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个勺子》据说经过了一定的修改和删减,但90几分钟的片长我还是觉得有些啰嗦拖沓。
影片里的勺子,其实不是指那个真傻子,而是陈建斌演的“拉条子”。他偶然发善心收留了一个街头流浪的傻子,但之后发生的麻烦让他损失惨重、陷入绝境。
可惜陈建斌演的不像傻子,而像一个装傻的人。虽然他很用力的去演了,但我头脑中始终萦绕着他在《甄嬛传》里扮皇帝的嘴脸,感觉他只是装腔作势。他老婆蒋勤勤演的比他好,让我有些意外。
《一个勺子》剧情简单,似一则寓言故事,这样的原著改编成电影,又要表现出真实感来让观众信服,不是容易的事。荒诞的故事有很多漏洞不能自圆其说,夸张的表演有话剧的意味有些脱离实际。和《东北偏北》一样,导演太注重风格化,而失去了电影的质感。我又想起了《盲井》,里面的演员都没有名,却演得非常自然生动,和现实的农民工一模一样,比陈建斌夫妇强得多。
陈建斌扮演的“拉条子”一味的装傻充愣,而他身边的人却显得比他精明的多,这样的故事发生在90年代我信,发生在现在好像不太可能。而且从陈建斌向王学兵要钱的几场戏可以看出,陈建斌演的“拉条子”精明的很、狡猾的很,也是社会上摸爬滚打过的,怎么会被骑着破摩托的阿猫阿狗骗了呢?
影片几乎所有场景都在“拉条子”的房里院里完成,格局很小,缺乏大背景的观察,结尾处又借着拉条子老婆的嘴,哭喊出“好人没有好报”等标语似的“口号”,有些画蛇添足。《盲井》里面就没有这样的直白自问,有些话用不着说破,应该让观众自己品味。
这部电影是陈建斌的处女作,也在金马奖得了好几个大奖,但实际上分量并不大。《一个勺子》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剧本也有些单薄,陈建斌表演不够自然生动,还是端着,不够放低。我看过外国名演员演庄稼汉,经常在镜头前做一些粗鄙的小动作,比如抠抠裤裆了,脱袜子摸脚丫子闻闻臭不臭了······等等,这些动作剧本里都没有,都是临场发挥。表演不是单纯靠穿上一件破衣服、脸上画上红脸蛋就能进入角色的。
影片最让人烦的,还有拉条子如祥林嫂附体一样的啰嗦。他的纠缠不休,让观众对他的同情打了折,也对他到底是不是真“勺子”产生了疑问。如果把啰嗦的任务交给他老婆,估计效果会好很多。
PS:中国每年的电影,精品确实很少,刨除了腻腻歪歪的滥情片、胡说八道的恶搞片、乱打鸡血的动作片,也剩不下几部严肃的剧情片了。虽然如此,也不能矬子里拔大个,硬说优秀。《一个勺子》里没什么新鲜的玩意儿,既没有触及灵魂的反思,也没有一针见血的勇气,在精神上是颓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