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新加坡,结果中文没学好,英文也不行?

情感   2024-09-19 11:51   新加坡  

最近我有一个惊奇的发现,四岁的女儿,开始用英语说句子了。虽然她说的today,diaper这种词有明显的南洋腔调。但真没想到,在没有刻意教的情况下,她这么快说起英语。

还记得几个月前,每天放学回家后,妹喜欢说着自己发明的英文,叽里咕噜一大串,谁都听不懂。当时我考虑大概是缺少一个沉浸式环境,如果全家人都讲中文,她哪可能学好英文?还没来得及反应,她已经比我们更快适应了坡国生活。

据说,当这么小的孩子开始在英文上突飞猛进,家长就得焦虑他们的中文了。又据说,这些娃将来大概率中文好不到哪儿去,就算听说没问题,读写肯定不太行。

我在儿子的中文作业本上,真看到了一点端倪。这学期他们学朱自清的《背影》,有个听写作业,好几个都是错的。举箸的箸写成草字头,赋闲的赋搞不清楚,妥帖的帖变成贴。

不至于吧?我看着作业本说。艾文解释:这个……那个……忘了看……所以写错了。

有次跟来新加坡七八年的朋友吃饭,她说暑假带着小孩回了趟上海,上一节2小时的补习班课,学的东西比新加坡五节课都多。朋友说,所以啊,在这中文学不好,英文也就那样。

不仅新加坡的朋友这么觉得,上海的朋友也这么觉得。

新加坡的学习质量还能高过上海?

有一次我去吃饭,旁边的人一直追着我问说:去新加坡干嘛呀?新加坡能有上海学得好?将来你俩孩子学历都不高。

当时我目瞪口呆,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英文教育部分我不太清楚,单说中文的话,确实新加坡人中文非常一般。这一般体现在词汇的匮乏上,面对面聊天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不说成语或者歇后语。我和一个朋友去苹果店,她想买块手表,店员过来了,朋友问他,会讲中文吗?

这个华人小哥说,一点点。

还真的没夸张,确实是一点点。能听懂,可是稍微问点复杂的问题,能看出来他跟我们说英文一样,仿佛正在搜肠刮肚某个贴切的词,用英文来形容的话,就是struggling。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我有个新加坡本地朋友,曾跟我解释过为什么会这样。老一辈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们都上华文学校,会讲中文。后来到七八十年代,英语被确立为第一语言,每个人必须要学英文才能升学。从那之后,中文逐渐式微。直到2000年开始,华语才重新变得很重要。

新加坡中文,有种奇奇怪怪的融合味道,比如,你会听到他们说can啦,我try啦。有些老派的人,讲中文后面总是加着一个长长的了,发音为liao。那你就对了,懂了,明白了。还有一些奇怪的倒装句,在食阁里经常能听到,他们不说,老板,这个给我一个,会说成,给我一个这。

有种当年我去广东,听别人讲普通话的感觉。在这,中文被分成高级华文和普通华文,高级是带文学欣赏的,普通主要是实用为主,交流为主。高级华文里还会有文言文,据说是小孩们的噩梦。

我寻思,我小时候学文言文,其实也是一副沉甸甸的心情。但国内是非学不可,国外是,如果你觉得难,要不你就学普华?退路就在那,随时欢迎你走上去。

想要成绩好,语言能力强,我观察了一圈,都离不开家长的辛勤耕耘,大力付出。

不过才来了一年,这只是我浅浅的观察。

我还有一个观察,新加坡的鸡娃,是非常广泛的。他们有一套很系统的流程,比如你的小孩想走艺术,走体育,他们会从小开始走竞赛道路,经常出国比赛。至于数学英语,补习班多得去了。但我相信,肯定也不如国内资源厉害,不然谷爱凌为啥要专门回北京上补习班?我问海淀家长你为啥要来这里?她们的回答通常都是:卷不动了,想找点别的路径。

我相信一定有人问,既然学习不如国内抓得紧,你带孩子出来干啥?

这问题就像问,你带这么小的小孩出去旅行,对他能有什么好处?我想不出来,可是我必须带着他去,因为第一,我想去旅行,第二,我们是一家人,我得带着他。

旅居的理由也差不多,以前我一直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经常有人问,你在哪都能写,怎么哪都不去?我心想这个问题好奇怪,我是在哪都能写,但我的小孩得上学啊。直到有一天恍然大悟,也不是非要等到小孩成年才能换种生活。

我和小陈都有了趁着能折腾,出去转转的想法。疫情是加速剂,加速催化了这种想法,哪儿都行,东南亚,非洲,美洲……

当然,以家长的心态,总想让小孩过普通人的生活,每天上学,有几个一起玩的朋友。当时我还想,最好小陈也能出去读个书,这样回去他还能搞份新事业。在这种大人很想出门转转,改变下生活环境,又想保住小孩基本生活的矛盾心理之中,啪,我们一家先来了新加坡。

按照通俗想法,是为了鸡娃,但看到我每周都带艾文疯狂徒步,经常有人问:怎么还不学习?

啊,学着呢,正在学习热带植物和热带鸟类,正在抓紧多去一些东南亚热带雨林。

不是,你到底来干嘛呢?我猜,肯定有人会这么问。

随便转转,看看不同的风景。我还真看到了一些不同的风景,像我儿子这么大,在上海总有人说来不及了来不及了,来不及进好学校了,来不及考级了,来不及准备了。在这倒是换了个说法,他才11岁,做什么都来得及啊。

至于那个说你两孩子学历都不高的断言,看起来他好像觉得我正在耽误小孩的一辈子。

我忽然想起来,为什么这么渴望往外走?因为出来了发现,确实人有千万种活法,不必跟唯一的一种活法死磕。

嗨,人生不过是一场体验,就比谁玩得更高兴,不是吗?

毛利,作家,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全职爸爸》,都市情感小说《结婚练习生》《卵子的呐喊》(点击作品名即可阅读)
点击购买我的新书⬇️

关注👇
点上方进主页-右上角“...”-关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红书|和毛利午餐

和毛利午餐
和有趣的人们对话,有机会一起午餐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