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pic from oamul
聚沙成塔·背书打卡
2025·灰词季
今日学习
Day203 计划行为理论
相关知识
01
理论源起
1975年,Fishbein M等提出了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简称“TRA”),指出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的直接因素,且行为意向受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该理论已经被广泛运用于预测和解释某种行为,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然而,后续研究发现,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某些时候个体可能强烈地希望进行某种行为,但却受限于某些非意志控制因素,从而指出理性行为理论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变量,即感知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简称“PBC”)。
为了提高对这类不完全受意志控制或者较复杂行为的预测精度和解释力度,1985年Ajzen将感知行为控制纳入模型,在此之后不断修正,最终在TRA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
02
理论概述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成熟的理论之一,它对个人行为的解释力与预测力被广泛证实,大量应用于消费、管理和医疗健康等领域,近些年也被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所关注。
计划行为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的行为并非百分百出于自愿,而是处于控制之中,个体的实际行为除了受行为意向的影响之外,还受到感知行为控制(PBC)的影响,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是决定用户行为意向的三个主要变量,且这三个主要变量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行为态度是个体对实践某项具体行为抱有的或正向肯定或负向否定的倾向,主观规范是个体在选择是否实践某项具体行为时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感知行为控制是个体在实践某项具体行为时所感知到的难易程度。
△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模型图
参考文献
[1]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张一涵 袁勤俭
[2]区域国别研究视域下国际学生传播中国故事的意愿——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张知倞 赵炜
◐◑◒◓◔◕
欢迎大家参加「院校课程」
一起学习更多内容!
目前小田心上线了川大、西政、川社科、成理的「冲刺课程」,欢迎大家私戳小田心了解、试听(下方二维码可联系上小田心哦~)。也可以点击下方对应院校划线文字,查看详细介绍。
冲刺课程
▽
模考课程
▽
点击图片即可了解喜报详情
祝好
你可能错过了
/针对2025级/
模考课程
冲刺课程
公益公开课
院校真题解读
(24级真题解读陆续更新中)
院校参考书解读
院校常见问题答疑
考研经验贴
近期热点分析
近期专题笔记
喜报
23级
2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