线内侧,并沿MSCN的“理论路径”向远端内侧延伸(图1A,D)


筋膜切开术:在打开后内侧腓肠肌筋膜之前,通过后中线半透膜识别出腓肠肌之间的脂肪组织和小隐静脉(SSV)(图1B)。筋膜切开术始于关节水平近侧,紧邻SSV内侧,并斜向内侧远端延伸,与皮肤切口一致。重要的是,要在MSCN的“理论路径”旁留下几毫米的筋膜,以避免静脉或神经上的直接闭合(图1C,D)。在筋膜两侧放置参考缝线,以便于最终闭合。


深后内侧间隙:在筋膜与内侧腓肠肌之间的空间内,仔细进行内侧钝性剥离,确保内侧腓肠神经(MSCN)和小隐静脉(SSV)位于深部入路的外侧。分离内侧腓肠肌与鹅足之间的深部后内侧间隙(图2A)。使用钝性牵开器将内侧腓肠肌向外侧牵拉,以暴露腘肌和半膜肌上方的筋膜(图2B)。此时,膝关节屈曲可以放松内侧腓肠肌。在手术入路过程中,无需识别位于腓肠肌与腘肌间隙内的腘窝神经血管束(图3)。


腘肌掀开术:在腘肌的内侧缘,对腘肌-半膜肌筋膜进行纵向切开(图4A,B)。通常,膝下内侧动脉(IMGA)位于该筋膜下、腘肌的上缘。建议识别并结扎该横向血管(图4C,F)。在腘肌和半膜肌之间进行第二次筋膜切开,切开位置位于腘肌边界的近侧且与之平行。加上之前的筋膜切口,共同形成一个T形(图4A,D)。进行腘肌以及部分比目鱼肌和胫骨后肌的止点的骨膜下剥离,以寻找胫骨干骺端的外侧边缘(图4E)。在手术入路远端,将第一根牵开器(Hohmann)置于腘肌和胫骨后肌下方的胫骨外侧边缘。牵开器的仔细放置与管理对于避免损伤ATA至关重要(图3,4E,F)。


后外侧柱显露:进行骨膜下剥离以显露腓骨头上方胫骨平台近侧外侧面,在此处放置第二个杠杆牵开器(腓骨上Hohmann牵开器;图5)。在这个位置,首选的牵开器是弯曲的尖头Hohmann(图6)。作者建议避免持续拉紧该牵开器。


最终暴露与后外侧柱管理:近端胫骨的整个后侧有潜在暴露风险,包括后内侧柱、后交叉韧带和后外侧柱(图5)。如有必要,可打开后内侧和后外侧区域的后关节囊,但需注意保护后交叉韧带和半膜肌的支点。通过此方法对PL柱进行手术处理时,可以利用PM骨折窗口,在固定PM柱之前先复位PL柱,这可能会带来益处。许多骨折可被视为类似于“后侧劈裂-塌陷”(“PM柱劈裂+PL柱塌陷”),因此我们建议采用与任何劈裂-塌陷骨折相似的策略,即首先复位PL关节碎片(图6和图7)。在两柱PM+PL或多柱骨折的特定病例中,当整体骨折的主要畸形方向(MDD)朝向后方内侧(PM-MDD)时,PL柱可能出现特定的畸形,这些畸形可以通过这种MOL入路得到妥善处理。后外侧(PLL)段可以是完整的,或者向内侧段成角。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适当地观察并提升该段。


在这些骨折中,通常可以在视野前方发现后外侧中央(PLC)段上凹陷的关节碎片,并且可以容易地从后面进行处理(图7和图8)。可通过后侧和/或外侧使用克氏针对PL柱进行临时固定(图8)。可通过MOL入路(图6、9和10)用后路钢板和/或通过经皮(图8B)或EAL入路(图6)放置于胫骨外侧平台最后方的外侧螺钉或钢板来获得PL柱的确切固定。在涉及多个后外侧(PL)骨折碎片的特定病例中,可以将MOL入路与EAL入路的腓骨窗相结合。这使得能够使用一条长水平钢板(从后内侧到外侧),允许通过MOL入路用近端PL螺钉进行固定(图11)。

