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学术产出的“灵魂”,成为内核稳定的写作者

文摘   2024-09-26 18:05   北京  


Editor's Note


即便是对于入行多年的学者而言,学术写作也总是带有一定的神秘性。面对杂乱无章的初始数据,我们常无法一下子梳理出合适的写作脉络。面对一篇学术产出,我们并不总能快速精准地评析其优缺点。虽说写作是一项仁者见仁的工作,学术写作区别于其他类型写作的核心却是相对恒定的。

那么,这个核心究竟是什么?我们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良好地体现出这种专业性?学术写作能否有效地遵循某些步骤推进?写作和其他学术技能之间是否可以实现协同促进作用?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UP)“学者技能系列”(Skills for Scholars)书单中的Thinking Through Writing 一书回应了这些问题。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凝练、实用的学术写作手册,可以用来全方面指导写作者形成独特的观点、找到有力的论据佐证、选择有效的篇章结构等,它更打破了学术写作、阅读和批判性思维这三种必备技能之间的“次元壁”。常规的写作指导往往只注重写作技能本身,而本书的作者却强调写作、阅读、思考之间的同步提高。成为一个好的写作者的前提——或说同步可以实现的是——成为一个好的思考者和一个好的读者。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京东旗舰店】正式上线,前沿新书,开放全球同步预定!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浏览全部可售书目。

 本书内容与适用人群

* 9.10-10.10开学季活动期间,优惠价183元(原价205元)

本书的标题就已经暗藏玄机。通读全书后,笔者体会到 Thinking Through Writing 这个看似简单的标题实则有着一语双关的作用,精炼地表达了本书有关学术写作的两大核心论点。一方面,think through 作为一个短语,意思是“仔细思考、彻底地考虑清楚”,说明本书为读者提供的是一份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和指导,通过展开写作的不同要素对其进行“去神秘化”的处理。另一方面,thinking through writing 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写作来思考,即写作作为一项智力活动并非以汇报研究成果为目的的最终一步,而是能和思考有机配合的必经过程。简言之,写作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而日常记笔记等写作习惯更是可以起到激发灵感、梳理思路等关键作用。

这样视角下的学术写作既有章法,又灵动而充满活力。作者在简介部分这样概括道:“本书致力于帮助你带着批判性的视野来思考自己和整个世界,成为一个敏锐的阅读者且获得必备的文字支持,以更清晰和更有说服力的方式写作,时刻抓住重点,最终以漂亮、利落的姿态完成你的写作。”

本书由两位在写作领域极有经验和权威性的专家合作完成。John Kaag 是马萨诸塞州洛厄尔大学的多纳休伦理与艺术教授,曾在哈佛大学担任写作客座助理教授。Jonathan van Belle 则是一位经验丰富、在诸多重要媒体上发表作品的作家和编辑。两位作者这次的合作可谓厚积薄发。短小精悍的一本,其基础却是十年来教授哈佛大学新生写作课(Harvard's Freshman Expository Writing Course)和多场景下哲学写作和批判性思维课程的丰富经验。值得注意的是,Kaag 曾获得哈佛大学的优秀教学奖(Bok Award for Teaching Excellence,每年仅颁发给2%的讲师)

在这些权威的注脚之外,读者也会发现两位作者提供指导的方式极有亲和力,杜绝了教科书中常易出现的说教语气,而是循循善诱,通过亲身经历和读者分享如何解决学术写作中的难点和痛点。Kaag 自己从小在母亲的培养下逐渐成长为一个作者的过程是贯穿全书的一条故事线,而他本人在经历“写作文思枯竭”时(writer's block)的焦虑和对于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的执念或许也让读者感同身受。在跟随本书叙事和指导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培养出一个更为健康的写作心态。人无完人,写作亦如此;能够完成其核心任务的学术写作就已经是足够好的。因此,本书作为一个全面实用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手册,既能为学术写作初学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指导,又能作为其他学者手边便捷的“备忘录”(checklist)

本推文从“为什么和怎么办”(why & how)两个维度回顾书中的一些要点和亮点,以便于感兴趣的读者更好地领略本书的风格:

  • 从根本上说,什么是学术写作?其目的是什么?

  • 怎么推进写作本身?如何处理不同写作要素之间的关系?

