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从4.5万跌破1.5万,中国第一“睡城”房价超跌50%,投资者:非常后悔

楼市   2024-07-28 07:01   河南  

2024年房价持续下行,根源错综,期房烂尾阴影、涨势预期减弱及居民收入前景不明朗为显著诱因。然其深层逻辑,在于住房库存积压、炒房热潮退去,供需失衡成为房价下行的核心驱动力。追溯至2020年前,住房过剩已显端倪,只是当时市场普遍认为房价会继续上行,投资者与民众争相置业,房产投资热潮推波助澜,致房价偏离合理区间,增速失控。

 

长期以来,房价单边上涨的预期根深蒂固,即便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难以接受房价下滑的现实。此现象背后,高房价基数与涨幅悬殊使然——均价稳居万元门槛,过往动辄涨幅过半乃至翻倍,相较之下,小幅回落自然难以撼动人心。再者,房产杠杆效应显著,小额首付撬动高额增值,昔日百万房产,首付二十万,涨幅五成即赚五十万,翻倍则利润倍增,此等赚钱效应,加深了市场上涨预期。

近二十年间,我国房价飙升逾四倍,部分区域更是激增十几至几十倍。此背景下,购房成为众多人快速累积财富、乃至实现财务自由的捷径。以北京三环为例,世纪初房价尚徘徊于3500元/㎡上下,而今该地段房源稀缺,单价直逼十万乃至更高。试想,若在千禧年初以35万购入三环百平住宅,时至今日,其价值已轻松跨越千万大关,远超多数人毕生努力所得,凸显房产投资的强大吸金力。

 

此等现象,非孤例偶现,而是遍及全国多数地区的普遍趋势,民间甚至有“购房即赚钱,闭眼买亦无忧”的流传。遵循此道者,多已借房产之力实现资产增值,长达二十年的涨势,让市场对房价下行几无信心。然而,房价是否真为永动机,永不言跌?实则不然。房产之本,终归在于居住,其价值终归需人口支撑。人口流失之地,房价再高亦难持久,终将回归理性。

近年来,这一规律已在环京区域显现无遗,自2015至2024年间,房价经历了显著的起伏跌宕,为市场敲响了警钟。

北京之畔,素有“中国最大睡城”美誉的燕郊,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跃然成为众多北漂心中的置业首选之地。然而,这也导致燕郊房价的大涨,尤其是在2016年全国房价浪潮席卷之下,北京房价破十万的天际线,环京楼市瞬间沸腾,燕郊更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彼时,投资客们纷纷将燕郊视为价值洼地,其房价与京城核心区的对比,如同点燃了一场关于未来增值的狂想。不少人预言,燕郊房价将紧随其后,跃上六万之巅。这股信念如同潮水,推动着燕郊房价从万元时代疾驰而过,短短时间内便跨越了两万、三万乃至三万五的门槛,涨幅之迅猛,令人咋舌。

尤为戏剧性的是,即便在2016年9月楼市调控的重锤落下,燕郊楼市非但未显疲态,反而在“稀缺论”的鼓吹下,逆势上扬。一些投机者不惜以假离婚等灰色手段,企图在这场盛宴中分得一杯羹。至2017年盛夏,部分燕郊楼盘的价格已傲然挺立于四万五之上,市场弥漫着对更高峰值的狂热期待,五万、六万乃至八万!

然而,命运的转折往往悄无声息。廊坊市的一纸更严楼市调控令,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切断了外地资金的涌入之路。环京楼市,包括燕郊在内,仿佛一夜之间被抽离了灵魂,外地购房者几乎绝迹,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沉寂。面对高悬的房价,燕郊本地居民只能望楼兴叹,既无力承担,也无心追逐。

 

在2020年6月时,燕郊房地产市场已经经历了一场大幅下跌行情,房价骤降至2万元以下,这一变化迅速在网络上引发“抄底”热潮的呼声。然而,事实证明,这仅是下跌趋势的开始,真正的底部远不止于此。转眼至2024年6月末,燕郊房价已滑落到约1.5万元区间,部分二手房市场更是惨淡,价格直逼13000元大关。从昔日的4.5万元高位跌落至此,燕郊楼市已非简单回调,而是深度调整,众多投资者面临资产缩水,甚至资不抵债的困境。众多业主哀叹,愿以“零元”转让房产,却无人问津,只因房屋背负的贷款已远超其当前价值。

这不仅仅是燕郊一地的故事,而是环京乃至全国多地楼市风云变幻的缩影,只是燕郊的波动更为剧烈。它深刻揭示了房价与人口流动之间的紧密联系——缺乏人口支撑的城市,房价下行几乎成为不可避免的命运。众多投资者对此感慨万千,曾经的财富梦想转瞬成空,留下的唯有沉重的房贷负担与深深的懊悔。


博文说楼市
关注楼市发展,分析房价走势,讲解买房技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