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特点
-乍暖还寒 风大干燥-
立春虽然意味着春天的开始,但气温并不会立刻回暖,反而常常出现“倒春寒”的现象。早晚温差大,风也比较多,空气干燥。这种气候特点容易导致以下问题:
风大干燥,容易引发感冒、咳嗽、咽喉不适等问题。
春季风多,皮肤容易失水,加上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敏感肌肤的朋友可能会感到不适。
春季与肝相应,情绪容易波动,可能出现烦躁、易怒、失眠等问题。
发病特点
-肝气易郁 旧病易发-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立春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人体的肝气也会随之升发。如果肝气不畅,就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春季肝气旺盛,情绪容易不稳定,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易怒等情况。
春季阳气升发,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关节炎、胃病等)容易复发或加重。
季节交替时,人体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邪侵袭。
养生重点
-疏肝理气 养阳护肝-
针对立春的气候和发病特点,中医养生强调“疏肝理气,养阳护肝”。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春季阳气生发,饮食上应以辛甘发散为主,少吃酸味收敛的食物。
- 推荐食物:韭菜、葱、姜、蒜、香菜、菠菜、芹菜、荠菜等绿色蔬菜,以及红枣、枸杞、蜂蜜等甘味食物。
- 少吃食物:柠檬、山楂等酸味食物,以及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
- 养生食谱:
- 韭菜炒鸡蛋:韭菜辛温,有助于升发阳气;鸡蛋富含蛋白质,补充营养。
- 红枣枸杞粥:红枣和枸杞都是养肝佳品,适合春季食用。
春季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早睡早起”,以养肝护肝。
- 早睡早起:晚上尽量在10点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有助于阳气生发。
- 春捂秋冻:立春后气温不稳定,不要过早脱掉厚衣服,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要注意保暖。
- 适当运动:选择温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春季与肝相应,情绪波动易伤肝,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生气或抑郁。
- 多接触自然: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多到户外活动,感受自然气息,有助于调节情绪。
- 学会放松:可以通过听音乐、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立春后气候干燥,风大,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过敏问题。
-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避免干燥。
- 戴口罩:过敏体质的朋友外出时可以戴口罩,减少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的接触。
- 保持室内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或者在室内放一盆水,增加空气湿度。
通过按摩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增强免疫力。
- 太冲穴:位于脚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按摩此穴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情绪波动。
-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按摩此穴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 敲打胆经:沿大腿外侧从上到下敲打,有助于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立春养生小贴士
- 菊花枸杞茶:清肝明目,适合春季饮用。
- 玫瑰花茶:疏肝解郁,缓解春季情绪波动。
- 上薄下厚:春季阳气升发,上半身可以适当减少衣物,但下半身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和腰部。
- 春季是养肝的好时机,过度劳累会耗伤肝血,因此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
立春养生常见误区
误区1|
过早脱掉厚衣服:立春后气温不稳定,过早脱掉厚衣服容易受寒,导致感冒。
误区2|
忽视情绪调节:春季情绪波动大,如果不加以调节,容易引发肝气郁结,影响健康。
误区3|
过度进补:春季阳气生发,过度进补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总结
立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养生的关键时节。通过合理的饮食、作息、情志调养和防病保健,我们可以顺应自然规律,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在这个春天里,都能保持心情舒畅,身体健康,活力满满!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学习中医养生知识!
专家介绍
王秀娟 教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脾胃科主任 硕士生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脾胃病科学科带头人
国家中管局高金亮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
世中联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天津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胃食管反流病专业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心身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促会中西医脾胃病分会理事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专业
委员会常务委员
来源:天津市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