图7 多柱PM-MDD(后内侧双柱)骨折中PL和PM柱的典型畸形,以及通过MOL(后内侧入路)复位PL柱。A  PM-MDD柱整体移位的示意图(红色箭头)。后外侧中央(PLC)段比后外侧侧方(PLL)段受影响更大且更为凹陷。PLC骨块在矢状面上的后角移位,PLL骨块在冠状面上的内侧角移位。绿色箭头表示通过MOL入路的处理方向,抵消MDD并处理PL骨块畸形。B “后侧劈裂-塌陷”概念的案例(PM柱劈裂骨折和PL柱塌陷)。MOL入路的手术视野:通过PM骨折窗可见PLC的关节骨块(黄色圆圈)。矢状位CT扫描及固定PM柱前PL骨块的复位策略(黄色箭头)。C 在PLL和PLC段典型畸形中,通过MOL复位PL柱的示意图,使用90°剥离器钳以正确的方向撬起骨块。


图8 经MOL入路复位后PL柱临时固定选项。A 从后方:使用张力克氏针在翘起的PL骨块下进行临时固定的病例。软骨下克氏针位置允许在克氏针下方进行PL钢板固定。B 从侧面:经MOL进行PL骨块复位的案例(使用90°剥离钳)同时使用经皮侧方克氏针和经皮侧方螺钉进行临时。


图 9 在 PM+PL 双柱骨折中使用 MOL 方法在后外侧钢板近端孔中植入适当螺钉轨迹的病例。


图10 一名43岁小腿肌肉发达男性复杂多柱骨折患者,采用MOL入路暴露PL柱并使用PL板固定的临床病例。A 术前CT扫描和透视。注意PL皮质碎片的粉碎和移位。B 使用MOL入路暴露PL和PM柱。注意腓骨上Hohmann拉钩的位置,并从PL关节水平(包括PL角)到最远端的皮质碎片完全暴露PL柱。此图像中PM柱错位骨块部分已复位。C PL板位置和近端螺钉放置在靠近腓骨上Hohmann拉钩的直视图像。远端Hohmann拉钩放在PL板上,以避免不必要的张力。此图像中可以部分看到PM板。D 术中透视。腓骨以蓝色标记。通过MOL入路,以适当的方向放置PL板的近端螺钉(红色箭头)是可行的。在本病例中,在固定的俯卧半侧卧位同时进行了骨折复位,结合了前内侧入路(膝关节屈曲进行前内侧复位和钢板固定)、扩大前外侧入路的腓骨前窗(外侧钢板和前外侧水平钢板)以及MOL入路(PM和PL钢板)。


图11 在腓骨上水平长钢板案例,在固定俯卧半侧位结合MOL入路和扩大前外侧(EAL)入路的超腓骨(SF)窗。A 术前CT扫描:PL和外侧柱多发凹陷性骨折的三柱骨折。CT可见钙化半月板。B 术后3个月负重X线片。采用直型2.7mm锁定板,从后内侧至外侧放置腓骨上水平板。通过MOL入路直接复位PL柱并使用后侧螺钉通过水平板固定PL柱骨折。使用额外的PM板固定PM柱劈裂骨折。C 示意图显示水平板(橙色)以及通过MOL入路(绿色圆圈)和EAL入路(蓝色圆圈)进行螺钉固定的可能性。D 患者术后3个月的临床图像。黑色箭头:MOL切口。


缝合:将腘肌重新附着于胫骨内侧缘,必要时也可附着于内侧副韧带的纤维上。从远端到近端缝合内侧腓肠肌筋膜,注意不要缝住SSV(小隐静脉)或MSCN(内侧腓肠神经)。有时,由于此层面纤维脆弱,为了防止SSV和MSCN上形成瘢痕或受到压迫,会保留筋膜近端部分开放。最后,进行皮下和皮肤缝合。


