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丨你好,见字如晤

文摘   文化   2024-11-14 17:00   江西  
经过单位大门时,传达室的老于叫住我,说道:“老杨,有你的信!”我听了很是纳闷: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写信?只见老于递上一个信封,我瞬间释惑了。原来,那不是信,是一家杂志社寄来的样刊。走在路上,粗略算算,我已有二十年没有写信了。
我开始写信大概是在上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偶尔看到几本杂志,见很多同龄人都在上面发表作品,心里好生羡慕。记得那时,我还一度崇拜那个叫“佚名”的人,因为到处都有他的作品。我也偷偷投稿,给编辑写信,说自己如何喜欢读书,如何热爱写作,希望他们多多指教。我买信纸、信封和邮票的钱,都是从零花钱中一点一点省出来的。可惜,不要说初中,就是过完整个高中,我都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后来,我曾想过我的投稿动机,也就是想让自己的名字印在纸上。那样,我就可以指着自己的名字告诉大字不识的父母:“这是我写的!”因为这个动机,我孜孜不倦地写作。一写,居然就再也没停下。
写信最多的时候,是我上大学那几年。高考一结束,曾经的同学天南地北,各处一方,书信成了我们最好的联系方式。“你好,见字如晤!收到你的信时,我正在听……”信里,我们谈歌曲,有《兄弟》,有《记事本》,有《星语心愿》,还有《盛夏的果实》;信里,我们谈电影,有《一声叹息》,有《喜剧之王》,有《罗马假日》,还有《魂断蓝桥》;信里,我们谈小说,有《活着》里的福贵,有《沧浪之水》里的池大为,有《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里的轻舞飞扬,还有《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一个远在西北上学的高中同学说:“以信为媒,用纸交流,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它让我们看到了心底里更真实的自己。”我也深有感触,写信告诉她:“你拿着我的信,我拿着你的信,信中的点点滴滴折射出你我平凡或不平凡的日子,我们互相看着长大。”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现在广州挺好的/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这是曾经流行的一首歌曲《一封家书》。而我写的家书并不算多。上大学时,每逢寒假和暑假,我会回一次家。家里没有电话,就偶尔写信给父母报个平安。同样,我在平常的日子里偶尔接到小弟的信,说家里又种了多少水稻,又放了多少尾鱼苗……父母日夜辛苦已十分不易,还总想法子开源节流,更是难得。多年后,我们兄弟几个特别感激父母,哪怕再苦再难的光景,我们兄弟几个都没有饿着、冻着。
我的印象中,还在读大学那会儿,网络时代就已经到来。后来,手机更是以惊人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参加工作后,我再也没有一本正经地写信、寄信了,以至于时隔多年忽然听到一句“有你的信”,竟恍如隔世。如今,还有谁铺开信纸以“你好,见字如晤”起笔,又以“此致敬礼”收尾呢?还有谁郑重其事地把信装入信封,又煞有介事地给信封贴上邮票呢?又还有谁迫不及待地去邮局寄信,然后望穿秋水一般盼着对方回信呢?哎,那些信来信往的日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我就在闲时予以怀念吧。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邱悦
审核:邓莉 
核发:张旭


订阅方法:通过邮局订阅

邮发代号:44-10

或扫描左方二维码

欢迎订阅2025年《知识窗》杂志


知识窗杂志
《知识窗》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的知名老牌期刊,倾心为成长期的年轻读者提供考场的知识、素养的知识、成长的知识、心理的知识、做人处世的知识,每期以密集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应对“纸上小考”和“人生大考”,为他们的升学和人生进步助力加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