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即将迎来21连涨,农村老人能领多少?

财富   2025-01-10 14:10   广东  

养老金,再次冲上热搜。


前段时间,高层工作会议提到“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网上很快就炸开了——


有人说,到手的养老金又变多了,感恩。

有人质疑,延退实施 90、00 后是否拿得到养老金...


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人急切想知道:父母是农村户口,他们的养老金能不能涨?



翻阅资料、跟父母和身边人聊完之后,我们发现全国 1.7 亿农村老人退休金不到 300 块。


经济能力差,退休金不如城镇老人,没有养老保障......


这是千千万万农村父母的养老现状,也是千千万万农村子女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养老金,即将迎来21连涨

 


养老金上调,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


从 2005 年到 2024 年,已经连续 20 年上涨,可以说,“一年一涨”已经成为惯例。

 

这次的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适当提高”,不出意外的话 2025 年将会迎来“21 连涨”。


2025年养老金,直接上涨714元


至于涨多少,现在还没消息,不过我们可以参考历史涨幅预估:

 

过去有 10 年,养老金涨幅保持在 9% 以上,2006 年更是高达 23.7%。直到 2016 年涨幅开始放缓,近三年都没超过 5%,2023 年更是首次跌破 4%。

 

涨幅持续放缓,可以推测,今年大概率会涨 2%~3% 左右。

 

假设今年上调 2.8%,之前退休金是 3000 块,上涨后就是 3084 块,每月多领 84 块。

 

但是,上调的这个养老金是面向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农村退休老人无关。



农村老人养老金,会涨吗?



农村退休老人享受不到养老金上涨福利,对此有网友感到不解、愤怒......希望提高农村的养老待遇。



也有经济学家站出来呼吁,提升农村养老金。



事实上经济会议上也有提到: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交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也会涨一些。


只不过相较于职工养老金,城乡居民只涨“最低基础养老金”。国家确定最低标准,地方可以适当提高。

 

城乡居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财政承担)+个人账户养老金(自己交的钱)

 

比如 2024 年,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就提高了 20 元。

 

最终各地的实施情况如何,我们也扒了全国社保局官网,各省「上涨之后的基础养老金」如下图:

 


可以看到,上涨之后的基础养老金,最高有 1490 元,最低仅 123 元,十分有限。

 

加上大多数农村老人收入微薄,常常选择最低档次 100 元、200 元缴费,导致个人账户里的钱有限,等 60 岁退休能领的养老金也非常少。

 

具体少到什么程度?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4613 亿元,当年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数 17268 万。


由此粗略估计,全国 1.7 亿农村老人等居民养老保险领取人,月均只能拿到 222.6 元。


 

对此,财新曾报道称:城市老人有近七成主要依靠养老金,而农村老人主要靠养老金的仅一成,其余大多靠自养和子女赡养。

 

这也是为什么,“超龄农民工”现象迭出。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显示,农村户籍老年人,70 岁以上的就业率超过了 50%。

 

这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高龄农村老人,需要依靠劳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我的父母,没有退休金”



上了年纪、没什么学历、没太多技能,为了攒养老、看病钱,农村老人可以依靠的就是售卖气力。

 

无论工作多累多难他们都愿意干,他们不愿歇息,也不敢停下。


陈茹(化名)的父亲就是如此。过去一直在县城的菜市场摆摊卖菜,前几年经济不景气菜市场关闭。62 岁的父亲去应聘过保安、保洁、环卫工,但在这个极为尴尬的年纪,都以失败收场。


从那之后,父亲开始跟村里的人去打零工,遇到工头嫌他年龄大,他就回家染黑发。


每天 5 点去劳务市场找活,晚上 6、7 点才回家。运气好的时候被选上,一天能挣 200 多块钱,运气差的时候要倒贴一顿饭钱。

 

陈茹反对父亲这样工作,希望他安度晚年,这两年她和姐姐每年都会各自拿出一两万给他,这笔钱在农村生活不成问题。


但父亲有自己的顾虑,他想在还能动的时候再赚些钱,不想给女儿增加负担,也是以防以后有什么病需要花钱。


虽然赚的不多,但至少能赚一点是一点。



2022 年大学毕业的阿檬,在武汉工作一年后失业,跟大学室友出去旅游了一段时间,最后去深圳父母打工的地方住了一个星期。


她从来不知道,总跟自己说“过得很好”的父母,如此辛苦。住在一个由大卧室隔成的迷你一房一厅。床是几块木板铺的、冰箱是坏的,没有洗衣机、没有空调、没有热水器......


