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谈书 | 项飙:AI浪潮下,情感连接如何维护了人类尊严?

文摘   2024-08-21 18:04   北京  



Editor's Note


从ChatGPT到“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租车,正在走向社会全域的人工智能既点燃了人们对自动化社会的激情,也引发了劳动者对被取代的深切忧虑。一边是势不可挡的自动化浪潮,一边是人人自危的人类劳动者,这场“人机大战”结果究竟如何?人类的最后一块自留地又在哪里?

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 Allison Pugh 在她的新书 The Last Human Job: The Work of Connecting in a Disconnected World 中直面了这一问题。通过对各行业从业者的采访和观察,Pugh提出了一种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劳动形式——“连接性劳动”(connective labor)。“连接性劳动”是一种建立在同理心、相互认同和人格信任基础上的劳动,它需要劳动者在情感上理解他人,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Pugh 认为,这种以人为本的独特关怀是我们在自动化浪潮中对抗人格解体危机的终极武器。
6月6日,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UP)与耶鲁北京中心(YCB)联合举办的普林斯顿-耶鲁“相约周末”品读汇(Princeton-Yale Ideas Series)系列讲座邀请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项飙以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田耕,与Allison Pugh展开对谈,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结的重要意义。

在本次对谈中,项飙教授既对本书观点做出了针对性的回应,也在 Pugh 的启发下讨论了许多意义更加深远的话题。因此,本文对项飙教授的发言进行了编译,整理总结出项飙教授的重要观点以飨读者。

*本文内容为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中国办公室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PUP小书童(PUPChina_Official)获取授权许可,并注明来源为【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普林斯顿读书汇”】

情感连接是“劳动”还是“能动”?

正如本书所强调的那样,创造情感的连接是人格价值的重要体现。但是项飙指出,在不同的场域空间下,怎么理解情感连接的意义有着很大的弹性。

The Last Human Job 一书中,Pugh 教授将这种情感连接的创造冠以“劳动”之名。但是,以“劳动”为名意味着我们将创造连接的人性引入到一个特定的分析框架中,使其成为可以被监测、监管和评估的对象。正是在这种视角之下,连接性劳动才更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所以,项飙教授认为,情感连接的创造或许不应该被归于劳动的范畴。如果我们用汉娜·阿伦特“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分析框架看,这种连接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主体间性的行动 (action)。即使在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框架下,我们也仍需进一步阐明这种连接如何能够在分析上被概念化为一种劳动。

过去的研究展现了咨询师等高薪行业的从业人员往往对潜在的疏离感和自身的情感伪装更加敏感,他们认为这些情感伪装的劳动是对自身的剥削。但项飙教授却在生活中观察到,很多普通的劳动者都将这种情感连接引以为豪。
当我们走在大街上,小餐馆和杂货铺的老板会自发地向我们微笑和问候。这不一定是完全由衷的,也可能会很累人。但结束了一天的生意之后,小老板们可能会对此感到心满意足甚至自豪。这种自豪感来自于纯粹劳动之外的尊严与认可。劳动者会将“连接”视作一种特殊的能力,通过一个微笑,他们创造了与顾客之间的连接,能让顾客幸福地饱餐一顿,而他们也会因为自身的“连接力”(connective capability)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两者区别在于:高薪行业的服务人员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视为“劳动”,而小餐馆的老板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视为“行动”。或者更精确地说,小老板在付出情感劳动的同时,以一个社会人的角度,给这个情感劳动赋予含义。劳动加反思性的意义赋予,构成行动。
如果我们把情感连接视为劳动,那么它就是一种由个人付出额外努力的结果,并且可以被记录和量化、评估和奖励。但实际上,感同身受是我们常常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行动,这是一种超越劳动观念的意识。劳动者也能感受到他们的连接能力超出了一般的劳动技能,从而获得一种额外的尊严与尊重。
因此,项飙教授认为,要应对自动化浪潮下的人格解体危机,我们恰恰应该超越劳动批判的一般逻辑,转而致力于扩大情感实践在劳动之外的意义空间,给予劳动者更多的尊严与尊重。

