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心理学真相:难以入睡,是因为你没有满足自己的情绪

教育   2024-12-24 21:31   浙江  

点击👆关注公众号,用心理学疗愈自己

文|袁淑秀
当夜幕低垂,万物寂静,你躺在床上了无睡意,脑海中纷乱的思绪如同潮水般涌来。
你试图闭上眼睛,数着绵羊,却依旧难以入眠。这种辗转反侧的夜晚,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我觉得,其实失眠的背后,往往是我们未能妥善安放的情绪。
卡尔·荣格曾说:“情绪是智慧的化身,它们指引我们去面对未解的内心冲突。” 
当你忽视了自己的情感需求,情绪便会在深夜敲响心门,唤醒那本该沉睡的意识。
失眠,或许正是心灵在无声地提醒你:有些感受,你需要正视和满足。

背后的深层次心理学原因
难以入睡,表面上看可能是因为压力、焦虑或生活琐事,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往往与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密切相关。
从精神分析理论来看,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
而睡眠过程中,潜意识也极为活跃。当我们在清醒时压抑了诸多情绪,这些被压抑的情绪能量并不会消失,而是会在潜意识中涌动。
例如,一个人在工作中受到了上司的批评,由于场合等因素压抑了自己的愤怒和委屈。
在夜晚,这些情绪就可能转化为潜意识的冲突,大脑在试图处理这些未被满足的情绪时,就会干扰睡眠的正常节律。
就像被堵住的河流,水流会在其他地方寻找突破口,这些未被处理的情绪就会突破睡眠的 “防线”。

认知行为心理学,则强调思维和情绪的相互作用对睡眠的影响。
当我们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认知信念且未得到调整时,与之相关的负面情绪就会持续影响睡眠。
比如,一个人认为自己必须在所有事情上都做到完美,如果白天有一件事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
这种焦虑会引发一系列负面的思维循环,如担心自己的未来、质疑自己的能力等。
在夜晚躺在床上时,这些思维依然活跃,身体处于紧张状态,难以进入放松的睡眠状态。
因为大脑一直在对未解决的情绪和认知冲突进行 “加工”,无法平静下来。
从情绪调节的角度而言,未满足的情绪意味着情绪调节的失衡。
正常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释放情绪来达到心理的平衡。
如果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如在遭遇悲伤时没有进行倾诉或宣泄,情绪就会像紧绷的弦,在夜晚持续振动。
而且,情绪具有生理唤醒的作用,愤怒、焦虑等情绪会使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等生理反应。
这些生理状态与睡眠时身体放松、心率减缓等要求相悖,从而阻碍了入睡的进程。
此外,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认为,人有自我实现和满足情感需求的内在动力。
当某些情感需求未被满足,如缺乏安全感、归属感或者未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我们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缺失感。
这种缺失感伴随着相应的情绪,如孤独、失落等,在夜晚会被放大。因为夜晚相对安静,外界干扰减少,我们的内心更加关注自身的感受。
此时,这些未被满足的情绪就会凸显出来,成为睡眠的 “绊脚石”,使我们难以顺利地进入梦乡。
还可能因为情绪被抑制、未解决的心理冲突、过度思考等作用,让我们难以入睡。
失眠的背后,往往是我们未能妥善处理和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
只有面对和理解自己的内心冲突,我们才能真正走向自我和谐与安宁。

