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永德:民族团结共进 解锁“幸福密码”

政务   2024-12-10 11:00   云南  




编者按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理体系中最基本的治理单元。临沧农村各村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弘扬优良传统文化,解决交通落后瓶颈问题,畅通民意渠道,集中群众智慧,激发乡村治理活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即日起,“学习强国”临沧学习平台将推出部分县区乡村治理的经验和成效,本期推出《临沧永德:民族团结共进 解锁“幸福密码”》。


乌木龙乡蕨坝村


走进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乡蕨坝村,金灿灿的万寿菊竞相绽放,金黄色的花海,甚为壮观,村民们穿梭其间,欢声笑语不断,他们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采摘工作,丰收在望的场景为初秋的“黑衣部落”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近年来,乌木龙乡蕨坝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民族团结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基石,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巩固优势产业,探索发展新型产业,持续深耕脚下“良田”,让土地生“金”,带动群众致富。充分发挥高山休闲避暑区位优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拓宽民族特色农文旅融合发展增值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农事、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游、生态游、观光游等“农文旅”业态类型。



以“帕帕窝”为“幸福密码”,抓实“两网融合”,推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多元化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全面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纠纷不上交的社会治理格局。“帕帕窝”火塘调解室调解员使用本民族语言调解案件,契合当地民族特色,积极发挥民族调解优势的有力司法举措,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利用双语法官“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双语法官设置“双语服务岗”,较好融入当地的审判工作,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满足辖区内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运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等充分释法释理,让少数民族当事人在民族调解工作室中切身感受司法温度,广受群众好评。


永康镇康平社区


走进永康镇康平社区,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往家家户户,独具傣族风情的民居和现代风格的楼房错落有致,绿树鲜花簇拥着村村寨寨,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社区和谐稳定的美丽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近年来,永康镇康平社区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以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为契机,推行“263”工作法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把群众揪心、烦心、堵心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随意上交,点亮百姓幸福“万家灯火”。



社区“双语普法队”“新乡贤服务队”等普法队伍抓住重要节庆节点,制定特色专属“普法套餐”,制作《政策赞美篇》《家乡赞美篇》《家庭关系篇》等法治宣传“阿数瑟”打歌调,借助“村村响”大喇叭和新媒体平台,让法治声音“声”入人心,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将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基层治理体系网织为“一张大网”,用这张大网“网”住矛盾纠纷,“网”住坏人坏事,“网”住风险隐患,切实把问题解决在网格内,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深耕细作“以案定补”调解工作机制,大力提升调解员的调解积极性,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大山乡大山村


走进大山乡大山村,连片的野菊花海映入眼帘,蔚为壮观,民居依山坡而建,错落有致,与环绕四周的青山绿树自然融合,构成一幅质朴而宁静的田园景象。



近年来,大山村紧跟全县“563”发展计划的步伐,在深耕传统产业的同时,锚定特色农业的新航向,以农业产业为画笔,精心绘就致富蓝图,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昂首挺胸,迈向繁荣。



和谐生活的背后藏着乡村治理的“幸福密码”,大山村以宗教活动场所、青少年法治宣传基地为普法宣传的主阵地,充分发挥法治副村长、法治副校长、综治员、网格员的联动作用,以“枫桥经验”编织起一张严密的法治网络,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村民身边,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各民族村民在这里相聚,分享各自的文化习俗与传统技艺,在交流互动中共同学习“枝繁叶茂”“幸福花开”的道理,如同石榴籽一般紧紧抱在一起,在法律的保障与约束下,共同谱写民族团结的和谐乐章。






临沧政法融媒体中心

出   品



审核:匡锦明 

责编:段珊珊

编辑:刘   薇

来源:永德县委政法委

转载请注明出自公众号



临沧政法
临沧长安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