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见习记者 汪文羽 汪媛 记者 于山
人会随岁月老去,纸会因时间泛黄,但旧书的生命很长。
在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的西侧,有一处特别的旧书店,取名青简社。20年里日复一日的沉淀,四壁旧书,一屋子“破烂”,但一波波进门来打卡的游客,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老板不在,自己拿”的旧书店
店门口斜倚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老板不在,自己打折”,旁边附着收款二维码。走经此处的人总会忍不住驻留脚步,多瞄上几眼。
沿街的货架上摆满了一本本连环画、故事杂志,有的纸张泛黄,有的书页微卷,每一本都带有浓浓的阅读痕迹,年代感十足。
抬头往上看,木质的店面牌匾上“青简社”三个字,古朴雅致。
这几年来,老板王汉龙开店越来越佛系,有事外出时,便将店门一关,留下门前的自助购书架供过路的客人“自己拿”。
不知不觉间,这个自助购书摊也成为了景点,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打卡拍照。
如若遇到王汉龙守店,那他定会热情地与你聊上几句,或是招呼你坐下喝口茶。
踏入书店,三间不大的店面里堆满了旧书与旧物,书卷气扑面而来。
八仙桌上一盅茶,一碗瓜子,一碗花生,这是王汉龙的待客之道。
青简社名气不小,不仅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来的更多的是熟悉的老面孔。不仅有街坊邻居、书友,还有衢州本地的文化人、书友,与青简社和王汉龙有着颇深的书缘。
在这里上演着现代版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人来淘旧书,有人来翻阅古籍,有人纯粹来聊聊生活。
开店20年,来过青简社、喜欢来青简社的客人不胜枚举。
2017年,著名收藏家韦力曾到访青简社,与王汉龙畅谈交流。后来,韦力在其书作《书坊寻踪》中专门以《白手起家 独辟书径》为题,用一个章节来介绍这家别具一格的旧书店。
2018年,央视纪录片《书迷》专程来到衢州拍摄王汉龙和青简社的故事,开旧书店开上央视,也成了青简社的高光时刻。
别人的废品,他的宝贝
15岁那年,王汉龙跟随大伯父离开家乡安徽亳州,来到衢州打工。蹬三轮、送货物,尝遍生活的艰辛,也因为没有文化而吃亏。王汉龙决心要改变自己,刻苦学习文化知识。
在阅读地摊书、旧书的过程中,他手中的旧书越来越多。1999年,19岁的王汉龙开始在衢州城里摆摊贩卖旧书。2004年,他租了间店面,居无定所的流动旧书摊成为了一家旧书店。晃眼间,已有二十个年头。
开店二十年,成为衢州本地小有名气的旧书收藏家,除了为人敦厚,广交书友,更要有一份执着和慧眼识珠的能力。
去废纸中寻宝,除了收集寻常的古籍、旧书、档案等资料,王汉龙也会收集许多充满趣味和温情的旧物。
他曾经发现了周迅父亲周天宇年轻时手绘的电影海报画稿。千方百计送到周天宇处鉴定,得到认可,周迅欣然在父亲画的海报上签字,后来有人向他报价10万元,但王汉龙觉得这属于衢州,至今没有出售。
他也曾废纸堆中发现了衢州籍奥运冠军占旭刚从亚特兰大寄回家乡的明信片、衢州画家黄乐川的家庭旧照等等。
在他记忆中,最具价值和意义的一次发现,发生在2005年的一个下午。当时,他在衢州黄头街村的一家废品收购站淘书,偶然间看到一块布质袖章。袖章上印有红十字标志,还附着手写字迹。这一细节立刻吸引了他的注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收购站老板的女儿问:“这破布也能有用吗?”王汉龙答道:“这比书还重要!只是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女孩告诉他,这袖章是从一批牛皮纸袋中翻出的,里面还有一个铁片。
王汉龙连忙去废铁堆中翻找,果然找到了另一枚铁制徽章和两张证书。证书上清晰地写着“浙江省衢县临时防疫处”,落款年代正是抗战时期。王汉龙意识到这是衢州抵御日军细菌战的历史物证!
