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统计局最新数据,披露了中国在建商品房的存量:71.59亿平方米,相当于每个中国人5平米。如果只算住宅,这个数字变成了3.55平米。
目前商品房的消化速度如何?今年1-9月,商品房才销售了7.02亿平方米。
读到这些数据,让我们对雷霆手段“止跌企稳”有了明确的认识。
有人说,其实房地产今年没戏,不用那么着急出政策。通读了所有公布数据,笔者以为这次出手很关键!
不用说,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房地产数据,是非常糟糕的。截止9月末,全国商品房销售仅6.888万亿,数字很吉利,遗憾的是远低于预期,同比负增长22.7%。按照前三个季度的平均销售量估算,今年10万亿销售都无法企及。
今年初,就有专家呼吁,应当以最强力的政策,来扭转房地产预期,否则继续以最近几年超20%的速率下滑,房地产会形成巨大的拖累。但是,也有专家认为,仅仅是正常的“折旧更新”,房地产就应当有10万亿的销售规模。事实证明,房地产行业的韧性并不好。百姓消费的韧性也不强。退潮的速度,远超过想象。
也是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7.868万亿,下滑了10.1%;新开工面积,56051万平米,下滑了22.2%;商品房待售73177万平米,上升了13.4%,其中住宅37679万平米,上升20.8%。随着销售端的大幅下降,房企的定金及预收款下降29.8%,个人按揭下降34.9%。一列失速的火车,总是需要以最高的意志、最强的力量来踩一个刹车,这大概就是读了数据以后的直观分析。
毕竟这样的数据,已经持续很多个季度了,刚开始是降温,随后是去火,接着是低速、怠速,随后是失速并逐渐逼近生死时速。
房地产事关上下游三分之一的行业,这是房地产这个行业的“长链条特性”。这个行业,可以降温去火,但是绝不可以彻底熄火。很多事情,要凝聚共识,还得进行风险测试,用残酷的事实,让大多数人去理解,一串串数据,它的生死边界在哪里,最佳刹车点在哪里,最后刹车点在哪里。
笔者以为九月下旬的“止跌企稳”行动非常关键。十一长假,是传统的看房季,用强力的政策去刺激一下看房动作,至少让第四季度的交易看见了曙光。
一切为了交易,有成交,很多企业(远远不止房企,还有建筑企业、建材企业、家装企业、家电企业.....)都可以顺利脱困。很多地方也可以摆脱财税歉收的危局。
楼市新政,最关键的一条,是央行创造了一种模式,地方有可能以收储保障房的形式,变成四季度商品房的大买家,从而创造住宅销售的大单交易。五部委加地方,则倡导了住房新消费,把房地产消费限制,变成了房地产消费鼓励。笔者由此预计,今年全年的房地产总销金额,仍可望穿越或接近10万亿元的“生死线”。
实践证明,让房地产销售至少稳定在10-12万亿一线,是国民经济平稳的客观需要。让房地产快速萎缩的想法,是对宏观经济运行不懂行的表现,是非常有害的。
迄今为止,世界上的大多数危机,都和房地产、证券市场有关。当务之急,就是房地产止跌企稳,最好健康活跃。
仔细阅读了宏观数据之后,笔者以为,万万不可认为助力房地产止跌企稳,只是个权宜之计。
有人讲,韬光养晦,是中国人应对老美的权益之计。其实,韬光养晦,是中国人的文化精髓。在很多时候,即使有实力,也不必以拳头大小生存在文明世界,以文化服人,才是至高之道。
经过了黄河大转弯,背负着统计局报表上71.59亿平方米的在建商品房数据(其中住宅50.1亿平方米),背负着中国人家庭资产70%在房地产的客观事实,中国人的住房消费,不得不走上“广厦千万间”的独特消费道路。
在明年后年,我们仍不得不让商品房消费攀上10亿平方米的平均速率,从而达到10-12万亿的销售额。在更长远的3-5年,我们不得不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特色的消费,首当其冲的就是住宅消费。在一个韬光养晦内敛文化渗透到骨髓的国度,星际旅行、海洋深潜、蹦极、登山注定只是小众产业,低空飞行、滑雪滑水、游艇帆船注定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消费唯有从务实的居所起步,才有可能体现中国特色,才有可能消化制造大国的庞大产能。
是时候做一些清醒预计了,房地产止跌企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住建部有责任为中国人描绘一个人均面积远超过欧美的居住前景,也有责任为奢宅消费没有止境,在高质量发展语境下,提供一个市场经济化的新背书。
奢装家居,是中国式内向消费最有潜力、最有群众基础的方向,每平米100万的一线都市奢装豪宅,比一周滑雪度假花掉100万更有中国式消费基础。
在这样对房地产未来预测之后,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上海城央的住宅,就从来也没有熊市过;我们也可以理解,类似广州、杭州这样的都市,一旦放开限制,就不应该是问题市场。
在住房消费更容易获得的时候,是等更好的产品,还是不等这个时间,面对50亿平米在建住宅,有的消费可以等打折,有的消费宜快上车。背景板重置了,在好产品和消费时机上,最佳平衡点就得自己找了。
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
来源: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