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屋檐下的蜘蛛 / 作者:孙秀

文化   文化   2024-11-13 07:13   北京  

刊头题字:著名书法家姚景林   第2498期





屋檐下的蜘蛛

□ 孙 秀

我家住上楼房有30年了。当年,我家住的是林业局统一分配的趟子房,也就是几家人住在一趟街,每趟街有一趟房,房屋的面积都很小,我家的房子仅有24平方米。

清楚地记得是1978年,我从部队退役了,与爱人结婚时,当地的企业给我分配了这所趟子房。在当时经济条件不够好的条件下,结婚就能分到房子,无疑是我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

入住后不久,我就发现在屋檐下竟然还有一只蜘蛛,不算大,能有半公分。它经常在屋檐下织网,用网扑捉小飞虫作为它的食物。在它扑捉的昆虫中,以蚊子居多,偶尔也能铺到一些比较大的昆虫,有些叫不上名字。

有一次,这只蜘蛛竟然扑食到了一只蜻蜓,这只蜻蜓要比蜘蛛大得多,尽管蜻蜓拼命地挣扎着,企图逃脱蜘蛛的魔掌,但是没能逃脱成功,还是被蜘蛛用丝将蜻蜓捆了个结结实实。当时,蜘蛛并没有急着食用这只蜻蜓。由于天色已晚,我也进屋休息了,蜻蜓就被粘贴在网上了。

第二天早上,我去观察,惊人地发现,那么大的一只蜻蜓就剩下一个躯壳了,一个晚上蜻蜓竟然被蜘蛛当美食享用了。

这只蜘蛛就这样在我家屋檐下长期住了下来,我和我的家人从来没有打扰过它,它也成了禁止蚊虫进入我家屋内的守护者。

不知不觉中,天气渐渐变凉变冷,直至看不见了蜘蛛的身影。我以为随着天气变化,蜘蛛就会自然消亡了。然而,就在第二年春暖花开之后,我奇迹般地发现,在屋檐下的那只蜘蛛又回来了,它并没有死亡,而是冬眠了一整个冬天。不过,它已经变大了一些,也变黑了一些,天气回暖它又苏醒了。

第二年,我仍然继续观察着这只蜘蛛。它生活得很有规律,织网捕食,休息一下,再捕食。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我在这个24平方米的小屋一住就是17个年头,这只蜘蛛也陪伴了我17个春秋。

1995年秋天,林业局六号家属楼建成,我们家也分到了一间60平方米的楼房。

当我搬家时,又一次见到了那只蜘蛛,只是它又黑又大了,足有三公分。好像它对我这个房主有了感情,眼睛紧紧地盯着我,仿佛在问我:“主人,你要乔迁了吗?”

生活中,我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和这只蜘蛛共处了17个年头,俨然成了好朋友。它看着我,我也端详着它,好像是彼此之间的一次道别。

后来,这个24平方米的房子又分给了新的主人,我特意对新主人交代了这只蜘蛛,它不讨人嫌也不给人添乱,还帮你捕捉蚊虫,你要善待它。

时隔多年,每每忆起当年关于这只蜘蛛的故事,我的心似乎被粘贴在了那张蜘蛛网上,怎么着都下不来。

作家小档案


孙秀,出生在长白山余脉张广才岭。长大后,读书、上山下乡、从军,又回到养育自己的大山深处。成长为一名建设林区、守护林区的忠诚卫士。改革开放后,边工作边学习,获得了本科毕业文凭。

本人没有文学创作功底,但是,愿意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励志做一个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正能量的人!


咱们村产品发布

咱们村投稿须知

2014年2月11日创刊

咱们村 地球村 - 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无论是身在天涯海角,还是远在异国他乡,《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

责编 杰茜

《咱们村》编辑部投稿邮箱
https://2434470285@qq.com
了解更多咱们村的故事-我爱我村


咱们村文化传媒

村长微信:guofeng-777

▨ 主编:果丰(北京) 
▨ 副主编:杰茜(澳大利亚)  
▨ 责编:亚静  佟继梅  宋磊  凤海  侯秀坤
▨ 责编:梅妮  孙青艾  剑雨  麦穗  闫德刚
▨ 顾问:叶庆生 张仲彦


阅读原文《视觉吉林》航拍带你全方位鸟瞰城市风光

咱们村
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