然而,就当他准备买下这些物品时,废品站老板犹豫了。原来,卖废品的人嘱咐这些物品必须销毁。情急之下,王汉龙深知硬抢没用,只能“智取”。他耐心讲解这些物品的历史价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通过多付些钱,并承诺十年内不让这些物品进入市场的方式,说服老板将它们转让给他。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后来,王汉龙将这枚徽章捐赠给衢州市档案馆。十年后,在2015年衢州市博物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展览上,“浙江省衢县临时防疫处证章”首次和公众见面,成为核心展品。这批物品不仅揭示了日军使用细菌战的罪行,也见证了抗战时期衢州人民的智慧与顽强,如今已被衢州市档案馆永久收藏。
废纸堆中的旧物承载着衢州的地域记忆与人文温度,王汉龙“寻宝”的目的并非私藏于手,而是希望通过保护和传播,使这些物品重新焕发价值的光芒,延续它们背后的故事与意义。
留住历史,也留住当下
说起“青简社”的名字,也有一段故事。
某天,王汉龙回收了一只旧书箱,上面刻着“青简”二字,这两个字让他心生欢喜,浮想联翩:青色的竹简,清寒的书生,清芬的灵魂……他觉得,这两个字与书店的气质、与自己的追求,十分契合。于是,再添一个“社”字,便有了如今的书店名字——青简社。
青简社的书柜一隅,有一摞垒得高高的红色证书。这是王汉龙多年来向各档案馆捐赠史料的见证。
这些捐赠的资料中,有《衢州抗战》《乡土中国——衢州》等图书,有《衢州市志》110种200册,还有如《东南日报》(1937年特刊,内附江郎山、烂柯山老照片)、抗战时期丽水县政府布告、清代和民国山场地契等珍贵史料。这些历史的碎片,经过他的手被保留下来,延长了生命,发挥余热和更大价值。
久居书香之室,王汉龙也悄然改变了自己。从那个初识字不全的书店老板,成长为浙江省历史学会抗日战争史研究会理事、衢州抗战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兼职研究员等,兼具多重身份,他俨然成了一名真正的“斜杠青年”。
在藏书之外,他热心为文史爱好者提供帮助。无论是查询、影印书店藏品,还是为大学生课题提供衢州地方资料,他不计较报酬,只求让书籍能够传播、知识得以延续。
二十余年来,王汉龙以收藏衢州史料为己任,为各种展览提供展品,如连环画展、衢州抗战史展览等。他深知,收藏的意义不仅在于保存,更在于传播。通过展览,让藏品与知识流动起来,让更多人触摸历史,感受记忆,这才是收藏的真正价值所在。
出于好奇,记者向王汉龙抛出了俗套的问题:“书店的营收怎么样?”
他笑了笑,答道:“你们坐了一下午,我的手机连一次收款提醒都没有,你说呢?”
曾有热心的客人给王汉龙出主意,“你可以卖咖啡,看看书喝喝咖啡很配,还能吸引更多人来打卡”“卖些茶叶也挺好,可以增加收入”等等。
王汉龙笑着拒绝了:“衢州的咖啡店、茶叶店已经有很多,但青简社只有一个。我想让书店保持纯粹,不想让它变成网红店。”
其实,支持青简社维持下去的,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他顿了顿,语气温和却坚定:“我曾打算把书店搬到乡下,那边不用交房租,能省不少钱。一位常来的老人听说后,一天给我打了七八次电话,还亲自跑到书店找我五次,帮我找附近便宜的店铺。等老人走后,我突然意识到,他们没有智能机,不会开车,大多都是步行来书店,跟朋友汇合。书店搬到偏远的乡下,他与朋友的交往就会断了。想到这,我的眼里满是泪水。”
从那时起,王汉龙意识到,青简社早已超越了一家普通书店的意义。它不仅是一本本旧书的安放之所,早已成为一批老朋友精神的寄托,是他们心中难以割舍的一处“精神家园”。
点赞+推荐!
马上分享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