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知名品牌代理商被罚50万元!
时尚
2024-12-04 20:32
广东
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CSS油橄榄精华事件”终于尘埃落定。近日,CSS希妍萃在中国大陆的主要运营公司——上海景跃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景跃”)因发布虚假广告被上海市金山区市场监管局罚款50万元。内容显示,在上海景跃出具的涉案产品检测报告中,产品中未检出橄榄苦苷成分,但检出含有羟基酪醇(含量为0.2-0.8mg/kg)。至此,这起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的“CSS油橄榄精华事件”有了明确官方定性。此前,抖音主播骆王宇受CSS希妍萃油橄榄风波牵连,宣称“退款1.5亿元,自己也会退网(一段时间)并起诉CSS中国区总代”。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上海景跃作为被诉化妆品“希妍萃橄榄积雪草舒颜精华液”的境内责任人,涉案产品的生产商为美国希妍萃公司,并于2021年4月6日取得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备案号为:国妆网备进字(沪)2021002240。据了解,上述该款产品备案成分为:水、油橄榄叶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泛酸、甘油、葡糖酸锌、谷氨酰胺、牛磺酸、精氨酸、棕榈酰四肽-7、棕榈酰三肽-1、棕榈酰五肽-4、熊果苷、苯氧乙醇。在调查期间,上海景跃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被诉化妆品成分进行检测,检出产品中含有羟基酪醇,含量为0.2-0.8mg/kg,但未能提供橄榄苦苷的检测报告,检出1,3丁二醇含量为29.15mg/kg。另据上海市金山区市场监管局查明,自2023年7月28日至2024年3月1日,上海景跃在小红书推广页面发布了关于涉案产品“希妍萃橄榄积雪草舒颜精华液”的宣传内容,其中包括“CSS 油橄榄精华 自地中海沿岸的橄榄数,含有较高的橄榄苦苷”等广告语。经查证,涉案产品并非来自地中海沿岸,涉案产品宣传中所称的“含有较高的橄榄苦苷”,但该产品备案成分为油橄榄叶提取物,且上海景跃出具的涉案产品检测报告中也未检出橄榄苦苷成分。上海市金山区市场监管局认定,上海景跃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的规定,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所指的发布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上海景跃停止发布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决定罚款人民币50万元。不少网友直呼“罚得太少了,直播一晚上就赚回来了”。今年2月,抖音美妆博主大虎课代表发布视频称,美国的CSS油橄榄精华产品并未检出油橄榄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橄榄苦苷、羟基酪醇,直指CSS希妍萃涉嫌虚假宣传。曾为该品牌油橄榄精华带货的“抖音美妆一哥”骆王宇被推上风口浪尖。这款被誉为“明星产品”的油橄榄精华,在骆王宇的推荐下曾创下1.5亿的销售战绩。最终,骆王宇针对“油橄榄”事件,不得不做出了道歉声明,并且承诺退款1.5亿元,自己也会退网,一瓶橄榄精油差点葬送了他的口碑与直播生涯。据了解,上海景跃于2021年4月成立,是“希妍萃”品牌在国内的代理商。企查查显示,该企业的实际控股公司为跨境品牌管理公司——香港景通企业有限公司(ABLE VIEW)。2022年,Able View宣布与美国纳斯达克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Hainan Manaslu Acquisition Corp.签订了业务合并协议。2023年8月,其成功借壳上市,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ABLV。此前在抖音、天猫等平台的旗舰店上,CSS品牌产品详情页显示,这是“源自美国的高功效型护肤品牌”。推向市场时,CSS也一度打着“平价修丽可”的旗号,进入多位网红主播的直播间,“CSS油橄榄精华”是其主打产品。但曾有小红书博主爆料,CSS全称为Cosmetic Skin Solutions,原本的中文名为“析颜士”。2021年,品牌开始采用全新的中文名称“希妍萃”,宣称自己来源于海外。有行业人士表示,希妍萃这一品牌被国内代理运作后转卖,疑似国内代理控制的“假洋牌”。目前,希妍萃抖音旗舰店已清空所有商品,天猫CSS海外旗舰店和希妍萃旗舰店正常经营。网店经营者相关资质显示分别是“ABLE VIEW”和“上海景跃”。与此同时,美妆网发现,这也不是CSS品牌第一次被罚。2022年,上海景跃在抖音商城店铺“希妍萃官方旗舰店”上架“【去红舒敏】【老王心选】CSS希妍萃油橄榄敏感修护屏障维稳精华”的产品,并于产品介绍页面中发布了“去红舒敏”的内容。经核,上述产品为进口普通化妆品希妍萃橄榄积雪草舒颜精华液,备案号为国妆网备进字(沪)2021002240,产品功效为保湿、舒缓、修护。由于其不能提供产品“去红舒敏”的证明材料,被上海市金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判定为虚假宣传,罚款2600元。同年,上海景跃在希妍萃京东、天猫和抖音平台旗舰店内上架产品也因涉及虚假宣传,被罚款3.24万元。上月,老爸评测检测了市面上热销的8款“377产品”,在其中4款产品中完全未检出377成分,造假率高达50%。美妆网咨询业内从业者发现,油橄榄叶提取物和377均是因检测方法欠缺国家标准或标准检测方法近年才发布,导致很多品牌抱着侥幸的心理浑水摸鱼,给他们留出虚假宣传的空间和机会。另有业内人士认为,商家频频触碰法律红线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以热门成分为卖点,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二是某些原料以复配形式提供,其中宣传成分不一定占比很大,从而导致了“宣称添加了一定量的某原料,但实际其组分含量并不高”的情况。同时,不少品牌在起盘时给出低价、上大主播直播间、破价达到宣传效果,同时大量投放、找到对应用户,运用这一核心玩法,快速收割了主播的流量以及消费者。“羊毛出在羊身上,细想一下,对标大牌美妆,同时又低价,中间肯定有问题,要么资质不明,要么有产品问题,只能说应该在合理的时间段,合理借势流量。”上述行业人士说。一旦“虚假宣传”、“产品成分不明”等问题被舆论放大,大概率会演变成又一起“骆王宇事件”。近一两年,不同程度的舆论危机席卷美妆博主,翻车现象频频发生。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头部博主逐渐祛魅,并对其所销售产品的品质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只让主播去兜底赔偿消费者,远远不够。如何让产品本身能够经受得住市场的检验,这也成为电商时代美妆品牌/代运营方必须面临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