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岛丨阅读也可以有“味道”
文摘
文化
2024-11-05 17:01
江西
记不清是哪一日的事情了,我正在读一本杂志。杂志上有一篇文章恰巧提到,大师们的作品常灵活运用视、听、嗅、味、触五感,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文章是为表达而生,因此内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仅有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应当存在某种促使人阅读的要素。当我试图通过阅读去探究这种要素究竟是什么时,我开始觉得阅读也可以有“味道”。而“味道”这一抽象的概念,除了可以是嗅觉、味觉,还可以是视觉、听觉和触觉,甚至是一种记忆或者画面。沈从文《边城》中的乡土风光令人向往,很大部分在于他对声音、气味、温度的传神描绘,让人身临其境。他写雨后初霁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太阳的温度“有了点力量”,是活的、生动的,像是触摸人一般。他写蚱蜢飞翔和新蝉唱歌时,眼睛像是微距摄像机,能捕捉到微小而精准的画面,“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窸窸作声。枝头新蝉声音虽不成腔,却已渐渐宏大”。蚱蜢活现灵动,初夏“新蝉”群起歌唱的声音跟盛夏时也有所不同。他写夏日的傍晚,“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不知怎的,看到这些句子,我仿佛感受到了夏日特有的温度与气味。我想,如果只用眼睛看,就会忽略掉其他感官。而沈从文文字里的温度和气味有强大的生命力,能把读者带入情境。这些都是用文字本身带有的“味道”去描绘一种记忆或画面,而更深一层的“味道”,大概就是阅读的“美味”了。有人曾说:“文章是各有独特滋味的菜式,而书架就是存放美食的仓库。”这世上千千万万的文章,很多读者大致都是从“美味”的角度来评判的。有像葡萄一样水灵灵的文章,也有像佛跳墙一样浓郁又滋补的文章;有干巴巴的文章,也有湿漉漉的文章;有像牛肉干一样越嚼越有味的文章,也有像冰水过喉般刺激爽快的文章。既然每篇文章都是不同的吃食,那么人们就要保持平衡,合理搭配。同时,人们还要考虑自身和周遭的情况,选择此刻吃起来最香甜的食物,毕竟文章的滋味会随着品尝时的情境而变化。读了太多干枯无味的文章后,品读一篇热烈的恋爱小说或许更美味;看腻了小说的燥热激情,一篇干脆的科普随笔或许又会让你感到可口。有时候,为了让某篇文章更“美味”,你还得进行一些尝试,正如为了某种食物的适口所做的努力,为了丰盛的晚宴而略过的午餐,为了滚烫麻辣的火锅而无惧寒冬。应用这套理论来构思文章,就能让文章变得更加“美味”。从梗概之外入手,那些令人激赏或平淡无味的文字与段落都不在梗概里,所有细节纠结缠绕,盘根错节,却一气呵成,有种浑然的美,不就让艰深的文章读起来不那么佶屈聱牙了吗?阅读的“美味”,对于同一篇文章,大概就是初读索然无味,再读不知其然,三读四读开了窍,又读才知正中下怀。这些“美味”也因人而异,或停滞初读,无法更进一步;或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慢慢来;或跨越几步,憬然有悟。原来,阅读也有“味道”,也可以很“美味”。希望你也用美味的方式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