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奋进新征程
凝心聚力新篇章
桂香灯盈,静若秋泓,光阴微澜,岁月言欢。在新课标背景下,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在学校和初一年级组的号召下,2024年10月28日至2024年10月31日,学科智慧课堂“同课异构”活动如期举行。
初一地理组
10月28日上午,东阿县实验中学西校区初一地理组举行了地理学科智慧课堂同课异构活动,本次授课的老师分别是杨清雯老师、杜文雅老师、张一一老师,参加听评课的老师有秦莉主任,西校区全体地理组成员。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地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旨在通过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次活动分为“公开课”和”集体研讨活动”两个环节。杨清雯、杜文雅、张一一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施展个人教学风格,采用不同构思、切入点、侧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流程,呈现出异彩纷呈、异曲同工的高效精彩课堂。
首先登场的是杨清雯老师,杨清雯老师以图片进行导入,引出主题——聚落,抓住学生的兴趣,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中,杨清雯老师多次让小组讨论,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贯彻落实“小先生制”,“小先生”能够以学生的视角进行问题的讲解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融会贯通。 接着是杜文雅老师,她的课堂体现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设计。教学活动新颖,以“聚落”甲骨文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合作学习等,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学生充分联系实际,总结了乡村与城镇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的实际应用。
最后登场的是张一一老师,她通过展示视频,巧妙地将学生带入了一个探索的世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堂课上采用了案例分析法,通过精选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聚落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得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而易于理解。课堂氛围严谨而专注,学生们在案例的引导下,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聚落的地理特征。
在评价地理“世界的聚落”这一主题的同课异构课堂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三位老师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教学功底。之后秦主任、教研组长及各位教师对课堂进行点评,指出了课堂中可圈可点的优势以及问题的改进的方向。秦主任要求年轻教师们:一要关注学情,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二要贯彻落实“小先生制”,鼓励学生站上讲台讲解。
教为引,研为路,思为桥,践为证。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相互学习的平台。教无止境,研绵不绝,“新”光熠熠,未来可期。相信新教师们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砥砺奋进、赓续前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精神风貌绽放实验中学教师最美的风采!
初一生物组
2024年10月28日下午,东阿县实验中学锦鲤校区进行了七年级生物学科“同课异构”智慧课堂的听评课教研活动。秦莉主任和全体生物组老师参加了教研活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我们还荣幸地迎来了聊城大学的三位教授及其指导下的硕士研究生团队莅临参加,共襄此次“同课异构”的盛会。
本次同课异构的主题为《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第一节课由韩金鑫老师进行展示。首先,韩金鑫老师在导入的时候运用语言讲解了地球的诞生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地球诞生之际有些许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的地壳运动剧烈,因此火山爆发。火山爆发的火山灰喷射到大气当中,同时带来了大量的热量和水汽,形成了长达百年的降雨,同时在降雨和剧烈的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导致了海洋和陆地的生成,在这一阶段,海洋当中出现了初等的单细胞生物,这些形成的单细胞生物当中,有一些绿色的单细胞生物,来导入本节课的藻类。韩老师在一旁认真地聆听着每一位小先生的发言,并不时点头给予肯定和鼓励,充分利用鼓励式教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同学们汇报结束后,韩老师走上讲台,对大家的观察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补充。他再次强调了藻类植物的主要特点,包括它们多样的形态结构、大多生活在水中的生活习性、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及细胞结构上的一些独特之处等,帮助学生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藻类植物的本质特征。
在完成藻类植物的教学环节后,又一位小先生闪亮登场,负责开启苔藓植物的探秘之旅。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积累,开始围绕苔藓植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展开深入的研讨。他们一边讨论,一边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疑问,在全班交流时与其他同学分享。
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各小先生的引导下,一个完整且详细的对比表格逐渐呈现在黑板上。韩老师最后走上讲台,对这个对比表格进行了全面的点评和补充,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们对藻类、苔藓植物异同点的理解,帮助他们构建起更加稳固的知识体系。最后,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各小先生的引导下,一个完整且详细的对比表格逐渐呈现在黑板上。
第二节课由荣繁宇老师展示,荣老师通过展示植物的演变进程的视频完成新课导入,在荣老师的精心策划下,课堂氛围变得异常活跃。紧接着,荣老师将语文与生物学科巧妙融合,借用那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文学之美,更激发了他们探索苔藓植物生长习性的兴趣。通过这样的跨学科联结,学生们对苔藓植物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充满了诗意与想象。
随后,荣老师正式启动了“小先生制”教学模式。他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由每组的“1号”同学带领小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小先生”上台,用自己的话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这些“小先生”们或自信满满,或略显紧张,但无一不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分享的热情。
