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他要死了,我才说出那三个字”
肺癌,放疗化疗都没用了,只能等死。
这是许阿姨从医生那里知道的老伴的情况,而这时的许阿姨自己已经白发苍苍,脑袋还不受控制的晃动着。
而正是这样一位许阿姨,来到临终老伴的病床前,对着躺在那里不能动的男人,说出了一辈子都没说出口的那三个字:
我爱你
这是纪录电影《最后的,最初的》中的一幕,作为中国首部临终关怀纪录电影,无数人因为电影中真实的一幕又一幕被深深打动。
许阿姨对前来进行临终关怀的年轻义工说:
“我们不像你们,大街上都可以说这三个字,我们一辈子没说过,也说不出口。”
可正是在临终的那一刻,当这三个字被轻声说出来,才显得那么沉重,那么真实,那么温暖,那么有力。
然而,躺在床上,被插着各种管子的老伴有反应吗?
对不起,没有。
义工问许阿姨的老伴:
“听到许阿姨的这句话,有没有初恋的感觉?”
老伴摇头。
是的,听到这三个字,我已经躺在了临终的病床上;听到这三个字,我已经无法再拥抱你、吻你;听到这三个字,我已经找不回当初见你心动的感受,我的心跳已然被机器控制着......
可那又怎样?
许阿姨看着摇头的老伴,却笑了。
我爱你,并不需要你也爱我;
我爱你,并不需要你来抱我,吻我;
我爱你,并不需要你像我守护你到最后一刻这样来守护我。
我爱你,是恰恰在你要离开我时,我才知道我有多爱你。
纪录片让我们看到,当送完老伴离开人世后不久,许阿姨也迎来了自己的临终时刻,她为自己开了一场“人生告别会”。
▲ 许阿姨(左)的人生告别会
在告别会上,义工们来跟许阿姨说着最后的话,也帮助她一幕幕播放着她走过的人生,以及她和老伴一生的相伴。
这时的老伴已然离开了,但许阿姨依旧说着那句:“我爱你。”
我爱你,同样不需要你听见,不需要你还在我身边;
我爱你,是说给我自己听的,是我自己了悟了这一生的意义。
02
“自杀不痛,打针才痛”
三年八个月!
这是陈伯躺在临终病床上的时间。他目睹了一个又一个病友的离开,可是三年多过去,这个被宣布临终的陈伯却始终没有离开。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
那个晚上,他在医生、护士、义工、病友都没注意到的时刻,选择了割颈自杀!
▲ 陈伯(左)
被发现后,医生在来不及给他打麻药的情况下,为他缝了七针,陈伯被再次救了回来。
义工们来看望被救的陈伯,问他:“不打麻药就缝针,而且是缝了七针,痛吗?”
陈伯却说:“不痛,自杀不痛,打针才痛。”
那一刻,义工震惊了,观电影的我们也震惊了。
很少有人会理解陈伯的这句话,也很少有人相信他的这句话是真实的感受。
自杀不痛,是因为心已经绝望,一心只求死。
打针才痛,是因为全身遍布针眼,打下去的那一刻,心却不求生。
全世界都在讨论着老年化社会的各种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严重,“临终关怀”、“安宁疗护”、“安乐死”、“入殓陪护”、“临终尊严”等话题,终于被摆上了桌面。
中国,这个千百年来忌讳讨论“死亡”的国家,不得不面对这一话题,也终于开始要求全国三甲医院建立“安宁疗护”病房,也终于开始有了自己的“临终关怀”电影。
我曾经写过网飞最近拍摄的世界首个禅意临终疗护电影《生命终局》。当我看到他们的宣传片时,我是意外的,因为它用了“禅意临终关怀项目病房”几个字。而在那个被纪录拍摄的疗护中心外,直接挂出了“Zen”这个字(中文翻译就是“禅”)。
▲ 点击图片链接阅读素说老师写的《生命终局》
什么是“禅”?
也许生命走到终点,才会更加了悟这个字。
而无论你是二三十岁、五六十岁、七八十岁,那一天终究会到来,而那一天也许就是明天。
所以,没点觉悟,对不起,你无法去面对那一天。
克里希那穆提在《生命之书》中所说:
“如果要去发现什么是生活,就要去发现什么是死亡,
这就是说:一个人必须结束他每天已知的一切。
一个人必须终止他已经建构的自己、自己的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图像,终止他通过快乐、人际关系、社会、万物而建构的图像。
如果每天都在对昨天的记忆、过去所有的快乐和悲哀死去——那便每天都在新鲜的、天真的、没有年龄的活着。”
可我们呢?
每天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拼命抓取着已经建构的自己、自己的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图像;拼命回忆着通过快乐、人际关系、社会、万物而建构的图像,并把这些图像当作自己,当作已知,当作——生命。
死亡,从来不是结束痛苦的方式;
从未真正活着,才是真正的痛苦。
03
“义工,当然需要,而且是大量需要,
但是大学生这种,很难!”
