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从17世纪至21世纪,假新闻贯穿了美国新闻业的发展历程。从早期未经核实的不实消息,到后来蓄意捏造的虚假报道,假新闻变得越来越像真相,事实与虚假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本书回顾了美国假新闻的发展历程,展示了这一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以及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是如何与其斗争的。
作者简介
安迪·图赫尔(Andie Tucher):历史学家、记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曾获美国历史学家协会授予的艾伦·内文斯奖。曾担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及前副总统戈尔的演讲撰稿人。
译者简介
孙成昊,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美国政治与外交。出版专著《百年变局和美欧同盟》《白宫掌权者》,译有《国家不安全》等译著二十余部,在《当代亚太》《现代国际关系》《国际问题研究》《美国研究》《欧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四十余篇。
刘婷,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欧洲研究方向)博士生,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战略青年。外交学院学士、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
本书亮点
脉络清晰、逻辑严谨:美国社会苦假新闻久矣。从18世纪美国第一家报纸诞生到今天,假新闻在美国一直被抵制,但却从未消失。作者发现,美国假新闻发展至今经历了数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成因和影响。论证清晰、逻辑严密。
闻所未闻的业内秘史,让人大吃一惊:包含数量惊人的假新闻案例,许多案例读来令人瞠目结舌,从美国第一家报纸的曲折经历,到严肃报刊与黄色小报的殊死搏斗;从饱受争议的“新新闻主义”,到党派政治与新闻界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本书让你看清美国真正的新闻业。
文笔幽默,案例能当段子讲:泰坦尼克号遇难后,救援姗姗来迟,竟是因为有人散布了船员已经获救的假消息;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竟也是“假新闻”写手,他的报社同事还曾以假消息戏耍科学家为乐;修图换脸的造假操作诞生自100多年前;二战期间,记者为了“报复”审查员,把历史故事当新闻写进了报道里;伊拉克战争期间,伊拉克医生好心救治了美国伤员,美国军队却吓得攻击了载有己方伤员的救护车……
史料丰富,证据可靠:引用了大量一手资料,仿佛穿越到当时亲眼观察各个历史事件。每处引证均有据可查,每个能当段子讲的故事均有权威出处。
内含深刻,发人深省,金句频出: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多少网民曾为了假新闻陷入狂欢。本书虽然揭示了百年来美国假新闻的发展规律,但对我国读者同样有警示作用。
“……任何事情都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样。无论是否有照片捕捉到,任何表象都不可信。”
“公关就只是‘给恶臭加香’‘让坏东西看起来好一些’”
“真理是相对的,语言是受操控的,而主观性是最重要的。”
......
名人推荐
《谎言与真相》回溯了有关虚假新闻争议的漫长历史,让人不禁思考,当人们讨论新闻的“ 真假”时,他们到底在讨论什么?
——胡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图赫尔教授揭示出一种新闻的本质属性背后复杂的社会动力体系。在信息失序日益加深的当下,相信每个人都能受益于本书深邃的洞察力。
——常江 新闻研究者、深圳大学特聘教授
“真”从不是与生俱来,也绝不会从天而降,它是某种需要对这个世界足够悲悯,才能通透理解其价值的,坚实的存在、感召和呼唤
——陈铭 武汉大学人气讲师、《奇葩说》辩手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虚假报道,蓄意为之”
第二章“如果真实就很重要”
第三章“并非全然谎言”
第四章“我相信虚假”
第五章“我们不管这叫宣传”
第六章“无趣的事情不是新闻”
第七章“你们为什么不偶尔说说实话”
第八章“这该死的客观”
第九章“这帮混蛋在编造!”
第十章“虚假但准确”
尾 声 “一个堕落且变态的怪物”
内文试读
特朗普总统的任职与垮台,让任何一个有理智的新闻历史学家都免不了要回答这样一个急迫的提问:现在是不是史上假新闻最猖獗的时候?假新闻是不是对民主和公共生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是的。
特朗普没有发明“假新闻”这个词,把自身错误归咎于新闻媒体的 策略不是他想出来。他不是第一个为了自身利益而操纵记者和新闻惯例 的公众人物,不是第一个用意识形态标准来衡量真实性的人,也不是第一个以发明者从未想过的方式利用新技术的人。其他政治操作者也蓄意破坏公民对公共机构和新闻机构的信任,或与那些志趣相投的新闻机构 建立共生关系,这些新闻机构只是假装独立,或者给它们认为负面或尴 尬的报道贴上虚假的标签。只要有美国新闻媒体存在,并显示出令人不 安的创新力和适应力以掩盖其意图,令公民生活变得复杂和混乱,假新 闻和假报道就一直会是美国新闻格局的一部分。民主信息系统是对公民 生活至关重要基础设施,但它也面临着不安全因素,多年来,民主信息 系统一直被骗子、宣传家、吹牛者、党派拥护者、虚张声势者、丑闻制 造者和出于个人动机的欺诈者入侵和利用,如果不对民主信息系统遭受入侵和利用的多种方式进行说明,那美国新闻史就是不完整的。新闻业与真相之间的关系总是比我们许多人意识到的更脆弱。
但是,这位总统在其 4 年任期内公开发表了 3 万多条“虚假或有误 导性声明”——通常是为了取悦其忠实的右翼支持者——此举聚焦并加 速了历史趋势,这一点是前所未有的。此外,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几十年来形成的政党关系腐朽之风达到顶峰;公民被严重分化,各派别几 乎没有共同语言;人们往往将专家、专业知识和真相妖魔化,而不是将其视为别人的意见。再加上不断排斥科学和专业知识,即使是在致命的大流行病中,也认为科学和专业知识是精英主义,不可信任;人们广泛 支持疯狂的、世界末日般的阴谋论;社交媒体是庞大、神秘和不负责任 的机构,似乎有无限的黑客行为、伪造和虚假信息;互利契约将右翼政 治世界和右翼媒体帝国结合起来。结果是,公共生活中充斥着规模空前 的有毒谎言,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被当作基本工具使用,而“真相”则 被视为一种应得的东西。任何应该是真的东西都可以是真的。任何支持自己政治对手的东西都是假的。
新闻史学家也被这一请求所困扰:难道不能从假新闻的历史中学到 什么东西,帮助我们应对当前的危机吗?历史学家们将过去视为一种塔 罗牌是有道理的,因为塔罗牌可以为未来的道路提供预示性的见解,但 即便如此,这也可能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当然,特朗普政府过度使用 假新闻这个词,导致任何可能的答案都变得模糊不清。也许更有用的是 这个问题:我们能从假新闻的历史以及它与政治党派之间日益恶性的关系中学到什么?