最后,荣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参与了一个知识串联的活动,要求大家将今天学到的所有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巩固了新知,还学会了如何系统地整合信息,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框架。整堂课下来,荣繁宇老师通过“小先生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掌握了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知识,更培养了跨学科思考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第三节课由冯枭老师展示。冯老师所准备的课件,内容丰富且详实,每一页都仿佛是知识的宝藏,精心设计的画面与文字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种精美的视觉效果。这其中所蕴含的心血,我们不难想象。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冯老师的板书,每一个字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这种板书设计让学生们能够迅速理解知识的要点,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作为教育者,都应该从冯老师这里汲取经验,在上课之前,可以像冯老师一样,把要讲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清晰地展示出来,让学生们能够迅速抓住重点,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为后续的复习和知识巩固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中,冯老师主要以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以及小先生讲解这几种教学方式为主。小组合作和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他们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而“小先生讲解”这一方式更是这堂课的一大亮点,这是本校所大力提倡的教学方式。冯老师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方法,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变身成为“小先生”,用同龄人易于理解的语言去讲解难度适宜的知识点。这种方式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冯老师就像是一位智慧的引路人,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巧妙地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例如,课堂最后的例题设置得恰到好处,难度适中,既能够及时巩固学生们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在学科交叉融合案例分享环节,冯老师展现出了其渊博的知识和跨学科教学的独特视角。冯老师引用了大量优美的诗词来形象地描述藻类、苔藓植物,像“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样的诗句信手拈来。通过这种方式,冯老师将文学与生物学科完美融合,让学生们在领略诗词之美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这种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在智育和美育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知识天地的大门。
围绕“藻类与苔藓植物”这一生动生物议题展开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我们有幸深切体会到三位授课教师那独树一帜的教学风采与深厚扎实的专业素养。紧接着,秦主任、教研组长及全体教师共同对这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点评。他们在点评中,既高度赞扬了课堂上诸多值得借鉴的亮点与优势,又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空间,为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指明了方向。
首先,秦主任对三位授课教师的课堂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指出三位老师准备过程细致入微,课程内容丰富且条理清晰,展现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热情。
其次,秦主任高度赞扬了三位老师对学校提出的“小先生制”和小组合作制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她指出,通过“小先生制”,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尝试是值得推广的。同时,秦主任对设计的小组讨论环节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讨论没有流于形式,而是真正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强调了讨论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在提到学生专注度的问题时,秦主任以学生喜欢刷短视频为例,指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在当今教育环境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它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高要求。现代教育强调的是要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她强调,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如通过设计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教学活动,以及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来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享受学习的乐趣。
最后,秦主任再次强调了关注学情、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他指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作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做到精准施教。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初一语文组
10月29日上午,东阿县实验中学锦鲤校区开展了七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授课的老师分别是王思思老师、徐景辉老师、王嘉柠老师,参加听评课的老师有陈忠伟校长、秦莉主任、秦鹏主任,锦鲤校区全体语文组成员。
此次教研活动以《猫》这篇课文为范例,贯彻“小先生教学法”,促进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研讨与优化,帮助教师掌握更加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本次活动包括“公开课授课”和“集体评课”两部分。
阳光和煦,东阿县实验中学锦鲤校区的王思思老师、徐景辉老师、王嘉柠老师先后登台,按照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构思,为我们讲授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郑振铎的《猫》,三位教师各显神通,呈现了三次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课堂。