 以“回应”为目标的学术写作

当代社会,我们比较熟悉的写作场景大抵是:一名写作者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屏幕,手上不断地敲击键盘,沉浸在自己独有的思维和文字世界里。然而,本书从一开始就打破了这种极具个人主义的写作幻像。不论多么新颖奇特或离经叛道,没有一个学者的想法是存在于真空里的。两位作者一直强调,学术写作的本质是“回应”(responding to),是一件既需要对象、又期待反响的活动。

这便需要写作者在写作前有一定的知识和研究储备,而且在写作中发挥一定的想象力。首先,写作者在一定量的文献阅读之后要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评估、进入一个关键性的辩论空间(entering a critical debate)。这个选择决定了你如何放置自己在某学科或研究领域内的位置,可以说是你即将下笔的这篇论文的“安栖之所”,也是你尝试“回应”的话语空间。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空间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其核心话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或批判的维度。作者举了1850年代美国围绕奴隶制的讨论作为经典案例;在那个引起了热烈讨论的空间里,核心争辩的问题有“奴隶制具备历史合理性吗?为什么?”虽然当今美国学界对于奴隶制的论争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但是识别一个话语空间的技能是相通的,即仔细揣摩你手上的课题,探索并想象针对其可能产生的不同观点。

其次,在进入了一个辩论空间之后,写作者可以进一步分析该空间内其他学者的声音。受到古希腊修辞学的启发,本书作者将每位学者表达观点的场景称为“修辞情境”(rhetorical situation),并提出了有助于剖析特定情况的五个维度。这些维度能帮助我们饶有章法地分析他人的学术成果,同时为自己的写作建立扎实的根基。

  • 受众(audience):作者比喻说,不考虑受众的学术写作就像是一棵树倒在了一个荒凉的森林里,怎么都不会发出大的响应;

  • 课题(topic):受众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与写作的课题相关,即辩论空间的中心;

  • 目标(purpose):每个学术写作者都应有明确的目标,无论是证实、激励、启发、展示、测试或质疑某现存的观点或发现;

  • 体裁(genre):目标的设定进而影响了写作体裁的选择;比如论述型文章的结构有助于你有逻辑地证明某观点,而诗歌等形式的长处则在于触动人心;

  • 态度(stance):与其扮演客观中立,写作者可以适当表达自己的态度或立场,比如教育式的、诙谐风趣的、问询式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是带有讽刺意味的。

弄清楚这些问题固然需要一定的阅读和思考积累,却也是典型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般的训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笔者自己曾经的批判理论课上,教授常打这样一个比方:“如果你具备穿越时空的超能力,可以把黑格尔、马克思、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等哲学家请来参加派对,你和他们之间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对话?”

学术写作的本质其实是类似的,写作者首先要设定举行什么样的派对(即你选择“回应”的辩论空间)、邀请哪些客人(即你选择“回应”的对象)等,在此基础上你才更好地决定提供什么样的菜肴(即你“回应”的具体内容),以刺激你的受众的“味蕾”。

关于“回应”的具体内容,本书作者强调,进入某学术话语空间绝不意味着与其现有观点“斗争”(fight)。虽说原创性是衡量学术贡献的一大标准,但是原创性的表现绝不等于与现有文献“唱反调”。只有受良好数据支撑的、富有成效的“唱反调”才是有价值的。作者一再警惕学术写作者陷入无意义的虚空辩论之中。他们指出,“回应”的立场可以非常多元,包括但不限于:1. 呼应现有的观点,但同时提供新的数据支持;2. 强调现有文献中的疏忽之处;3. 以崭新的论据来修正一种主流观念;4. 为某公认的论点提供另类的解释;5. 以新颖的、富有启发性的方式梳理某文献;6. 借鉴现有论点的框架和内容来生成一个新的论点。

简言之,学术写作中的“回应”意味着“新”与“旧”之间的辩证统一:“旧”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谦虚地认可某领域内已有的论点;“新”指清晰有效地阐明自己的原创之处,从而在写作中做到掷地有声。

 如何塑造学术写作的“灵魂”

在为自己的作品找到一个栖息地之后,写作者便可以开始更系统地考虑写作本身,细致打磨学术创作在不同层次上的要素,从相对宏观的论点(argument)和结构(structure),到更具体的论据(evidence)和写作技巧(technique)等。

论点(argument)是学术交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要素之一,是一篇学术产出的“灵魂”,也是同侪之间常用以判定学术能力的重要依据。笔者在初入英文学术写作之时,常为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精准度和地道性不足感到焦虑。导师一语惊醒梦中人:“那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能否提出一个有趣的论点。”

本书的作者将论点进一步拆分成了“前提”(premises),“结论”(conclusions)和“推论”(inferences)。当我们尝试提出一个论点时,我们往往先写下一句陈述。书中举了一个很简单直观的例子:“Maria 人很好。”这句话还不是论点,因为其还没有体现出任何的逻辑关系。接下来,我们可以把这句陈述用作前提或结论。用作前提,我们可以得到“Maria 人很好,所以她很可能会做慈善捐款”;用作结论,我们得到的则是“Maria 总是帮助她周围的人,她人很好。”这个看似简单的例子强调了许多写作者在提出论点之时容易忽略的要求,即论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在讨论如何实现严谨有效的(valid)逻辑推理时,本书作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具有人文关怀的答案。他们指出一个好的推理者需要的两种重要品质是,仁慈宽厚(charity)和清晰易懂(clarity)。仁慈宽厚要求写作者公正而仔细地评估他人的观点,甚至有时不惜为这些观点进行一些合理的补充说明和修正。这能帮助写作者避免陷入某些逻辑漏洞——我们可能也时而注意到,一些看似新奇(甚至有影响力的)学术产出实则对其所处的辩论空间进行了误读。清晰易懂要求写作者有着“一种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建立相互理解的关系的愿望”。这个“他人”狭义上指的是写作者所处的辩论空间内的其他学者。因此,学术写作大不可必故作晦涩难懂。好的写作者也是好的沟通者;逻辑严谨和有温度的写作之间是一脉相承的。

