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舆丨中国近代史主要是一部外交史

文摘   2024-09-02 21:36   泰国  

中国近代史就主要是一部外交史
周舆

中国近代史主要是一部外交史,或是一部外交挫败史,因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每一个重要转折、每一个重要进程,全都与外交有关,或者说就是外交事务的扩大与延伸。这不是一个比喻,而就是严格学术意义上的论断。

1、一次外交事件打开了中国国门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就来自1840年的中英战争,最初仅仅是林则徐在广州引发的一次外交事件。

清廷尽管也出自“东夷”,但此时却视所有外国人为“夷狄”,根本没有平等待人的“外交”概念,外人来华只是来“朝贡”的,可以随意打发和处置。其实林则徐对他们已经算是很客气了,不仅没有“就地正法”,而且还知道“白拿别人的东西就是抢”的道理,表示要赔偿外商的损失。只是他所采取的拘禁和逼迫的做法,已经严重伤害了英国商人,他们可不吃这一套。

林则徐的做法对中国人是完全适用的,但对老外却不行,英国女王和英国政府都表示愤怒。其实英国政府并没有从中英贸易中获得任何好处,只是当大英子民在外面吃了亏,还受到了人格侮辱,那肯定是要管的,于是立即兴兵来伐。在取得完全的军事胜利后,英国人逼迫清廷在南京江面的军舰上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此后中国的大门尽管没有完全打开,但通过“五口通商”,也总算打开了一丝门缝。英国人还特意在条约里写了这么一句:你们应该善待你们的子民。

2、又一次外交事件彻底打开中国国门,中国出现了真正的外交

1856年大清又被外人打了,起因与事件本身都是外交事件。

14年前那条被打开的门缝产生了后续效果,清廷在香港海面附近惹到了英国人,广西地方官惹到了一个法国传教士,于是英法联军联袂来讨,最终签了《天津条约》。后来的事情仍是地道的外交事件,英法美要来换约,要见皇帝的。但咸丰皇帝哪里可以轻易见外人,于是事情越闹越大,最终英法联军打到北京,火烧圆明园,逼迫大清签订了《北京条约》。

这回的重点已不再是多开几个通商口岸的问题,而是西方与中国正式缔结了外交关系而且要求清廷将外交事务置于政府的核心地位,也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外务部门。西方外交使团此后进驻了北京,大清也不得不向西方各大国派出大使。出去的人都是聪明人,很快都发现西方社会比中国社会要先进和文明得多,对比它们,中国才是“夷狄”。为此中国外交官回来以后,几乎个个都成了“早期维新派”。

英法是赔本赚吆喝,其实没捞走多少便宜,这一回“闷声发大财”的是沙皇俄国,它没花一钱,没开一枪,便以大清“朋友”的身份,假意居间“调停”,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和约,竟然从中国东北西北强取豪夺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它真是赚翻了,同时也更看不起中国了,因为捞的太容易了。

在英法美三国的要求下,1861年清廷设立了“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后改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主要是办理各种“洋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对外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由此中国才有了“洋务运动”。

所谓的“洋务”,最开始仅仅是“外务”,而此后演变为中国近代化的全部进程,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以及全部历史的重点与核心。总理大臣及其辖的三口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或后来的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无疑是中国政坛核心的核心,民国时代的“北洋系”也由北洋大臣控制的事业而来

丢了那么多的土地,“毛子”还进驻了北京,咸丰皇帝又惊又惧又羞又恼,无脸回北京,最终死在了热河避暑山庄。而那位有些胆色的贵妃慈禧,通过“辛酉政变”掌握了北京政权,此后操纵中国命运近半个世纪。不过这个时候她还有着年轻人的闯劲,比较开明,不仅大胆启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能干的汉员,也赞同洋务运动的开展。

3、第一波近代化后的外交“崛起”与重大挫败

……
4、想走回头路,再次酿成重大外交事件

……
外交的确很重要,但这也只是政治的延续。不过这个政治直接体现为跟外人的关系,因此需要慎之又慎。当然,不慎也好,就像大清那样,其实是被一次次外交事件推着走的,如果它真的很慎重,也许今天的中国男人脑后还拖着一根大辫子。(此旧作,为发出,已删去一多半篇幅)

202286


老周三十二世
凡所有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