随着老年人越来越多,临终关怀越来越被需要,可进行着临终关怀工作的,并不全是有薪资的岗位,而更依赖这样一批人——义工!
谁来成为这样的义工?
孩子老人,肯定不行!
忙着工作的打工人,还是不行!
忙着照顾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中年人,还是不行!
▲ 义工(志愿者)
电影中的事实告诉我们,尽管经过多年的培训和讲座,广州十方缘积累了6000名以上的志愿者,但是能走进临终病房,真正参与服务的志愿者,可能只有半数,而且在这半数之中,流失率高达80%~90%,能坚持下来的志愿者只有10%。
义工两个字,让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要义务的爱心,可我们往往忽略了,还要有现实的两样:
1、拿得出来的时间;
2、拿得出来的体力与精力。
于是,我们很容易想到一类人:大学生!
大学生,年轻,有体力和精力;大学生,还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大学生,还因为是知识分子,应该有这份社会承担与人文情怀。
但我们都错了。
电影向我们展示,真正做过临终关怀义工培训后,就会发现:
没有经历过人生的挣扎与痛苦,干不了这样的义工!
首先,做临终关怀的义工,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月两月,而往往是需要以年来计算。
电影中,向我们展示了入院七天就离开的,但也向我们展示了入院几年才离开的。
面对这些临终的老人,他们的病榻前可不是作秀的地方,更不是拿个章盖一盖证明自己做过一两次社会实践的地方。
其次,面对这些在生死线边缘挣扎的老人,可不像照顾孩子,孩子给陪伴的人往往带来的是动力,是希望。
可是面对临终的老人,义工往往眼里看到的是走向死亡的躯体;听到的各种痛苦的呻吟;闻到的是各种刺鼻的药水;触摸到的是各种冰冷的针管和仪器......所有这些,给陪伴的人带来的是负能量,是绝望。
没有自己走过人生的挣扎,没办法长期面对这样的情境,更没力量化这样的负能量为正能量;
没有自己走过人生的痛苦,没办法长期面对这样的结局,更没智慧去化这样的绝望为希望。
因为自己走过,所以慈悲;
因为自己苦过,所以懂得;
因为自己伤过,所以珍惜。
人生没经过这样的历练,关爱往往只是作秀,因为心没法同理;
人生没经过这样的伤痛,陪伴往往只是任务,因为心没法共情。
当你走过自己的人生绝望,再来到这样的老人面前,成为陪伴他们的义工,你便会无师自通佛经上的八个字: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04
“清华硕士毕业,就做这个?”
电影中致力于临终关怀领域的匡胜利老师,是很多人眼里奇葩的存在。
他清华硕士毕业,本是别人眼里的栋梁之才,却在人至中年时选择了临终关怀领域,而且一干便是十多年。
可是,谁说清华硕士不应该成为那些无人愿意去开拓领域的先锋开拓者?
在一提到清华北大毕业生,就想到留学去国外的今天,匡胜利的选择反而为这样的栋梁之才树立了榜样。
▲ 匡胜利(右)
这十多年里,在世俗人眼里,他是一个失败者,没地位没头衔没财富,电影中甚至展现了十年下来,经他培养的义工越来越多,而他的办公场地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
但是,在他自己眼里,他是一个成功者,因为他顺应了从小就爱倾听别人的那个自己,他顺应了那个爱上心理学的自己,他成为了那些老人眼里最需要的人!
在别人眼里,他怂;
在自己眼里,他从心。
这部电影本身,也是一个从了心才会拍出来的电影,因为影院喜欢的,是那种爆米花电影,是那种娱乐又有票房的电影。
这种面对死亡,面对真实的电影,谁愿意买单?
没有人买单,谁愿意花钱花精力花心力去拍?
《最后的,最初的》上映了,可排片量却少得可怜又可悲。
所以,很感激有这样的因缘,去和匡胜利老师对话,去和这部电影的导演罗率对话,因为我们都是从心的人。
不从心,没有禅说电影;
不从心,也没有我们拍摄的纪录电影《无程之旅》。
当我们从了心,就会遇见更多从心而活的人。
禅说电影联合十方缘发动“九城联动”观影后,在影院零排片的情况下,我们却场场爆满。
▲ 南京站,苏州站,西宁站观影现场
接下来,我们将特邀罗率导演、匡胜利主演莅临第四届影领跨界文化论坛,带着《最后的,最初的》,与我们分享他们的人生电影,敬请期待!
▲ 扫码报名18号罗导分享
长按二维码,了解更多禅说电影最新的活动资讯,一起看电影,悟人生:
(识别二维码了解详情)
作者:
素说
禅说电影创始人、
《观电影法》作者。
江苏卫视原制片人,现独立自媒体人。出版图书《幸福就像如来掌》、《高维智慧看电影》、《观电影法》等,全平台文章阅读量超过1000万。公众号:禅说电影(ID:chanshuodianying)
版式:书会
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不妥请及时告知定会妥善处理。
—— 新书推荐 ——
禅说电影
不一样的角度看电影
点个“在看”,分享电影智慧给更多人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