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锅卖铁”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旅行   职场   2024-09-05 23:09   山西  

近日,"砸锅卖铁"一词频频见诸多地政府文件,其根源显然并非源自地方。据悉,这实为化解地方债务的一步大棋。
化债:不走形式主义,要动真格
所谓"化债",是指通过盘活资产,降低地方债务率。但令人不安的是,一些地方在此过程中,仍在寻找变通之计,做表面文章:城投公司把化债资金转为企业营收,继续向银行贷款,实为借新还旧、掩耳盗铃。对此,上峰严令禁止,要求此轮化债必须"砸锅卖铁",真刀真枪降低债务水平。
收入锐减,债务高悬
地方要还债,关键在于增收。然而,眼下最大的难题恰恰在于收入下滑:
一方面,房地产低迷,土地出让金骤降;另一方面,消费萎靡,零售、餐饮等行业税收下降。北京数据显示,1-4月社零总额同比降0.2%,餐饮收入降2.3%,4月餐饮降幅更达8.9%。收入锐减之际,地方只能动用家底。倘若继续借新还旧,债务雪球只会越滚越大,后患无穷。当此之时,砸锅卖铁,刻不容缓。
自力更生,勿指望父爱
"砸锅卖铁"还传递出另一层涵义:儿子欠债,要自己想办法,别指望父母买单。那么,地方到底有哪些家底可砸?
答案不言自明:一是变卖负债建设的商业地产、基建等;二是整合裁撤亏损国企;三是缩减公务员福利待遇,精简编外人员。这些做法,在上世纪80年代债务高企的美国早有先例。
回顾过往,一些地方大搞基建,欠下巨额债务,终须还债。站在当下,我们更需铭记教训,量力而行,以免重蹈覆辙。唯有如此,方能在化解债务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重振经济雄风。

感谢您的关注!喜欢本篇文章的朋友还请点亮点赞+在看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职场文化笔记
专注分享公务员体制内职场、人事、经验、感悟、故事,带你洞悉体制内规则,精进做人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