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出数学高考最后一道题,这样的训练很重要

财富   2024-06-14 08:15   广东  


因为学数学出身的背景,每年数学高考都是我最关心的话题。

今年看网络上数学普遍反映难度适中,主要的拉分题就是最后两道题。

不过在家长群有人发出最后一道题时,立刻有家长说前两问不是小学奥数的知识点嘛。

没错,其实最后一道题的难点在最后一问,但最后一问基于的知识点居然是小学知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刚刚结束的高考数学最后一道题,分析一下,通过这道大题的命题思路,透射出来的未来以数学高考为代表的高考的变化趋势,以及从这道大题本身出发,在学习数学这件事上,到底我们的孩子应该怎么去具备一些思考的能力。

下面是题目和解题思路,看不懂的直接略过就好。

家有高中生,或者自己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点"阅读原文"看解题过程。



PART.01

现在高考最后一道大题,题干经常特别长,有一定阅读理解难度,导致很多同学被吓到干脆直接放弃。

其实,以我这几年做高考数学题的经验,最后一道大题的前两题,只要语文过关,把题干读懂,就是送分题。

就像今年这道题的前两问,所考察的数学知识点难度甚至都没有超过小学三年级的范围。

包括今年的物理,据说一道考察热学知识点的题,题干差不多有半页纸。

如何快速阅读提炼关键信息,准确get到题目要考察的知识点,无形中已经筛掉了一部分阅读能力弱的孩子。

培养阅读能力,确实是所有学科基础中的基础。

再看近年数学高考题的一个趋势,包括模拟题,一定会在题面中重新给一个定义。

出题者背后的逻辑,就是要考察孩子是否真正具备学习数学的能力,即在一个新的定义基础上,按照数学逻辑推证新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在既有定义的基础上,绕很多圈把你绕晕。

也就是说,现在考察的是一个在新地基重新盖一栋房子的能力,而不是在原有的房子里反复地粉刷包装的能力。

显然,前者的能力更具备数学的原创性。

要想具备这种能力,它的底层是可以把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迅速地具象化。

这是我看到的未来数学考试,特别是大题出题的方向。


PART.02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现行的教育训练模板培养出来的孩子,大部分看到新的定义时都会懵圈。

记得我的恩师———中山大学数学学院前院长邓东皋老师曾经告诉我们,"定义"才是驱动数学进步的里程碑。

数学中的定义,跟我们在其他学科里谈的定义很不一样。

一个受过数学训练或者有数学思维的人谈任何问题,只要给他一个名词,他首先会问清楚定义是什么。

为什么?因为他认为所有后面围绕这个名称展开的谈论,基于的逻辑推理都应该是在严密定义的基础上的。只有对基础定义有共识,才能继续推证。这种推证的思想就叫做公理化思想。

真正建构这个世界的,不论是理科还是文科的知识体系,都应该是要由公理化思想来决定的。

非公理化思想所得出的结论往往不牢靠。因为如果一个定义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理解,那就没法继续讨论问题了。

所以建构一个新的定义,就相当于新开辟了一个学科场景,然后进行的推证是在这种学科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建设,当然这个建设的过程是要用严密的逻辑来建设的。

这最后一道题,考察的其实就是这种能力。

比如今年最后这道题,前两问只要读懂了题,不需要刷题,这是小学知识,都能搞定。第三问,用了一点点组合数学知识,说非常难也不算非常难,就是一般简单的取数中间的一些不同,如果孩子在学习排列组合时经常用这种构造新的数的知识,其实难度也并不是那么高。

至少我们看一下得分点,第一问第二问得满分不难,第三问把 P1=3/15写出来,再把归纳假设写出来,至少可以拿到40%。如果这道题17分,前两问加起来应该能占9分吧,第三问占8分,如果能得40%,至少可以有3分。就算没法推出最后正确结果扣掉5分,依然是很优秀的成绩。

当然,最后这5分的分差,就体现了数学能力的差距,是真的需要根据前两问简单的推证方法,层层递进——第三问要用到的方法,在求解第一问、第二问的时候都给你拆解开了,你要会用在前面简单的解题部分所积累的方法再往上套。这也是数学的能力。



PART.03

数学有两种建构新知识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在定义的基础上,用原来已经证明的结论,或者用原来证明某个结论的方法(这些都是数学中扩展新知识的逻辑推理的技巧),来建构新知识,比如说用归纳的思想就可以建构出一个新的体系。

今年这道题绝对就是考察这种建构新体系能力的题目。这显然保持了过去几年高考数学命题风格的导向,就是不断地让孩子学会用数学的底层逻辑去建构新知识。

我觉得这道题出得非常好,但也有人质疑这道数学题,说没有考大学知识点,属于降低难度,因为广州前两次模拟题都是从大学知识点中揪出一个解释,给一个大学里面可能用到的定义,再进行建构。

这就太教条理解高考改革的内涵了。

高考考到一些超前的知识点,并不是单纯为了让孩子们向前学而向前学,而是考察孩子的数学能力是不是能适应到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

而且今年这道题,具体考察的是属于组合数学中的一部分知识。组合数学本身就是个独立的体系,很难说是属于大学知识还是中学知识。它是现在数学中一个比较重要、比较热门的知识体系,在计算机的算法应用中非常有用,但又很难被归为是分析、代数还是几何。

所以某种程度上,这道题还是考察在组合数学这个学科分支下建立一个新定义,让大家在这个学科中进行一些探讨。这跟我们所说的现在高考的命题风格是基本一致的。


PART.04

看到了趋势,那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去备考呢?或者说孩子应该在学习中如何更讲究方法?

先说我的结论,以现在高考数学的命题趋势,最后一道大题靠刷题是很难刷到的,因为它需要的是通过新的定义去探索知识的能力。

训练这种解题能力也有方法,但不是靠刷题,特别不是去刷难的、繁杂的题目,而是要做一些经典的题目,从一些基础知识去进行推证。

对于学有余力、对数学有兴趣的孩子,不仅要鼓励向前学,而且在高中到大学衔接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去看一些新知识是怎么构造的。

对于学习能力没那么强的孩子,集中精力复习高中知识也可以,但需要把更多关注度放在加深理解数学课本每一节的前三页,是怎么去把一个定理在定义的基础上证出来的。

吃透底层逻辑,这绝对比刷题要高效好用。通过这种训练选拔出来的孩子恰恰也是未来我们要选拔的数学人才。

历史文章:

1.做完今年的高考数学卷,我发现这么出题确实有深意 

2.这场代表高考命题新方向的考试,数学题太难把考生“气笑”,高考风向又要变了?

3.高考越来越难,中考越来越简单,孩子教育咋规划?



温馨提示




公众号推送规则变更后,没有加星标“”的订阅号,图文消息可能只显示标题和小图,或者延迟推送,甚至被折叠。

如果不想错过最新消息,请给孙明展公号一个星标。具体操作请看下图▼




本文编辑:谭琴

本公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金融产品广告

◀︎特此声明► 

记得点赞、点在看,并且分享哦!


  点击阅读原文”看压轴题详解。

孙明展
谱蓝创始人、中山大学金融系统计系硕士导师、教育减法倡导者,《做自己的理财师》《给孩子的商业思维》《给孩子的财经小课》作者。为成长中家庭提供教育、理财、健康长期规划。坚守13年,帮助数十万家庭远离P2P等理财陷阱,用优质教育资源挖掘孩子天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