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联合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共同发布了《推动清洁氢标准优化与国际协同——实现氢的气候效益最大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梳理了美国、欧盟、英国等多个国家出台的清洁氢相关标准,以及各国间正在开展的清洁氢标准国际协同和互认行动,并从优化完善国内清洁氢标准、加强国际协同,推动建立清洁氢认证体系、促进清洁氢生产应用,积极参与国际清洁氢标准制定和互认工作三个方面为中国建立清洁氢标准提供了建议。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发布氢能相关政策及战略,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以促进氢能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由于氢能产业的发展对实现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因此,建立针对氢气的环境和可持续性标准、法规和认证体系,考虑氢能产业链潜在的气候风险,对于促进清洁氢的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
当前,国际上对于清洁氢气存在多种概念和术语,包括“清洁氢”、“可再生氢”、“低碳氢”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利益,制定不同的清洁氢标准及认证体系,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限制、可再生能源比例等。这种标准及认证体系的不一致性增加了氢能贸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直接影响到市场的接受度,有可能对国际间的氢能贸易造成一定的阻碍。
美国「清洁氢」定义及认定标准
2022年8月,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清洁氢”定义为“通过一种工艺生产的氢气,该工艺生产每千克氢气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大于4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欧盟对「可再生氢」和「低碳氢」的定义
根据欧盟关于可再生氢的两项授权法案,“可再生氢”是指通过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取的氢气,也被称为“非生物来源的可再生燃料”。
根据欧盟“氢气和脱碳气体市场一揽子立法”(Hydrogen and Decarbonized Gas Market Package),“低碳氢”是指来源自不可再生资源的氢气,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于化石燃料应至少减少70%。
中国的「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氢」定义及标准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氢的标准与评价》,“低碳氢”的温室气体排放阈值为14.5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克氢气,“清洁氢”和“可再生氢”的阈值为4.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克氢气,同时“可再生氢”要求其制氢能源为可再生能源。
相关建议如下:
优化完善国内清洁氢标准,加强国际协同
根据国内氢能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标准的最新进展,通过深入研究、广泛调研、专家论证等方式,加快中国清洁低碳氢能行业标准的制定。特别是在清洁氢的定义、阈值以及核算方法等方面力求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趋势相协调。例如,应当加强对国际上提出的可再生电力制氢“三个支柱”的重视,结合国情考虑适时推进,确保电力制氢的清洁性。此外,也应当加强氢气本身排放的气候影响的研究,目前英国已经在相关标准中对氢气排放提出了管理要求,欧盟也在其政策中承认了评估和解决氢气排放问题的必要性,因此,中国也应当加以重视。
推动建立清洁氢认证体系,促进清洁氢生产应用
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是清洁氢认证的基础,然而为了确保标准能够真正支撑清洁氢的评价和认证,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清洁氢认证体系。政府可以支持具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牵头开展清洁氢认证体系的搭建和完善。此外,政府可以针对清洁氢的认证出台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清洁氢的生产和应用,如对符合标准要求的清洁氢项目给予生产补贴、电价优惠等政策支持。基于完整的清洁氢认证体系,中国可以逐步探索建立氢能交易市场,并进一步推动国内和国际的氢能贸易。
积极参与国际清洁氢标准制定和互认工作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于清洁氢的标准及认证尚未统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氢标准及认证体系,一些国家为实现其低碳转型目标,也会对进口的清洁氢提出要求,例如欧盟已经将氢气纳入了其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中。因此,中国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清洁氢标准化活动,同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此外,中国也应当推动清洁氢标准与国际协同互认,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机制,加强与国际相关方的沟通交流,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清洁氢标准互认机制。
研究成果
中国氢能联盟积极推动国家级氢能智库建设,研究成果广受关注。中国氢能联盟与IEA、IRENA、FCH-JU以及RMI等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绿氢政策指南》《绿氢降本路径》《氢谷——世界氢经济洞察报告》《开启绿色氢能新时代之匙:中国2030年“可再生氢100”发展路线图》等研究成果,连续五年发布《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立足我国氢能产业及能源战略发展需要发布《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数据手册》《中国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等重磅报告。
图文来源于中国氢能联盟及网络等公开渠道
编辑丨庄婉喆
责编丨卢常佳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与/氢/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