尸体研究使我们得以探究MOL手术入路与危险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而这些结构在临床实践中通常不易被发现。在筋膜下观察到SSV和MSCN;这两个结构均位于斜筋膜切口的外侧。在膝关节线水平,MSCN位于SSV下方的后正中线,共在五例标本中观察到。在远端,SSV保持在后正中线,而MSCN在四例标本中被观察到以倾斜的方式向内侧云延伸,与SSV分离。MSCN开始内移的点位于腓骨头下方5–15mm处。仅在1例标本中,MSCN保留在小隐静脉(SSV)下方的后正中线处,这使得从筋膜切口处到MSCN的“安全距离”更大。在所有标本中,均可观察到在腓骨头水平及其下方,筋膜切口与MSCN之间正确的最小“安全距离”为10mm,且该距离在入路远端部分更大(图1)。在腓肠肌与腘肌之间的间隙中,可见到腘神经血管束和胫前动脉(ATA)(图3),在手术入路过程中,通过掀起腘肌来保护这些结构(图4)。评估交叉区域中的ATA及其周围结构,发现该动脉并未与胫骨外侧缘直接接触,而是更靠近腓骨而非胫骨。在放置远端霍夫曼牵开器时,腘肌(腹侧)和胫骨后肌的胫骨起点(腹侧和内侧)为ATA提供了保护(图4)。在胫骨外侧放置近端霍夫曼牵开器后,暴露区域包括整个后皮质,获得了PM和PL柱的充分近端暴露,包括PLC和PLL段。根据本研究定义的标准,在所有五个尸体标本中,所实现的暴露区域被认为是“完全暴露区域”,始终从近端后皮质的角延伸至角(图5)。


在处理涉及后内侧(PL)和后外侧(PM)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时,决策方法可能尤其具有争议。我们认为,PL柱的处理尤其取决于相关联的柱和主要畸形方向(MDD),后者可理解为整体柱位移或畸形的理论向量。特别是在两柱(PM+PL)和多柱(PM-MDD)骨折中,我们认为优化的深后内侧间隙入路可能为处理这些情况下PL和PM柱的移位提供更好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MOL入路的设计旨在通过深后内侧间隙改善对PL柱的显露。先前已有研究描述了通过腓肠肌内侧头和鹅足之间的深后内侧间隙进行的几种不同皮肤和筋膜切口及位置的手术入路。传统的仰卧位后内侧入路是在胫骨后内侧边界后2 cm处做纵向皮肤切口。这种入路可用于治疗简单的干骺端后内侧(PM)柱骨折。然而,在治疗更复杂的后内侧柱骨折时,膝关节屈曲和切口位置可能会成为限制因素。Lobenhofer入路采用俯卧位、膝关节伸直位,沿腓肠肌内侧缘稍后方做纵向直切口。此入路可改善PM柱的处理。然而,我们认为,皮肤和筋膜切口的内侧位置可能限制了对PL柱的显露。Krause等人在一项尸体研究中,使用Lobenhofer入路,提到仅可见后外侧中央(PLC)段的部分区域,但无法始终对这些区域进行有效标记。俯卧位的Luo入路(后侧反向L形入路)在Lobenhofer入路的纵行切口基础上,于腘窝中心作一横行切口,并制备全厚筋膜皮瓣。多位作者一致认为,即使在涉及后内侧(PM)和后外侧(PL)两柱的骨折中,也应采用专门设计的后外侧入路来处理后外侧柱。


