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消息来了,央行连续两次发声,将“择机降准降息”。
2024年12月27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上,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第二次提到“择机降准降息”是今年1月3日至4日,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工作。
■ 择机降准降息: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 房地产:完善和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资本市场:用好用足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 汇率: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 结构性货币政策:按照“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原则,科学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工具体系,加强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促进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
■ 金融稳定:健全金融市场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及应对机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中小银行风险处置。继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
降准降息目的是什么?“择机”以什么信号为标志?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政策力度较大的措施,具体而言,降准一方面将向市场注入更多的长期资金,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需求;一方面有助于银行降低资金成本,保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持续性,推动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6%,降准既有空间也有必要,预计2025年人民银行将多次实施降准。
“降息”一般是指降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预计2025年人民银行将继续降低政策工具利率,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促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继续下降,进而降低贷款实际利率,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减少企业和居民利息的支出。
董希淼认为,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这既是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适度宽松的重要手段。
如果外部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那么降准降息的时间点会提前,力度会加大;如果国内经济恢复回升态势稳固,降准降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或将下降。总之,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更具前瞻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为稳增长、促消费、扩内需创造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认为,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挖掘有效融资需求,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025年,我国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亟需领域,不断提升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效能。
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强化预期引导,有力应对外部冲击,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2025年,我国要发挥好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监管等其他宏观政策的合力,保持政策取向一致,更加注重支持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提升政策整体效能,进一步畅通政策传导。
另外,下周,国家统计局将发布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报告。A股也即将进入业绩预告披露高峰期。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71家公司抢先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近六成报喜、5家公司预计业绩翻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