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博物馆20个特展不容错过,让你一整年的观展计划满满当当

旅行   2025-01-06 17:20   上海  


点击播放完整视频|以上视频为乐游频道原创

2025年,上海博物馆在人民广场馆和东馆将举办12个新展,在境外举办2个新展,以及延续展出的6个展览,共将呈献20个特别展览。这些特展览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多维度展现世界文明各个时期的艺术文化成就,多层次探讨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赓续不断的不朽传承和交流,致力于为观众打造一场群星辉映之下盛况空前跨时空的曼妙之旅。


人民广场馆

01




灵影仙踪:

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

乙巳蛇年,鳞动春归。在中国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其无足而水陆畅行,冬眠或蜕皮后宛若新生,种种特质令古人敬畏并将其神化。上博一年一度的迎春特展,将首次在独立展厅亮相。13件组古今中外的文物精品,来自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馆藏,邀请见证灵蛇传说在中华文明中的绵延与变迁,感受灵蛇文化跨越山海、连接各民族的精神共鸣。

展览时间:2025年1月14日至3月2日

地址: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第三展览厅



02




古犀珍献:

明清犀角器展

犀角是古老的工艺用材。中国的犀角雕刻至迟于汉代已经成熟,历经唐宋的发展,在明清之际达到鼎盛。本次展览从馆藏中遴选百余件犀角器珍品,并辅以与犀角雕刻艺术相关的其他文物,造型多样、题材丰富,为观众多角度地呈现这一无比珍贵而又鲜为人知的传统工艺门类。

展览时间:2025年5月30日至2026年5月底

地址: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原三楼印章馆


03




珠归海上:

庄万里家族捐赠两塗轩书画展

在上海博物馆书画收藏中,由菲律宾华裔企业家庄万里先生家族于2000年捐赠的“两塗轩”书画是尤为值得珍视的一部分。

“两塗轩”珍藏书画内容丰富,自宋至近现代,跨八百余年,涵盖书画史上主要的风格与流派,有宋人《秋山萧寺图卷》、明人《十八学士图》四屏、林良《竹禽图》、董其昌《手札九通卷》、齐白石《七冠报鸣图》等书画精品。适值上海博物馆东馆建成,位处人民广场馆的“两塗轩”陈列室亦加以改建,经梳理研究,此次精选45件庄氏家捐赠书画藏品展出,望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展览。

展览时间:2025年8月20日至2026年4月19日

地址: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原三楼书法馆


04




红翠斗芳菲:

宋元明漆器珍品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之一,漆器工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进步,到了宋元时代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雕漆、填漆、戗金、螺钿等工艺共同构筑了一个绚丽彩色漆艺世界。为了让观众了解璀璨的中国漆器文化,尤其是珍贵的宋元传世珍品,上海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将于2025年秋季共同主办展览,展品总数近200件,汇聚了以东京国立博物馆为主的日本多家著名收藏机构的中国漆器精品。

展览拟通过展示海外传世的宋元明漆器精品,特别是宋元珍品,系统梳理中国漆器的艺术成就,进一步探究并向公众和学界呈现中国漆器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精神内涵。

展览时间:2025年9月19日至11月23日

地址: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第二展览厅


05




至扇至美:

上海博物馆藏历代精品书画百扇展

中国扇面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于扇面之上挥洒书画,为后世留下丰富的艺术珍品,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上海博物馆馆藏书画扇丰富,数量多达千余件/组,包含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多种题材,形制上有扇页和成扇等不同形式。

本次历代书画扇展以时间为线索,遴选馆藏宋、元、明、清及近现代不同时期名家精品书画扇100件,其中不乏宋徽宗赵佶《草书七言诗二句》纨扇页、元盛懋《秋江垂钓图》纨扇页、明姚绶《行书诗》扇页、明唐寅《临流倚树图》扇页等鲜少亮相的名品。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观众领略中国传统扇面书画艺术的魅力。

展览时间:2025年10月至2026年2月

地址: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第一展览厅


06




暂得之乐:

暂得楼捐赠陶瓷展

“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暂得”一词被大收藏家胡惠春先生用作自己收藏的堂名,表达了他每一次与心仪文物相遇的喜悦,展现了豁达的胸襟。

暂得楼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陶瓷器数量可观,质量尤精,时间跨度从晋唐到清末,尤以明清官窑瓷器为重,清代官窑瓷器中成对的珍品更是难得一见。2025年10月该展将以崭新面貌重新开放,让观众得以再次目睹这些至美佳作。

展览时间:2025年10月至2026年8月

地址: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原二楼陶瓷馆


07




摩登华影:

海派旗袍与百年时尚

20世纪于中国是波澜壮阔的百年,社会风俗与服饰生活都开启新纪元。时人为立于万国竞争之世,服饰由繁琐趋于简便,传统服装虽退潮而去,人们在慕洋服之余仍未忘本心,在革新与复古的交织中,孕育出中西融汇、古韵新潮的经典国服款式——旗袍。

本次展览将采用沉浸式展出,以张信哲先生的收藏民国旗袍及贝聿铭之妹贝洽(Patricia Pei)女士捐赠旗袍为主要展品,从服装时尚的角度,展现百年摩登生活,讲述江南女性从古木青砖的往昔步入流光溢彩时代的故事,演绎海派旗袍如何历经百年更迭,成为全球女性华服代表的历程。

展览时间:2025年12月中至2026年8月

地址: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原一楼青铜馆


08




出神入画:

文物中的传奇故事

竹林笑傲七贤事,青梅煮酒谈笑间,玉人待月西厢下,苏子赤壁泛歌船……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志怪传说、英雄演义、戏曲故事、文人佳话,定格于不同材质的文物之上,形成经典的图像叙事传统。

本次展览选取刻画经典故事图像的瓷器、漆器、竹刻、铜器、版画等各类精彩文物,带领观众畅游中国传奇的世界,解读妙趣横生的典故,透析图像叙事的传统,追索传奇演绎的脉络,也共同寻觅故事背后中华民族的文化风貌与精神特质。

展览时间:2025年12月中旬至2026年8月

地址: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原二楼陶瓷馆


东馆

09




印象·派对:

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

作为“对话世界”系列的第五个大展,上海博物馆主策、联手日本印象派艺术收藏重地POLA美术馆及日本经济新闻社,倾情呈现一场派对式的印象派艺术大展。

这场视觉盛宴不仅关注亚洲视角对印象派艺术的视觉和审美偏好,更以光影与自然为线索,串联起印象派对于其后野兽派、立体主义乃至当代艺术的深远意义,展示蕴藏于艺术之中永恒的创造力与革新精神。莫奈、雷诺阿、塞尚、凡·高、高更、马蒂斯、毕加索、沃尔夫冈·提尔曼斯、杉本博司、草间弥生等跨越时代的三十余位艺术大家的作品犹如群星辉映,带领观众沉浸在一场盛大热烈的艺术派对之中。

展览时间:2025年1月22日至4月21日

地址:上海博物馆东馆第二、第三特展厅


10




龙腾中国:

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

中华文明早期形态如何孕育?五千多年前龙形玉器有何含义?最早古国礼仪中心如何形成?中华民族“敬天法祖”观念又源自何时?上海博物馆2025年“何以中国”重磅展览将要回答这些问题。

红山文化距今约6500-5000年,是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其以玉龙为代表的玉礼器、以“坛、庙、冢”为代表的礼制建筑,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四展。展览将着眼红山古国最高文明成就,汇聚辽宁、河北、内蒙古等地最新考古成果,系统揭示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红山文化特展。

展览时间:2025年6月下旬至10月初

地址:上海博物馆东馆光明乳业第一特展厅


11




熠熠华章:

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

“熠熠华章: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将呈现近300件固原出土的西周至隋唐文物精品,展示出古代固原文化交融的壮阔图景。考古十大发现的姚河塬遗址出土卜骨名动天下,有力证实了分封于六盘山下的西周获国的存在,也让该遗址成为我国最西北甲骨文发现地。

西周到隋唐的固原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切片,以其文化交融之美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我们由此可推想那波澜壮阔的多元文化交织的历史华章。

展览时间:2025年6月至2025年11月

地址:上海博物馆东馆第二特展厅


12




与三代同风:

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

本次展览依托上海博物馆宋元明清铜器收藏,携手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汇集欧、美、韩及国内多家重要博物馆馆藏,是近年来海内外最具规模的史诗级宋元明清铜器展,期待能带给观众有别于三代铜器的独特艺术魅力,并借由展品文物本身亲炙宋元明清千年古铜的迷人风华。

展览时间:2025年11月12日至2026年3月16日

地址:上海博物馆东馆光明乳业第一特展厅



跨年展览

13.金字塔之巅:

古埃及文明大展

2024年7月19日至2025年8月17日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一楼

14.消失的法老:

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

2024年7月19日至2025年8月17日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二楼

15.寰宇东西:

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与世界

2024年11月23日至2025年3月30日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第二展览厅

16.金琅华灿:

张宗宪捐赠掐丝珐琅器展

2024年4月25日起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四楼展厅

17.满庭芳菲:

卡地亚的艺术魔力

2024年11月6日至2025年2月17日

上海博物馆东馆光明乳业第一特展厅


出境展览

18.浮世清音:

晚明江南艺术与文化


“浮世清音”特展通过展示晚明江南生产和流通的文物和艺术品,探讨在新旧思潮冲击和全球贸易带来大量财富的背景下,江南地区城市居民如何于物质文化、思想、艺术三个层面享受精致的文化生活,使得江南成为清初有识之士的追忆对象。

该展由上海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共同举办。360余件展品来自海内外多家艺术机构和重要个人收藏,其中上海博物馆展出200余件展品,门类涉及瓷器、印章、玉器、漆木器、竹刻、文房四宝、书画、古籍、青铜、绣品等。本展历经多年筹备,是两馆多年密切合作的重要见证,也是港中大文物馆新馆扩建后的首个特别展览。

展览时间:2025年3月21日至7月20日

地址: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19.镕古铸新:

宋元明清铜器展


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铜器,具有自身特色和独特审美标准,对其他装饰艺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次展览将重点关注这一时期的中国铜器珍品,研究它们对于早期青铜礼器传统的解读、传承与发展,同时结合同时期的漆器、陶瓷、玉器等,展现文人陈设清供中的怀古风尚与文化自觉,呈现中国晚期铜器这一门类文物的独特艺术价值。

本次展览为两馆友好交流项目,2025年9月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闭幕后,展览将移师上海博物馆东馆展出。

展览时间:2025年2月28日-9月28日

地址: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中国陶瓷·至宝竞艳

持续至2025年3月30日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以上展览名称及信息仅为预告内容,具体情况请以开展前公布为准。

资料:上海博物馆

编辑:都航

审核:沈飞


乐游频道
即时发布新鲜全面的旅游资讯,活动讯息。为您的出行打造适合的线路,提供贴心的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