有了作为“灵魂”的论点之后,你还需要一个“骨架”,以便于读者跟随你的阐释过程。那便是一篇学术写作的“结构”(structure)。我们都知道,论文一般需要简介(introduction)和结论(conclusion),但中间的主体部分怎么推进却大有文章。本书作者在讨论这点之前,再次换位思考,尝试站在受众的视角上思考结构:“阅读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从一个时刻到下一个时刻)、线性的(从这个词到下一个词)、连续的(每个词都按顺序排列,以便整体有意义)。写作结构就是把正确的单词一个接一个地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两位作者回顾了一种经典的论述结构。这是一种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雄辩家遵循的结构,经过了一定的时间的检验。主要包含6大要素:

  • 引言(Exordium):陈述要讨论的主题,赢得读者的好感和兴趣,从而引入论点;

  • 叙述(Narratio):提供相关事实,即研究问题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内容”等;

  • 分论点(Partitio):做出理解主题所需的任何区分,并解释你的论点是什么,不是什么;

  • 确认(Confirmatio):为论点提供良好的支持,可以是事实性的,也可以是逻辑性的;

  • 反驳(Refutatio:考虑并阐释可能的反驳论点,以及相关的证据支持;

  • 结束语(Peroratio):总结研究发现并结束论述。

不过,这个结构并不是机械、死板的,而应以具体的论点为转移。归根结底,具体“骨架”安排还是需要以服务“灵魂”(即论点)为目的。写作者可以灵活调整具体每部分的出现顺序。这份列表更多是作为一种“备忘录”checklist),可以提醒写作者论点阐释所需的重要元素。不论是前期准备还是正式的写作过程中,有这份清单在手能帮助提升写作的完整性。

在本书的其他章节里,读者还能找到有关论据等方面的实用指南,比如如何更好地将论据融入写作,以使其为论点服务等。良好的论据支持能使得文章的“灵魂”论点变得具体可感、有血有肉起来。

 警惕“完美主义”的陷阱

人无完人,写作亦如此。本书的落脚点放在了 Kaag 曾经与完美主义有关的经历上,提醒读者在掌握学术写作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写作心态一样重要。正如上文所打的比方,写作者常因对创作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把自己的学术产出视作近乎“孩子”一般的存在。这导致面对批判的时刻尤其困难,似乎投入的时间和思考也一并被否定了。然而,任何一份写作必然不完美,也必然有提升以及被批判的空间。应对批判和写作本身一样,也是学术生活里的家常便饭。

摆脱完美主义,就是以更积极的心态应对批判。一种转变思维的方式可能是:即便是看似负面的评判,实则也是正面的,因为其代表着批判者愿意花时间去揣摩该作品,并帮助写作者一起做进一步的提升——本质上是对该写作成果的认可。当多年后回忆母亲对自己的教导时, Kaag 才明白过来:“能够给予你(真诚的批判)的人,足够了解你,能敏锐地看到你的部分执念如何阻碍了优秀写作。”

 PUP 作者介绍

John Kaag

马萨诸塞州洛厄尔大学多纳休伦理与艺术教授,圣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外聘教授。2010年至2016年,他担任哈佛大学写作客座助理教授。他另著有 Sick Souls, Healthy Minds: How William James Can Save Your Life(PUP)。

Jonathan van Belle

一位作家和编辑,作品见于《Aeon》《Fast Company》《Times Higher Education》等出版物。Kaag 和 van Belle 另合著有 Henry at Work: Thoreau on Making a Living(PUP)。


* 9.10-10.10开学季活动期间,优惠价183元(原价205元)

撰写:倪燕萍
责编:梁坤
排版:许凯航


- END -

因公众号推送规则变更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 关注+星标 “普林斯顿读书汇”

方能不错过更多优质内容与学术信息



点击下图关注“普林斯顿读书汇”

获取更多优质内容与学术信息


版权说明

本文为“普林斯顿读书汇”公众号原创文章

未获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普林斯顿读书汇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旗下官方公众号。自1905年起,PUP已成为全球前沿学术成果与思想的传播者。关注我们,获取英文新书书摘,领军学者访谈,作者讲座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