在本项采用MOL入路的尸体研究中,我们成功且安全地显露了PL和PM柱。切口靠近后正中线,避免了传统Lobenhofer入路中皮肤和筋膜对PL柱显露的限制,同时避免了Luo入路中的广泛皮瓣剥离。斜行切口还优化了近端PL柱的显露,甚至可能允许垂直置入螺钉(图9和图10),同时保持对PM柱的良好显露。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扩大前外侧(EAL)、外侧或后外侧切口专门设计的后外侧入路是解决后外侧(PL)柱的优秀选择,这在本文中并未讨论,例如单柱PL或双柱L+PL骨折。然而,在处理双柱的后内侧(PM)+后外侧(PL)骨折或多柱的前内侧-中柱损伤脱位(PM-MDD)骨折时,中线外侧(MOL)入路可以成为处理PM和PL柱的有利选择。它可以更好地复位(图7),而无需额外的后外侧入路。这些后外侧入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风险,包括可能损伤外侧副韧带、腓总神经、外侧腓肠神经皮支,尤其是可能损伤胫前动脉,后者是这些手术入路中暴露和钢板固定的远端界限。在这方面,MOL入路具有克服前胫动脉在后外侧入路中施加的远端限制的额外优势。这使得从关节面水平到远端碎片的PL柱得以完全暴露,并且在使用更长的后外侧钢板时不受限制(见图6和10)。在某些复杂的多柱骨折中,特别是在PL-MDD骨折中,MOL入路和EAL入路也可以作为PL柱管理的补充选择。其他作者提出了在小腿肌群之间采用直接后入路来处理PL和PM骨柱的方法。这些方法需要对MSCN和腘神经血管束进行更复杂的解剖和操作。在分离小腿肌群时,胫神经的运动支也可能受到潜在损伤。Chouhan等人在其22例患者系列研究中,采用中线腓肠肌分裂术(伴S形皮肤切口),报告了2例腓肠神经感觉异常。Berber等人描述了一种采用倒L形皮肤切口的手术方法,该方法类似于Luo手术方法,但切口为从外侧到内侧的横向切口,沿膝关节皱襞进行。在小腿三头肌之间的中线处识别神经血管结构,随后进行内侧腓肠肌的牵开或肌腱切断术。在他们系列的16名患者中,他们报告了1名患者发生胫神经失完全损伤,1例部分感觉损伤和2例需治疗的关节纤维化。腓肠肌内侧头肌腱切断术被认为是改善后内侧入路中的一种选择。然而,一些作者认为,如果可以,应尽量避免这种肌腱切断术,因为它可能会不必要地削弱腓肠肌比目鱼肌,导致晚期马蹄足畸形或膝关节僵硬。在本研究中,所有尸体标本均未进行腓肠肌内侧头肌腱切断术。


MOL入路(或其他深后内侧间隙入路)不需要直接解剖腘窝神经血管束。正常情况下,掀起腘肌可以保护腘动脉和ATA,但应考虑到解剖学变异。有几项研究报道0.8-6%的病例表现为ATA穿过腘肌前表面。在这些常见情况下,如果不小心进行剥离,动脉可能在腘肌掀起过程中处于危险之中。在MOL入路中,在放置第一个Hohmann牵开器时,位于腓骨头远端35.7±9.0 mm(范围17-50 mm)的交叉点处的ATA也可能存在潜在风险。胫后动脉(ATA)走行于胫后肌两头之间,并继续穿经骨间孔进入前侧骨筋膜室。在骨间孔处,胫前动脉距胫骨外侧缘的平均距离为4.2±0.5mm,距腓骨内侧缘的平均距离为1.5±0.4mm。然而,胫前动脉在此层面的活动性相对较差,因此需谨慎操作牵开器以避免血管损伤。


手术入路中的医源性并发症包括皮神经损伤的风险,且此类损伤常被漏诊。在Luo入路和传统的Lobenhofer入路中,由于切口更偏内侧,隐神经有可能受损。相比之下,Van den Berg等人评论说,切口更偏向外侧可能会增加损伤腓肠肌结构的风险。Berwin等人在一系列6例患者中提出了一种方法,即在内侧腓肠肌中部做一个直线皮肤和筋膜的切口,没有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在我们提出的MOL方法中,其中一个关键点在于基于腓肠内侧皮神经(MSCN)解剖结构和膝后区皮肤支配情况来确定切口的位置和倾斜度的解剖学依据。腓肠内侧皮神经是腓肠神经复合体中最内侧的结构。虽然外侧腓肠神经的起点和走行多变,甚至存在分叉分支,但MSCN通常位于膝关节水平面下方SSV的后正中线处。在远端,MSCN可见于腓骨头水平面或该水平面以下的后正中线处,略偏外侧或通常略偏内侧。与此相关,我们将这条可能的中间路径假设为“理论路径”,它代表了我们皮肤和筋膜切口的最外侧界限(图1和图2)。倾斜的筋膜切口为保护内侧腓肠神经(MSCN)提供了适当的安全边界,同时也防止了神经上的瘢痕形成。理论上,在不直接解剖神经的情况下,对内侧腓肠神经进行向外牵开是安全的,因为这条神经远端向后外侧方向终止,通常会形成腓肠神经。