首先是王思思老师的课堂,以其清晰的条理和严谨的结构深受学生喜爱。她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指挥家,巧妙地引导学生们逐步深入课文的精髓。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设计得井井有条,从导入到分析,再到总结,每一个步骤都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学生们在她的引领下,能够轻松地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从而对《猫》这一形象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而徐景辉老师的课堂,则是一幅内容丰富的画卷。他不仅深入挖掘了课文的内涵,还巧妙地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去学习。徐老师就像一位智慧的导航员,带领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他引导学生们运用联想、对比等学习方法,自主地探索课文的深层含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王嘉柠老师的课堂,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探案之旅。一方面巧妙结合“小先生教学法“,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她巧妙地借用了探案的方法,将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转化为一个个待解的谜题。学生们化身为小侦探,通过寻找线索、分析证据,逐步揭开《猫》的故事背后的真相。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探案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还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精彩的授课环节圆满落幕,随后便是热烈非凡的评课交流活动。由陈忠伟校长、秦鹏主任对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氛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的点评既肯定了授课老师的优点与亮点,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通过这样的点评活动,不仅为授课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反馈意见,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有助于推动整个锦鲤校区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三位老师的课堂,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学生们打开了语文学习的新天地。在他们的引领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创造。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才是真正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其综合素质的课堂。
陈忠伟校长在活动中的点评发言极具指导意义。他指出课堂的教学需关注重视学生思考的过程,切忌“舍本逐末”,重视分析问题、遣词用句。还要注重以学定教、以考定教,对于学习任务要做出程度性的要求。同时,强调要明白课时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关系,确保每节课都有明确可达成的课时目标,为老师们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次活动,不单单是教学技艺的展示,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度交流与有机融合。每一位参与其中的老师都在这一过程中博采众长、不断进取。
坚信在未来的教育征途中,东阿县实验中学的初中语文教学必将绽放更为绚烂的光彩,为莘莘学子呈上更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助力他们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
初一道法组
为加速教师职业素养提升,深化教育教学内涵,奋力铸就优质课堂,2024年10月29日东阿县实验中学锦鲤校区组织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此次教研活动以《6.2交友的智慧》为范例,贯彻“小先生教学法”,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研讨与优化,帮助教师掌握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是孟丽娜老师的课堂,课堂初始孟老师通过播发歌曲《永远当朋友》进行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交友的智慧有哪些。
孟老师通过生活调查交友反思、对比分析慎重选择、关心尊重处理冲突、生活在线讲究原则四个环节进行讲解。巧妙安排“小先生”和小组合作探究等学生活动,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交友的智慧和原则。
王老师通过对四个生活情景的详细分析深刻阐述交友的智慧,通过再次引用生活情境四分析交友的原则。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培养小先生、组织小组讨论等学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侯主任在发言中着重强调小先生制、当堂背诵两个问题。一是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要多加运用“小先生”制,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相互学习、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习惯;二是当堂学习、当堂掌握。侯主任强调老师们要给学生足够的课堂时间当堂完成知识背诵记忆。
生老师在发言中着重强调了老师要熟悉教材内容以及突出重难点两个问题。一是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熟悉教材,老师自身必须对教材内容足够熟悉,课堂才能够清晰流畅;二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平均用力,要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高效掌握重难点。
同课异构活动,不仅仅是智慧课堂的展示,更是教育策略的激烈碰撞与深刻融合。每一位投身其中的老师都在本次活动中汲取智慧、持续精进。
深信在未来的教育旅程上,东阿县实验中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定将闪耀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广大学子提供更为卓越、高效的数学学习平台,推动他们在智慧的海洋中畅快遨游!
初一数学组
10月30 日上午,东阿县实验中学锦鲤校区开展了七年级数学4.3《去括号》“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授课的老师分别是窦文浩老师、李咏琪老师和杜宁老师,参加听评课的老师有秦鹏主任和锦鲤校区全体数学组成员。
此次教研活动以4.3《去括号》这节内容为范例,贯彻“小先生教学法”,促进初中数学课堂优化与改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本次活动包括“公开课授课”和“集体评课”两部分。
首先是窦文浩老师的课堂,以其清晰的思路和严谨的结构深受同学们喜爱。窦老师以复习上节合并同类项的内容为切入点 复习巩固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巧妙地引出了去括号的内容。课堂上,窦老师进行新课讲解,归纳总结了去括号法则,布置随堂练习任务。学生们在自主独立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采用“小先生教学法”解决问题。在窦老师的引领下,最后当堂检测,课堂效果优异。
李咏琪老师的课堂则以巧妙的切入点引入本节内容。一方面,她不仅深入挖掘了去括号法则的内容,还精巧地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她的课堂上,以北京旅行购票的情境引入新知,同时“小先生教学法”也得到了灵活运用,确保了每个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和最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课堂中来。在李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反思交流。这样的课堂,是真正意义上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堂。