8种独特的解决方法
要改善因情绪未满足导致的失眠问题,关键在于从情绪管理、心理调节和生活习惯入手。
我总结了8种独特的方法,不仅关注表面的睡眠问题,更深入挖掘情绪背后的需求,帮助你从根本上改善心理状态,获得更好的睡眠。
1. 情绪记录与反思
每天晚上花10-15分钟,写下当天让你感到情绪波动的事件和你的感受。
重点记录你当时的情绪状态,例如焦虑、愤怒、悲伤或快乐。
通过书写,你可以释放积压在心中的情绪,避免它们在夜晚反复困扰你。
情绪记录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的变式,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和表达情绪,减少情绪抑制。
情绪表达性写作能够有效减轻心理压力,改善情绪健康,进而帮助睡眠。
2. 情绪释放技巧
我们可以通过一种结合东方针灸理论和西方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轻敲身体特定穴位并同时表达情绪,来释放积压的情绪压力。
你可以在睡前轻敲眉心、眼角、人中、下巴等位置,并轻声说出你当下的情绪状态,如“我感到焦虑”或“我感到不安”。
这种方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工具,能够通过身体和情绪的双重调节,迅速降低焦虑和压力水平。
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显著减少焦虑和失眠症状,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情绪平衡和睡眠质量。
3. 正念冥想与呼吸练习
每晚睡前进行10-15分钟的正念冥想。你可以专注于呼吸,观察自己的情绪和思绪,而不做任何评判。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培养对情绪的觉察和接纳,减少情绪对你的干扰。此外,深呼吸练习(如4-7-8呼吸法)也能帮助你放松神经系统,进入更平静的状态。
正念冥想是一种被广泛研究和验证的心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减少焦虑、抑郁和失眠。
根据乔恩·卡巴金的研究,正念能够增强我们的心理弹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从而改善睡眠。
直接跟着我的助眠冥想课程练习,让自己专注、放松、宁静,快速进入深度睡眠——
4. 建立“情绪满足”的睡前仪式
设计一个专属于你的睡前仪式,确保你在睡前能够满足某种情感需求。
例如,你可以与伴侣或朋友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写一封不必寄出的信,或者阅读一本让你感到温暖的书。
这个仪式的目的是让你在情感层面获得一种满足感,从而减少因情绪未满足而导致的失眠。
仪式感能够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帮助我们缓解情绪压力。
通过建立睡前仪式,你可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从而获得更好的睡眠。
5. “情绪容器”练习
在睡前进行一个简单的视觉化练习。
想象自己有一个“情绪容器”,你可以把当天所有的负面情绪和压力都放入这个容器中,并盖上盖子。
告诉自己,这些情绪已经被安全地存放,你可以在第二天再处理它们。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暂时放下情绪,获得内心的平静。
视觉化练习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情绪。
通过将情绪“存放”在想象中的容器中,你可以减少情绪对你的干扰,获得更好的睡眠。
6. “情感重构”法
每当你感到负面情绪困扰时,尝试通过“情感重构”来重新审视和理解这些情绪。
例如,如果你感到焦虑,问自己:“这种焦虑是否在提醒我注意某些重要的事情?它是否有其积极的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将负面情绪转化为一种有价值的信号,从而减少其对你的干扰。
情感重构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帮助我们改变对情绪的看法,从而减轻情绪的负面影响。
根据认知重构理论,改变对事件的认知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
通过重新审视和理解情绪,你可以更好地管理它们,从而获得更好的睡眠。
7. “情感冥想”法
在正念冥想的基础上,加入情感冥想。在冥想过程中,专注于自己的情绪状态,观察和接纳自己的情绪,而不做任何评判。
例如,你可以在冥想时专注于“焦虑”或“悲伤”的情绪,观察它们的产生、发展和消失过程,从而培养对情绪的觉察和接纳。
情感冥想是一种结合正念和情绪调节的冥想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根据正念情绪调节理论,正念冥想能够增强我们对情绪的觉察和接纳,从而减轻情绪对我们的负面影响,改善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
8.安定练习,与身体建立深度的链接
练习的时候,无需给自己过多负担,可以尝试在午休时进行练习,目标是放松身心而非强迫入睡。
目标设定——你的目标不是入睡,而是吸收自然的精华,让身体恢复活力。
处理情绪——先进行根据上面的方法或一些活动,以满足情绪需求。
吸入能量——想象面前有一团白色或金色的光芒,吸入这股能量,感受它流入你的身体,然后呼出体内的浊气,请细致想象每一个细节,重复数次。
安定能量——待情绪稳定后,想象眼前有一个焦点,眼睛注视它,保持稳定的呼吸,持续5-10分钟。
顺其自然——你是否入睡了?这次体验是否愉快?没有入睡也没有关系,顺其自然就好。
通过以上独特的方法,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改善因情绪未满足导致的失眠问题。
这些方法不仅关注情绪的表达和释放,还强调情绪的觉察和接纳,帮助你从根本上改善心理状态,获得更好的睡眠。

结语
在漫漫长夜,难以入睡的你,其实是在与未被抚慰的情绪角力。
那些被忽视的情感,像夜风中的低语,反复在心底回荡,搅扰你的安宁。
心理学的深邃告诉我们,失眠的根源,往往是情绪的饥渴未被满足。而解药,不在猛药重典,而在温柔的自我面对。
尝试情绪记录,让笔尖轻抚内心的褶皱;练习正念冥想,让呼吸带你穿越情绪的迷雾。建立睡前仪式,用温暖填满心灵的空隙。
如此,夜幕低垂时,你将不再孤单,而是被自己的关怀与觉察轻轻拥入梦乡。

点入下方,进入袁老师的《走出情绪、心理之困》课程,我会针对大家常见的悲观消极、自卑、在乎别人看法、焦虑内耗、担心恐惧等情绪问题,设计了相对应的方法指导课和正念冥想练习——

有什么问题或者需要咨询,请添加我的个人微信,随喜随缘!

同时,别忘了善用心理学自我疗愈
点击关注我,用心理学正念疗愈,星标我不迷路

看完如果喜欢,期待你点个在看 

松果正念袁淑秀
我是袁淑秀,松果正念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正念教养导师,具有近二十年心理咨询和教育经验,拥有心理和教育类版权245项,原创了近百个系列正念冥想训练,让近百万家庭受益,已研发成“松果儿童正念”APP(安卓商店均可下载),方便大家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