21世纪的时代命题

在于人类情感与具体物质实践的分离

尽管我们始终强调情感对于人类尊严的独特意义,但项飙教授指出,过分执着人类情感的独特性而忽略其物质实践基础有可能使我们反受其害。

正如 Pugh 在书中所揭示的那样,从机械时代到 AI 革命,物质活动与情感活动相分离的趋势就越来越明显——机器越来越多地承担理性的、物质的任务,人类则被认为应该去做情感的、感受的工作。

项飙认为,这一人类情感与物质实践相分离的趋势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比如,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父母对子女的抚育开始与家庭劳动脱钩。与孩子相关的家务、教育、看护等具体物质活动都逐渐成为了一个专门的独立领域,父母的任务则越来越多地聚焦在照料情感上,养育子女逐步成为了一项情感工作。
这种物质与情感相分离的现象,也逐渐成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我们的情感愈发地脱离物质活动,愈发变得独立、封闭、心理化。当情感不再筑基于具体的物质活动,那么情感本身就会变成被过分关注的对象。感情变成在一个封闭房间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反馈,而不是对多面的、丰富世界的回应和感受。就像这一代的中国青年,他们在成长中享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宠溺之后,心灵反而变得更加脆弱。这正是因为缺少物质基础的情感反而会使人变得敏感、偏执,过度解读各种迹象和信号。
项飙教授由此总结道,21世纪的时代命题就在于人类情感与具体物质实践的分离。我们需要通过对物质条件的关注重新审视我们的情感连接。

接纳一个不完美但有活力的人类社会

在今天的智能社会,“完美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人们期望自己的问题都可以立即得到回应,而这常常给服务行业的从事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项飙教授认为,一个富有人性的系统恰恰需要能接纳不完美。

在中东地区有一个传统,当地手工业者在编织地毯的时候,总是故意在一块地毯上出错。因为他们相信,如果这块地毯太完美,就会招来神的妒忌,同时也会招来邻居的嫉妒。

项飙认为,这背后的文化机制非常复杂,但“完美是危险”的意识,或许是一种社会智慧。这种模式不仅不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反而刻意容纳了故障的存在,允许人们有一定的空间来做好准备和应对不测。

一些人工智能在训练时也会故意将人类的错误纳入其中。假使没有这些故障,假使整个系统都变得无比顺畅,等待我们的可能就是一个突然的总体危机。因为如果失去了自我适应的空间,一个微小的随机变异可能带来全面危机,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彻底失去方向。

项飙更指出,在物理空间中的物质实践正是普通人个体对抗人工智能这个“完美”系统的有效武器。强调效率和理性的算法往往忽视了现实空间的复杂性,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人。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让自己离开这个单一而抽象的系统,从具体的物质实践出发,这或许是我们重拾个体信心的突破口。

PUP内容速递

The Last Human Job 探讨了作为我们工作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促使人们在一个日益自动化和充满隔阂的世界中重新认识和保留人性化的工作。Allison Pugh 通过对各个行业从业者的深入采访和观察(从医生、教师、教练到牧师、治疗师、护理人员和理发师),提出了“连接性劳动”(connective labor)的概念。连接性劳动所面临的威胁不仅来自人工智能或应用程序的进步;作者还揭示了以利润为导向的工作如何强制实施工业逻辑、减少工人沟通时间、衡量优先事项并引入标准化实践,这些做法都阻碍我们真正看到彼此的能力。最后,她介绍了保留着连接性劳动的组织和机构,为建立有效的社会架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步骤。

相关推荐:新书荐读|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捍卫我们的工作?发现人际联系的独特力量

- END -

因公众号推送规则变更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 关注+星标 “普林斯顿读书汇”

方能不错过更多优质内容与学术信息



点击下图关注“普林斯顿读书汇”

获取更多优质内容与学术信息


版权说明

本文为“普林斯顿读书汇”公众号原创文章

未获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普林斯顿读书汇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旗下官方公众号。自1905年起,PUP已成为全球前沿学术成果与思想的传播者。关注我们,获取英文新书书摘,领军学者访谈,作者讲座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