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医疗升级、免健康告知产品增加!2025年9大预测来了

财富   2025-01-17 14:00   广东  
2024 年,无疑是一个“变革之年”。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存款利率从 2% 降到 1% 出头、医改 DRG 全面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出炉,每个人的生、老、病都受到影响。

保险作为社会的“减震器”和“稳定器”,随着大环境调整,也发生了几近翻天覆地的变化。

展望 2025 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关之年,很多国家层面的政策,包括医疗、养老都将在这一年全面落实,并对保险市场产生影响。

在这个年初,我们将结合利率、医疗、养老 3 大话题,带大家回首保险产品的 2024,也给出我们对于 2025 年以及更远的 9 大预测,具体如下:

 

1、分红险,必然成为主流

2、年金险,收益降低、形态改变

3、普通型增额寿,越来越少

4、重疾险,越来越贵,大公司入场,平替产品崭露头角

5、百万医疗险,逐步全面“中高端化”

6、医疗险,投保理赔更顺畅,保障提升或者价格降低

7、健康险,老年人、非健康体选择变多

8、惠民保,持续发挥作用

9、专属养老保险、分红型年金险、变额年金险逐步发展

 

无论你买没买保险,这篇文章对你都有很大参考价值。


利率跳水,储蓄险、重疾险路在何方?


2024 年难的事情,存钱算一个。

利率超过 2% 的存款越来越少,大额存单根本抢不到,还有银行压根不让存 3 年和 5 年...

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样作为金融产品,保险这一年也经历了多次利率下调:

做成时间线图片:


然而,这并非下调的终点。

2025 年 1 月 10 日,监管正式确定了「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如下图所示:


3 大长期利率会影响「预定利率研究值」,继而影响预定利率。

当前预定利率研究值为 2.34%,保险产品最高预定利率为 2.5%,相差 0.16%,还未触发调整条件。

也就是说,预定利率短时间不会进行调整。

然而央行表示:2025 年将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择时降准降息”,等市场利率再度下降,预定利率 2.5% 也就很难保住了。

而预定利率在长期险比如重疾险、增额寿的定价中至关重要,那么 2025 年这些产品将何去何从?普通人又该如何选择?

预测1:分红险,必然成为主流
“成为主流”这一说法,大家想必耳朵都听出了茧子,2024 年可能没多少感觉,到 2025 年真要成为事实了。

先来回顾 2024,分红险遭受了两轮打击,一轮是 3 月份的“限高令”,一轮是 10 月份的预定利率下调,不过说实话,这些只是“皮外伤”,并未伤筋动骨

  • 分红险有特别储备账户,就算今年被限高,没分的钱也不会消失,而是留起来以后分;
  • 分红险是浮动收益产品,分红收益取决于实际投资收益率,而非预定利率

预定利率下调,虽然给我们的保证收益减少了,但保险公司也有更多的投资自由度:可以增加非标债券、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来确保最终收益不会大幅下降,甚至反超。

  
反观固收类储蓄险,一旦预定利率下调,收益就会跟着减少,并没有多少腾挪空间。

今年“开门红”期间,很多大保险公司也一反常态改卖分红险,有些公司明确未来分红险销售目标占比在 50% 以上

保险公司这边红红火火,大家买不买账呢?

虽然没有统计数据,但从部分保险公司及保险业务员反馈来看,分红险卖不动是常态。毕竟大家习惯了固收类产品,突然改成浮动收益需要时间适应。

但如果 2025 年预定利率再度下调,固收类产品收益将进一步减少,分红险优势则会更加明显

对于我们来说,低利率时代还想获得高收益,靠固收类产品很难实现,浮动收益的分红险将是不错的选择

预测2:年金险收益降低,形态改变
2024 年,年金险的预定利率从 3% 下调到 2.5%,整体收益有所下调,但仍有部分产品表现出色。

这是因为,年金险包含年金、现金价值、身故保障 3 个部分,保险公司可以不断调整,来提高生存收益率。


具体方式包括:增加生存收益,减少身故收益;增加长寿收益,减少前期收益

我们发现,「保证领取 20 年」的产品越来越少,很多新产品只「保证领取 10 年」、保证领取保费,甚至前几年身故会出现“亏损”。

保证领取本质是身故保障,比如每年领 5 万,保证领取 20 年,如果领了 10 年去世了,身故受益人可以拿到剩下 50 万元。

另一方面,“阶梯式年金”越来越多,比如君龙人寿的 龙抬头(龙行版)A 款,年龄越大,领取越高:

  • 60-69 岁:1 万/年
  • 70-79 岁:2 万/年
  • 80-89 岁:5 万/年
  • 90~105 岁:8 万/年

在这种产品设计下,年金险逐渐回归多领钱的初衷,转移长寿风险

而在 2025 年,年金险的收益可能进一步缩水,原因之一是预定利率可能下调,原因之二是《第四套保险经验生命表》或将实施。


这套生命表死亡率更低,预期寿命更高,因此采用新生命表定价的年金险,收益也会降低。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年金险形态还会持续改变,未来年金-现金价值-身故保障这 3 个角会如何调整,值得我们关注。