杜宁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紧凑,在回顾同类项的知识中引出新学内容,讲解通俗易懂,准确地表达出教学内容,教学风格独特,在她的课堂上,杜老师让学生尝试总结课本的知识来加深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采用“小先生教学法”,学生们自主思考,更加理解和掌握去括号法则。杜老师的课堂中,生动有趣与严谨相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恰当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总结出规律。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讨论,上台讲解,自我总结和反思等方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由秦鹏主任、赵倩倩老师对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的点评中既肯定了授课老师的优点,又指出了不足及改进的方法。由窦文浩老师、李咏琪老师、杜宁老师依次分析授课内容、总结课堂情况,然后赵倩倩老师和杨怀荣老师分析总结老师们的讲课情况,最后秦主任指出要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反思学生们能学多少,学会多少,如何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多练多讲等。
此次教研学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的平台,促进了学校之间不断深化各自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意识,达到了提高教师素质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初一历史组
10月30日下午东阿县实验中学锦鲤校区开展了七年级历史“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授课的老师分别是李若菡老师、隋欣言老师、杜伟镇老师,参加听评课的老师有张子宁主任、关广生老师、锦鲤校区历史组全体成员。此次活动以第十二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为授课内容,分为”公开课”和”集体研讨活动”两个环节。锦鲤校区历史组的三位授课教师按照课程标淮,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施展个人教学风格,采用不同构思、切入点、侧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流程,呈现出异彩纷呈、异曲同工的高效精彩课堂。
首先是李若菡老师的课堂,李若菡老师教态自然稳重,语言准确清楚,课件美观实用,她从主体性、实用性、基础性出发,环节过渡自然,方法灵活多样。让学生学有所获,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目标,关注了学生发展性目标。突出本课重点,让学生集中讨论,将课堂还给学生,并明确难点“实行巩固措施前的背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夯基础,重思考,目标导向明确,点拨干净利落
接下来是隋欣言老师的课堂,隋老师教态自然大方,富有亲和力。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化繁为简,活跃课堂气氛。引入环节,隋老师以上节课的知识点导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隋老师做到了历史性与学生学习主导性之间的平衡。
最后是杜伟镇老师的课堂,他以视频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合理,引导也比较到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效果好。
善学者明,善思者智。参会的部分老师就三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首先三位优秀的老师在教学中设置的活动以任务为驱动,放手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景中去一 一落实,并且完成了较为完整全面的授课。其次强调在以后的授课中要做到杜绝老师满堂灌,将课堂还给学生;深挖教材,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要注意历史的细节设计,用故事或者知识科普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此次初一历史同课异构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平台,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培养了多方面的素养。未来,东阿县实验中学锦鲤校区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更加优质的历史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初一英语组
东阿县实验中学锦鲤校区于10月31日上午开展了七年级英语“同课异构”活动。
本次授课的老师分别是吴岂停老师、黄灿老师和邢爱青老师,参加听评课的老师有陈忠伟校长和锦鲤校区全体英语组成员。
此次教研活动以Unit 3 Family ties这一单元为范例,贯彻“小先生教学法”,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本次活动包括“公开课授课”和“集体评课”两部分。
首先是吴岂停老师的课堂,这节阅读课设计得相当精彩且富有互动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导入环节,展示了三张温馨的家庭照片,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小先生上台展示说明语言点的重难点,既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又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她的引领下,充分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从而对家庭互相支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接着是黄灿老师的课堂,课堂结构设计得相当全面且富有启发性。在引入环节通过播放视频来诠释家庭的含义,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关于家庭与责任的深刻思考背景,为后续的写作任务打下情感基础。后续在黄灿老师的引领下,梳理写作结构,回忆家庭温馨时刻,使学生在写作时能更加真实、生动地表达情感。在最后,小先生上台讲述的环节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
最后是邢爱青老师的课堂,该课堂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教育。通过制作家庭相册的项目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和感受家庭纽带的重要性。从微驱动环节引入主题,到微设计环节明确项目任务和目标,再到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语言提示,每一步都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支持,能够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而且,课堂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上台展示和投票评选等环节,学生们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最后,通过引导学生们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并表达自己的理解,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并深化对家庭意义的认识。
在评课议课活动中,陈忠伟校长及李梅老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充分肯定了教师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指导。陈校长强调了五个关键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评估方式、未掌握学生的比例及补救措施,同时提倡有效的小组讨论,强调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评价。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此外,校长还特别指出在写作课中应让学生反复练习与评改。李梅老师则建议老师平时多听公开课,多下功夫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激发了教学创新,提升了教学质量。学生们也在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下,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此活动还强化了团队合作精神,推动了教学理念的更新,为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注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