关于患者体位,对于两柱的PM+PL骨折,我们建议采用俯卧位进行MOL入路手术。然而,对于涉及外侧柱的PM或PL MDD多柱骨折,我们建议采用俯卧半侧卧位,以实现骨折的直接复位和同时全面骨折复位。由于皮肤切口的位置,MOL入路的一个相关优势是可以与前外侧或EAL入路相结合,在固定位置进行手术,而无需采用“漂浮体位”或从俯卧位改为仰卧位。在此固定位置,采用Lobenhofer入路或Luo入路的中线纵切口将非常难以执行。当MOL入路结合EAL入路时,这种提出的同步控制策略不仅可能有利于整体骨折处理,还可能有利于单独的PL柱处理。首先,一些PL柱骨折可能受益于MOL入路的同步复位,同时从EAL入路进行临时或最终固定(图6)。其次,在复杂病例中,尤其是在多柱型PL-MDD骨折中,可通过两种方法同时管理和/或控制PL柱的复位。随后,可通过MOL入路使用长垂直钢板对PL柱(包括粉碎性远端PL皮质碎片)进行固定(图10)。此外,在存在多个凹陷关节粉碎的情况下,该策略还允许通过MOL入路(图11)的“腓骨上走廊”使用长横行板(从后内侧到外侧)。该技术扩展了横行钢板概念的应用范围,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选择,允许通过MOL入路直接复位和近端螺钉固定PL柱。


根据目前的尸体研究,可以认为 MOL 方法是通过后内侧深间隔进入 PL 柱和 PM 柱的可行方案。皮肤和筋膜切口的位置、深部切口和拉钩的放置对皮肤神经和深部神经血管结构都是安全的。可以成功暴露整个 PM 和 PL 柱,包括 PLC 和 PLL 节段。此外,在翻转俯卧的半侧卧位上实施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同时实施多柱骨折的前外侧或EAL方法。


改良的腓肠肌劈开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手术技术


患者在脊椎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接受手术。我们倾向于不使用止血袖带,以便在手术过程中更好地识别和保护血管结构,并在关闭前进行充分的止血,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选择的手术体位是漂浮体位(图1),以便在术中改变体位,并在腘窝区域、外侧和内侧腓肠肌之间进行垂直中线皮肤切口(图2)。根据骨折类型,手术入路可向近端和/或远端延伸。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具有纵向内侧分支的倒L形皮肤切口(图3)。切开浅筋膜,可见小隐静脉与腓肠神经伴行于腓肠肌中线(图4)。采用钝性分离并保持膝关节轻微屈曲,分离腓肠肌外侧头和内侧头,显露腘窝(图5)。确认腘窝神经血管束,进行钝性分离并游离。结扎其下内侧和下外侧膝关节支(图6)。必要时,可扩大松解范围至比目鱼肌弓,在此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保护内侧腓肠肌神经,以避免医源性损伤。使用钝性牵开器将腘神经血管束侧向或内向牵开,以分别暴露胫骨平台后内侧角或后外侧角(图7和图8)。部分病例中,为增加暴露范围,可行腓肠肌一头肌腱切断术。腘肌掀开(图9)后,暴露胫骨平台后侧(图10)。我们常规行后关节囊切开术,以便从后方检查关节面。为便于检查,我们使用股骨牵开器以获得更好的关节可视化效果。采用简单缝合进行分层闭合,从深筋膜至皮肤。当腘肌和腓肠肌被分离时,应进行彻底修复以避免肌疝。

图 1.“漂浮体位”允许根据需要改变肢体的位置,以便进入后平台和前平台。


图 2.后正中入路——中线皮肤切口。


图 3.倒 L 形后入路。


图4. 切开浅筋膜,显露小隐静脉和腓肠皮神经,并进行松解和游离。


图 5.用食指对两个腓肠肌腹部进行钝性分离。


图6. 腘窝神经血管束的识别和松解。如有必要,可根据需求结扎其侧支血管,以便按需移动束带。


图 7.内侧窗完全暴露。在图像左侧可以看到腘绳神经血管束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底,其两侧由腓肠肌内侧和上半部的半膜肌构成。在某些情况下,当腘绳肌束向内侧移位时,可以露出一个外侧窗口,形成窗口的基底,其上侧由股二头肌和腓总神经(腘外坐骨神经)构成,下侧由腓肠肌外侧构成(类似于 Frosch 方法)。