预测3:普通型增额寿,越来越少
2024 年,普通型增额寿预定利率从 3% 降到 2.5%,也成了受预定利率下调影响最大的产品,没有之一

因为普通型增额寿几乎没有多少身故杠杆,不像年金险那样可以调整;更不是分红险,有浮动收益去弥补。

当前增额寿收益率最高只有 2.4%,而年金险可以达到 3.5% 以上,分红险预期收益能到 3.7%。

而在 2025 年,如果预定利率再度下调,比如降至 2%,那么增额寿收益率将降至 1.8% 左右,跟长期国债接近,吸引力将大幅降低...

忆往昔,在 2019 年监管叫停 4.025% 年金险后,增额寿就异军突起,5 年保费规模翻了近 6 倍,也成为了很多保险公司销售前五产品的“一哥”。

(平安人寿 2023 年报)

而如今可能迎来它的谢幕式,一鲸落,万物生,也给了其他储蓄险更多机会。

预测4:重疾险,越来越贵,大公司入场,平替产品崭露头角
2024 年,重疾险实际上经历两波涨价。

第一轮是预定利率下调,以达尔文为例,50 万保额,保费从 5200 多涨到 5800 多,涨幅达 12%。

第二轮则是因为保险公司卷不太动了,两大网红重疾险一个停售、一个限额销售,后面接棒的产品又再度涨价 100~200 元......

到 2025 年,涨价也将是大势所趋,另外也会有更多大公司入场,前有人保寿险,后面也将有太平洋健康险等公司。

此外,重疾险保费规模正在逐年递减,到 2023 年负增长约 60%。


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保险代理人规模下降、重疾险涨价,百万医疗险的冲击,还有就是大家的钱包......

不过重疾险的“确诊给付”功能,是其他产品难以替代的。

另外在医改 DRG 全面实施的背景下,重疾险能一次性赔几十万,也能给我们更多就医选择权。

如果从全球市场来看,重疾险保费占比并不高。比如美国健康险市场,重疾险只占约 1%,剩下是医疗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长期护理保险。

尤其是后两种保险,赔付场景更明确,杠杆率较高。但在我国仍处于在初期发展阶段,产品和定价都不成熟,只能说未来可期。

相比于重疾险遇冷,另一种健康险却越来越火热,它就是百万医疗险。

下面我们从医改切入,聊聊医疗险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


医改全面施行,医疗险进入新时代


像上面那些保险产品,2024 年可以说过得很坎坷,而医疗险却是有多重利好。

预测5:百万医疗险,逐渐全面“中高端化”
2024 年底,全国所有医保统筹地区都开展了 DRG/DIP 付费方式改革工作,而到 2025 年底,将覆盖所有医保定点机构。

除了 DRG/DIP,今年的集采也饱受争议,比如 3 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在网上也引发了关于“集采药靠不靠谱”的激烈争论。

而此前的百万医疗险,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也有人说:医改废掉了百万医疗险......

这的确是一种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

2024 年 11 月 27 日,医保局发布的《医保带来的发展新增量》提到:引导商保公司和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更多支持包容创新药耗和器械,更多提供差异化服务。

换成大白话就是:医保不能报的,商保给报,医保不能提供的,商保来提供,从国家层面鼓励医疗险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百万医疗险逐渐“中高端化”,比如 蓝医保(好医好药版)

  • 开放所有类型外购药:每年 100 万额度,0 免赔、100% 报销比例,解决了公立医院几乎只能用集采药的问题;
  • 拓展特需医疗:确诊重疾可以入住特需部,拥有更多药品器械、治疗手段选择权。

当下虽然只有一两只“领头羊”,但在 2025 年会有更多百万医疗险跟上步伐,不与时俱进,就会被时代抛弃

预测6:医疗险投保、理赔更加顺畅,保障提升或价格降低
除了 DRG 全面实施,还有一件影响医疗险的大事:医保赋能商业保险

医保局《医保带来的发展新增量》

简单来说,就是把医保信息平台数据共享给保险公司,而这个信息平台有多牛呢?