美国第一份报纸在波士顿闪亮登场并随即消亡后的两个世纪里,报 纸几乎都是在玩弄真相,而不是调查真相,虚假新闻和它对应的真实新 闻之间没有明显的形态区别。负责任的新闻机构一直愿意承诺有义务向公众提供值得信赖的信息,负责任的读者和观众也一直期望新闻业能认 真关注严肃的事情。但在早期报纸自由竞争的世界里,负责任的报纸需 要不断与恶意、狂热、贪婪和愚蠢的报纸竞争。自 19 世纪起,人们普遍 知晓报纸、相册、19 世纪末的电影院和以太领域包含大量严格意义上非 信息的内容,读者并不期望他们在公共场所听到或读到的所有内容都是 真实的。他们可以自己选择接受什么是真实的。
读者看到信息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他们可以相信这些信息是可靠的、 相关的;而记者则看到了有用性、声望和商业优势,声称自己是告诉公 众真相的人。正是这两种利益攸关方的双重压力,最终让新闻实践得以 形成一定的秩序。记者在塑造自己真相讲述者的地位时,虚假这个标签 的衬托必不可少。19 世纪 80 年代,当记者第一次开始谈论“造假”时, 许多人都将其视为一种恭维,代表着轻松、便于读者阅读。然而,很快, 职业化的记者阶层就把这个词作为行话,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再有责任(或机会)决定他们应该相信什么公共信息。
因此,当主流记者开始宣称最终被视为客观性的调查方法作为职业 准则,将事实作为他们的信条,将“真相”作为他们的特殊财产时,报 纸上的造假才有了拉尔夫·普利策在 1912 年所说的“一个堕落且变态的 怪物”的味道。尽管职业化的记者们有时也达不到自己设定的标准, 但他们对自认为可接受的工作类型、希望行业中出现的记者类型,还有 他们负责为公众提供的服务类型做出了明确声明。他们的原则很明确:真相就是看起来像新闻的东西,而新闻看起来就是真相。
然而,将造假污名化非但没有制止造假,反而将其变成了一种可以用来对付污名化者的武器。“造假”这个词逐渐淡出有关新闻业的讨论, 对于新闻报道这项严肃的事业来说,造假太过轻率。但是,当记者逐渐 将其权威性和特殊地位的主张更深地植根于公正性和准确性之中时,针 对偏袒和不准确性的指责就成了更有力的武器。对于自己不愿接受的真 实信息,公民和公众人物都利用这些武器来破坏信息的可信度。
有时,这些指责有效批评了真正糟糕的报道:尸体工厂耸人听闻的故事、沃尔特·杜兰蒂对苏联饥荒的倾向性报道、珍妮特·库克和其他 新闻工作者捏造的谎言。有时,正如麦卡锡参议员对“红色”新闻媒体 的攻击,或大烟草公司挑战有关吸烟危害的科学报道,指控者发出事实 层面或意识形态方面不准确的言论,将这些言论伪装成对报道的有效批 评,而这些报道本身在当下看是准确的。
有时,其他伪装也会发挥作用。在“真正的”、职业化的新闻业出 现之前,假新闻基本上不可能存在,假新闻将自己伪装成真新闻的样子, 假装接受真新闻的标准,并且常常因为有了假新闻而破坏了真新闻的可信度。假新闻越来越像真相,伪造的真相越来越像新闻。
参与规则
本次活动有若干赠书名额。此次赠书活动采取留言点赞赠书规则,审核通过后统一联系国小政寄送赠书。
①读者每个自然月最多只能获得一次赠书,
②截至7月28日18:00时,本推文留言点赞数前2名的读者获得赠书1册,另外将精选1条评论,精彩评论读者同样可获得签名赠书1册,本次共计赠书3册。
添加“国小政”好友时,请注明您的(单位/学校+真实姓名)
欢迎国政学人读书群,获取更多抽奖、读书活动资讯。
助手“国小政”
排版 | 郑可时
本文来源于中译出版社。本文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