图8. 必要时,可将内侧腓肠肌头侧向外移位,并显露Lobbenhoffer间隙。


图9. 从平台关节侧的内侧端向外侧观察腘肌的解剖,以暴露平台的后侧。


图 10.剥离后,整个骨面都会暴露出来。


术后处理


术后 24 小时内静脉注射第一代头孢菌素。手术结束 12 小时后,开始皮下注射 0.4 毫升依诺肝素进行抗血栓预防,并持续 15 天。手术当天就开始在床上进行膝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的被动和主动屈伸运动,无需负重。患者平均在 47 天(43 到 52 天不等)后出院(南美人的手术不仅狂野,住院时间也是很奔放啊)。45 天后允许部分负重,每周逐渐增加约 25% 的体重。

图 11.病例 - A. 术前。RX;B. 术前CT 扫描;C. 术后。RX;D 术后。CT 扫描。


改良腓肠肌劈开入路是治疗累及后象限胫骨平台骨折的良好替代方法。尽管腘窝区域的神经血管结构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需要密切关注,但对其直接识别、解剖和保护可促进其活动,从而将医源性损伤的风险降至最低。


新型钢板通过前外侧切口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因此,通过对膝关节的解剖学研究和影像相关数据的测量,我们于2012年在中国首次提出了腓骨头上方空间的概念,并设计制作了与该空间相匹配的解剖型钢板(见图1、2)。自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我们采用经腓骨头上方通道结合自制解剖型钢板的方法治疗了38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图1. 胫骨外侧平台的三维示意图。侧面观显示解剖关系(A)。向后牵拉腓骨外侧副韧带和腘绳肌腱后,可观察到腓骨头上间隙(SAFH)(B)。绿点,腓骨头;红点,腓骨外侧副韧带;蓝星,腓总神经;绿星,腘肌;白星,腘静脉和腘动脉;SAFH,腓骨头上通道。


图2.(A)我们设计的解剖型胫骨近端外侧边缘钢板,呈L形,水平方向上有5个孔。(B)解剖钢板头部视图。解剖钢板的头部为曲形结构,可包绕整个胫骨外侧平台。(C)解剖钢板在腓骨头上方固定的示意图。标记A为胫骨平台前缘中心,标记B为胫骨平台后缘中心,标记O为胫骨髁中心,标记C为腓骨头关节面后缘,标记D为腓骨头关节面前缘。BOC代表区域I,DOC代表区域II,AOD代表区域III。螺钉1和2可为后外侧骨块(区域I)提供有效的软骨下支撑,其余三枚螺钉可同时妥善固定区域II和区域III的骨块。(D,E)新鲜标本尸检显示该解剖钢板和螺钉的模拟植入情况。


手术技术



麻醉成功后,患者以仰卧位接受手术,伤肢保持微屈。切口上段紧贴外侧韧带前缘进行,起于膝关节面上方2cm处,沿外侧韧带前缘延伸至腓骨头,然后向前下方延伸至Gerdy结节(图3)。根据骨折固定的需要,可沿胫骨外侧向下延伸。解剖皮下组织和深筋膜以暴露外侧副韧带的前缘,然后沿骨面向前分离胫骨前肌的止点,暴露胫骨前外侧平台(区域III)。通过解剖外侧副韧带和外侧平台边缘之间的间隙,并将膝关节屈曲至约60°,可以暴露外侧平台(区域II)。根据骨折固定的需要,可沿胫骨外侧向下延伸。解剖皮下组织和深筋膜以暴露外侧副韧带的前缘,然后沿骨面向前分离胫骨前肌的止点,暴露胫骨前外侧平台(区域III)。通过解剖外侧副韧带和外侧平台边缘之间的间隙,并将膝关节屈曲至约60°,可以暴露外侧平台(区域II)。接下来,可以利用牵开器将外侧副韧带和腘绳肌腱向后牵开,并通过膝关节轻微内旋和内翻的辅助操作,充分暴露胫骨平台后外侧髁(区域I)。在胫骨平台外侧水平切开冠状韧带和关节囊的下缘,用半月板钩牵拉半月板。清除关节腔内的血肿后,可清晰观察到后外侧关节面的大部分区域。