爸爸在社区做清洁工,妈妈在餐馆做服务员,天还没亮他们就出门,晚上回来的时候总会拎着路上捡的纸皮和瓶瓶罐罐。


她跟父母吵过、哭过,想让他们回老家,不要他们这么辛苦。但妈妈说,趁着现在还能挣钱,要多挣点存着养老。


那天阿檬突然意识到,和大学室友的公务员父母不同,自己的父母前半生在农村种地、后半生也只能靠体力劳动解决温饱。



在分享潮涌动的今天,我们总能在互联网看到老人退休后,靠自己的养老金去全国各地旅游、上老年大学、报各种兴趣班...


若把目光移回身边、放到农村,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父母没有退休金。


他们的晚年生活没有早茶、没有麻将、也没有广场舞,有的只是数不尽的责任,和日复一日的劳作。



农村父母养老,出路在哪里?



近 20 多年以来,针对农村养老问题国家在养老和医疗等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


我们可以确定,未来会出台更多利好政策、一定还有预算补贴。


但,这些一定是有限的。


日益攀升的人口老龄化数据、连续两年下跌的生育率......财政压力太大了,财政养老危机也早已潜伏。


所以这几年我们看到,国家不断出台各种养老政策: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鼓励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推迟退休年龄、提高社保缴费年限、养老金制度并轨......


一系列动作,释放的信号很明确——


过去靠第一支柱养老,未来是三大支柱平衡。


什么意思?


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以后养老主要是靠自己,指望别人是指望不上的。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我们想解决父母的养老问题,有两个方法:


第一,补缴居民养老保险


居民养老领钱的逻辑,就是个人账户余额越多,每月领到的钱就越多。


所以最简单的就是,最好按最高档交钱。


像 45-60 岁的朋友,可以从现在开始一次性往前按最高档补交。


有些地方,还有子女资助的政策。比如正常每年最高交 6000 元,有这个政策,子女也可以帮忙交一份最高档,那么加起来一年就能交 12000 元,每年 12000,交到 60 岁。


这样下来,60 岁退休每个月能领的钱更多些。


第二,买快返年金险


要是当地不支持补缴居民养老,或者年龄已经超过 60 岁,那就可以考虑快返年金险。


对比普通的养老金险,快返年金险的优点是更灵活:


  • 高龄也能买:六七十岁才买也行,一次性交完、分五年、十年交也行。

  • 交钱金额自由:交多、交少都行。一些地区的居民补交有上限,想多交一点都不行;而年金险,只要有钱就能交,基本没有上限。

  • 领钱时间更灵活:快返年金险,今年交最快明年就能领。


我们以一款快返年金险为例,给大家展示领取情况:


张三在父亲 60 岁大寿的时候,一次性交 30 万进 百岁人生 3.0(慧享版) 中。


从 61 岁开始,父亲每年可以领 1.44 万,折算下来每个月有 1200 块。


这笔钱对于生活在农村的父亲来说,买菜、买肉、喝点小酒不成问题。



在很多父母心里,有养老金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安全感。他们这一代人过过太多苦日子,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对于他们心理是一个很大的安慰。


而快返年金险和社保养老一样,可以做到活多久领多久,父母一辈子都不用为下个月的生活费发愁、操劳。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笔养老金是直接打到他们银行卡上,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他们“伸手拿钱”的愧疚感。



写在最后



或许,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经济能力给父母补缴居民养老。


或许,当下很难掏出一笔钱一次性给父母买年金险。


我们想告诉大家,别焦虑,别道德绑架自己。


给自己一些时间,按自己的经济能力做规划,有兄弟姐妹就一起商量分担责任,不要一个人抗下所有。


即便拿不出一分钱,还可以给予父母更多的关心和陪伴。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但这人世间比起来日方长,还有时间的残酷、人生的短暂,当下的陪伴或许才是父母更为渴求的东西。




策划与制作

编辑 | Mina

排版 | Lily 

审核 | Vera

封面来源 | unsplash



限时特惠


深蓝保 1 对 1 保险规划服务,理财规划师帮你定制财富方案。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立即开始规划。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很多用户说看不到我们的文章了

大家记得把「深蓝保」设为星标🌟哦,这样就不会错过了~


深蓝保
1000 万用户信赖,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