它汇总了 13.3 亿参保人、114 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1.7 万家药企、37.6 万个药品耗材的信息,每年大概有 3 万亿元、100 亿人次的医保费用收支和结算。

共享之后,对每个保险消费者都是真金白银的正面影响:

① 投保、理赔更加顺畅
一旦保险公司能够获得被保人的医保信息,可以迅速判断能不能保,如果能保,理赔时候被拒赔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还会实现医保基金和商业保险同步结算,出院时先由医保和保险公司报销,我们只需要付剩下的医疗费,方便快捷。

② 保障变好,价格降低
随着信息打通,保险公司的核保、核赔成本降低了,还可以打击骗保减少理赔成本,都有利于降低医疗险保费。

医保局还提到要提高医疗险赔付率,目前很多产品只有 40% 左右,即收了 100 块钱保费,只赔出去了 40 块钱。

假设赔付率提高到 60%,保险公司要么增加保障比如降低免赔额,要么降低价格,无论哪种方式,对我们都是利好。

预测7:健康险,老年人、非健康体选择变多
关于健康险,还有两份重要文件。

一份有关老年人的重磅文件里面提到: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健康险,研究寿险与长期护理险的转化,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保险金给付。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也就是说,适合老年人投保的健康险将越来越多,比如最近就出了 70 岁也能投保、保证续保 20 年的百万医疗险。

另一份《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到:力争到 2025 年,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超过 2 万亿元

而 2024 年前 11 个月,健康险市场规模只有 9220 亿。

显然,仅靠健康、年轻人群很难达成这一目标,未来会有更多适合老人、身体有异常朋友的产品

近期就有一些免健康告知的重疾险、百万医疗险出现,比如中华财险的 全民保重疾险(免健告)、人保财险的长相安 3 号

预测8:惠民保持续发挥作用
2024 年,有文件提出要专门给惠民保制定指导性文件。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4 年重点工作任务》

惠民保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后,将持续稳定发挥作用。

这些年来,惠民保保障在不断更新,理赔也在升级,比如有近 4 成产品采取了一站式结算,更加方便快捷。

从整体数据来看,2023 年全国各地共推出 193 款惠民保产品,覆盖全国 30 个省份 1.68 亿人,但参保人数的增速仅增长 6%,似乎已经接近饱和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惠民保能否维持稳定的参保率,是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聊完了医疗,我们最后来看看养老。


延迟退休正式实施
 商业养老险何去何从?


2024 年,对很多人而言,最重磅的消息无疑是延迟退休。

女工人和女干部分别延迟到 55 岁/58 岁,男性延迟到 63 岁,但可以选择提前退休。与此同时,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从 15 年延长到 20 年。

但我们知道,决定何时退休的,永远不是年龄,而是钱包

我国的社保养老金替代率目前仅有 40%,距离体面养老的 70% 相去甚远,即便不延退,晚年可能还要打工。

正是如此,国家大力鼓励发展养老第三支柱,个人积累将成为养老金的重要来源。

而养老正是保险产品所擅长的:一些产品可以提供终身现金流,源源不断地发钱。因此,商业养老保险前程一片光明。

预测9:专属养老保险、分红型年金险、变额年金险持续发展
养老第三支柱中,个人养老金是今年的热门话题。

2024 年 12 月 15 日,个人养老金正式推开到全国,大家都可以买了。

每人每年最多交 1.2 万,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可选产品多达上千款,分为存款、国债、理财产品、保险、基金五大类

保险产品方面,除了常规的养老年金险,也有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两全险。

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为例,分为积累期间和领取期间,积累期间类似万能险,按一定利率计息,并且有保证利率,提前领取账户价值则有一定惩罚。

比如人保寿险,今年很多产品都有 3% 以上的实际结算利率,非常可观。

(图片来源:人保寿险官网)

而到了养老金领取年龄,账户价值会按照一定比例转换为年金,比如 1 万块钱转换为每年 500 元,这个比例也将随人均寿命增长而降低,具体以当时领取的年金转换表为主。

除了个人养老金全国铺开,国家金监总局也在鼓励发展商保年金。

2024 年 9 月 27 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身保险监管司司长罗艳君女士,针对商保年金给出了方向:人身保障+保证利益+浮动收益

可以预见,随着利率下行、人口老龄化加剧,浮动收益类的商保年金将占据主场。

其一就是上面提到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其二就是分红型年金险,未来也不排除出现变额年金险,大家选择越来越多。


写在最后


2024 年 9 月 11 日,国务院发布了新的保险《国十条》,也给未来保险定了大方向。

一是防范风险,无论是产品的利差损风险,还是保险公司经营治理风险;二是高质量发展,深化产品改革,增加产品供给,照顾不同人群需求。

2024 年,也是一个转折之年,从之前的追求保费规模、做大做强,变成高质量发展、做细做精。

正如深蓝君所说:保险行业特别特别大,仍然有海量的消费者不满意,整个行业需要改变的仍然有很多

深蓝保作为保险行业的一份子,在 2025 年将一如既往、持续创作有价值的内容,帮助大家看清保险产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也希望,能为这个行业做一些创新,做一些改变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就点个赞吧~大家的鼓励,将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策划与制作

编辑 | Windy

排版 | Clara 

审核 | Vera

封面来源 | 站酷海洛



限时特惠


深蓝保 1 对 1 保险规划服务,定制专属家庭保障方案。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立即开始规划。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很多用户说看不到我们的文章了
大家记得把「深蓝保」设为星标🌟哦,这样就不会错过了~


深蓝保
1000 万用户信赖,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