图3.(A,B)切口和解剖标志的示意图。红线:皮肤切口。蓝线:外侧胫骨平台的关节面。绿线:外侧韧带。(C)术中图像显示了我们新设计的解剖钢板和螺钉的植入情况。FH腓骨头,LTP外侧胫骨平台,FCL外侧韧带。


在腓骨头关节面前方,距软骨表面约1cm处创建一个通道。通过腓骨头上方的间隙暴露后外侧关节面,借助骨刀仔细地将塌陷的后外侧关节碎片经皮质骨窗由前向后撬起,直至关节面平整。使用多根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骨缺损的空腔用同种异体骨充分填充。然后,我们使用新型解剖锁定板进行固定:钢板本体紧贴于胫骨近端的外侧面,钢板水平方向为一个弧形,跨越腓骨头上方的通道,并环绕平台的整个后外侧髁(区域I)。平行于关节面插入两枚后螺钉以实现区域I的固定,其余3枚螺钉则同时固定区域II和区域III。

术后处理


术后无需石膏固定膝关节。为促进消肿,使用梯形垫放置下肢。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24小时以预防感染。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12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术后2天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三维CT重建,评估关节面复位情况。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进行膝关节活动度练习,允许术后6周内膝关节屈曲小于90°,术后6周后逐渐增加至120°。鼓励患者在术后8周开始拄拐部分负重。经影像学检查确认骨性愈合足够稳定后,方可完全负重。

图4. 一例56岁男性患者的II型胫骨平台骨折案例。(A–C) 术前CT显示后外侧平台存在明显凹陷性粉碎骨折。3D重建CT显示骨折涉及外侧平台的区域I和区域II。(D–F) 后外侧平台的手术暴露、复位及固定过程。(G,H,J) 术后CT显示后外侧髁骨折复位良好,软骨下螺钉(支撑螺钉)近端定位,以支撑塌陷的后外侧关节面。


小结

目前为止涉及胫骨平台后柱的骨折仍是颇具争议的难点,无论是手术的体位、入路、固定方式、内固定物的选择还是手术方式存在争议,尤其是胫骨平台的后外侧柱的骨折,暴露困难,复位困难,手术方式更是存在争议。对于胫骨平台的后柱骨折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以上的三种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选择的手术方案,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在遇到具体病例时,根据具体的骨折的分型选择最优的手术方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 Modifed Oblique Lobenhofer (MOL) approach for posterolateral and posteromedial column access i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a detailed cadaveric anatomical study.

https://doi.org/10.1186/s10195-024-00769-z.

2. Modified gastrocnemius splitting anatomic approach to the tibial plateau. Medium-term evaluation.

https://doi.org/10.1016/j.injury.2023.111021.

3. A newly designed anatomical plate for the therapy of postero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via a suprafbularhead approach: a retrospective study.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62227-4.



-END-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杨海平,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所有经“好医术”微信公众号、APP及网站发布的文章,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作学术分享、信息传播;
2.“好医术”保留对内容进行技术性加工处理/删除的权利;
3.所发布文章不代表“好医术”的立场/观点,如内容有误,欢迎指正;
4.若涉及版权等争性议问题,我们无意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联系方式:kevin.zhang@haoyishu.org


如有问题,请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好医术助力每位医生成长

好医术欢迎您投稿

如果您也想把您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与更多的同道交流分享,让更多的人看见您、更多的人获益,欢迎投稿给我们!


稿件要求:1500字以上原创学术内容

投稿方式:haoyishu-zy03(微信)


医无止境,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被这个世界铭记。期待优秀的您!

推荐阅读

早读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最新综述——一项来自丹麦的研究
早读 | 图文并茂: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技术
早读 | 股骨颈骨折术后刚开始坏死,试试这个方法


点击下方名片  快速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好医术APP,开启学习之旅吧!




好医术
这里是16万+骨科同仁的聚集地,每日6:10分推送学术文章,专家好课,更有高端优质社群等你加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