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金瀚家教》第十二期来啦!

乐活   2024-10-17 18:39   河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当仁不让  从善如流


10月11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在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一审开庭,一审时余华英被指控拐卖11名儿童,后来警方又查明她拐卖另外6名儿童的犯罪事实,如今这份名单上的儿童增至17人。庭审细节的披露让不少人潸然泪下,也让人对人贩子更加深恶痛绝。余华英一审曾被判死刑,因发现漏罪等原因,案件被发回重审。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余华英贩卖的第一个孩子,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5岁时被拐的杨妞花,直到31岁才找到了回家的方向。可真的回到家后才发现:39岁的爸爸杨新民郁郁而终,32岁的妈妈熊棉衣也带着破碎的心去了,姐姐桑英在11岁那年成了孤儿,一家四口再也无法重聚。

对于万千家庭而言,每一个孩子被拐都伴随一个家庭的悲剧。家长们要用高度的警觉,为孩子织就一张防拐安全网。

孩子易走失的高危场所

1.商场

很多家长在试衣服或者选购商品时,往往会忽视孩子,此时孩子容易离开家长的视线范围。

2.超市

大型超市货架间隔多,孩子不易区分,彼此之间看不到对方,儿童此时易走失。

3.汽车站、火车站

车站人流量大,家长在匆忙赶路或赶时间时,容易忽略对孩子的照顾,让人贩子有可乘之机。

4. 公园、游乐场

游乐场人流量多,游戏项目多,孩子容易分散注意力,乱跑走失。

人贩子常见骗术

1.冒充熟人

骗子通常能叫出孩子的名字。会和孩子说自己受孩子家人委托,来带孩子回家或去往某地,且已得到老师或家长许可。利用如此“权威诱惑”,骗取孩子的信任。

2.物质利诱

美味糖果,诱人的零食、新奇的玩具、游乐场的吸引……孩子面对这些诱惑容易失去防备。

3.盗窃儿童

不法分子会趁家长看管不严的时候,将孩子拐走,还有人直接从车后座或家长怀里将孩子抢走。

4.利用善心

利用孩子的单纯和善良,采取让他们带路等方式进行拐骗。比如说“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地方的路怎么走吗?”如果孩子回答知道,不法分子就会顺势让孩子带其前往。

5.威逼恐吓

通过恐吓吓唬孩子,来逼迫孩子就范。

预防拐骗注意事项

1.处于家长视线内

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千万不要只顾赏景、拍照而忘了观察孩子的动向,应随时让孩子处于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活动,必要时请在其身上放置写有家庭联系方式的小纸条或信息卡片。

2.不要轻信陌生人

告诉孩子不要随意和陌生人搭话,不要随便吃陌生人递来的食物,不要随意告诉陌生人家里的信息,警惕与陌生人接触。

3.独自在家有技巧

不给陌生人开门,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情况。教育孩子学会在紧急时刻拨打家长电话或110电话报警求助。

4.家人信息要记牢

教会孩子记住自己的城市、小区、门牌号和家长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等,万一发生意外状况,可以及时联系上家人。

5.行踪要及时告知家长

提前跟孩子做好约定,比如没有家长的通知绝不能跟他人走,去同学家或跟同学一起在外面玩,行踪要及时告知家长。

合适的求助对象很重要!

校园内或校园附近——向老师求助

户外——向警察求助

公共场合——向保安求助

商场、游乐场——向工作人员求助

其他——向服务站点求助

实际上,求助对象远远不止这些,家长需教孩子“灵活应对”。

7月30日,浙江衢州一走失女童曾用ATM机成功自救。如今,大部分银行的自助网点内设有紧急求助按钮,在“紧急呼叫”按钮上方,还有一个红色的紧急报警按钮。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带孩子外出时,家长请确保孩子处于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教导孩子不要轻信他人。愿天下无拐,亲人终能团聚。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环球网


预防孩子走失:“十人四追法”

在每个家长心中,孩子的安全无疑是最重要的。然而,生活中总有一些意外发生,孩子走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快速有效地找回走失的孩子,是每位家长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最近,一个名为“十人四追法”的寻人策略引起了广泛关注。

什么是“十人四追法”?

“十人四追法”,顾名思义,是由“十人”和“四追”两部分组成。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组织和协调十个人的力量来追寻走失的孩子,而“四追”则是寻人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虽然这一方法听起来简单直接,但其背后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却不容小觑。

十人力量的有效性

在孩子走失的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研究表明,最初的几个小时是寻找孩子的关键时刻。若能在这个时间段内迅速召集十人,将会极大提高寻找的成功率。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地理环境、社交圈子等来分工协作,形成信息共享和多方位搜索的局面。例如,若在公园内走失,可以分别指派几人到不同的出口监控,其他人则可以在公园内部进行搜索。

十人力量的有效性

“四追”则是关于如何进行有效的寻找工作,具体如下:

追踪最后的目击地点:第一步是尽量回忆并确认孩子最后的活动区域。这是建立寻找信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往往走失的孩子不会跑得很远。

追问周围的人:在周围的老年人、工作人士中积极询问,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尽可能获取更多的目击信息。

追寻安全热点:孩子走失后,通常会寻找安全感。通过分析周围环境,快速找到可能的安全据点,比如售货亭、游乐设施等,前往这些地方寻找。

追踪社交媒体:在寻人过程中,不妨利用社交平台发布寻人信息,借助更广泛的网络传播,使信息更快传递。

5月25日是国际儿童失踪日。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儿童失踪问题牵挂着许多人的心。

中国儿童的失踪问题,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变的严重的,到90年代初,失踪儿童数达历年之最。1990年达到峰值,平均每天都有5个以上儿童失踪。也是从90年代起,有关拐卖儿童犯罪的刑事立法越来越明细,公安部也开始组织“打拐”专项行动。失踪儿童数开始逐渐回落。进入21世纪后,在互联网络对侦查技术提升、社会组织及大众参与提高的助推力日益显著的情况下,儿童失踪问题逐渐得到遏制。从6个失踪类型来看,未成年人占比最高的是“离家出走”。

李钢称,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主要的失踪类型不同,且存在年龄交叠。2-9岁的未成年人以“被拐卖”为主,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儿童年龄较小,自我辨识能力弱,容易轻信他人被拐卖;二是父母等监护人的监管较为薄弱,容易使儿童暴露在犯罪分子视野之中;三是受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与“重男轻女”思想影响下买方市场的扩大,犯罪分子为牟取暴利铤而走险拐卖儿童。

而5-14岁的未成年人以“走失”为主,这部分未成年人尚未形成完整的自主辨识能力和记忆系统,如果家庭及学校的监护薄弱,容易走失。10-17岁的未成年人以“离家出走”为主,该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发育期,正值心理上的困难期与危险期,大多是由于和家庭、学校中的成员产生矛盾或者不堪家庭、学业的压力而离家出走。

预防孩子走失的12个技巧

01

把孩子“栓”在身边

带孩子外出时,家长的头等大事就是随时注意孩子是否在自己身旁或视线范围内。有些家长一遇到熟人,就只顾聊天、看热闹,把孩子抛到脑后,结果使他们 意外走失。此外,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到大型商店、热闹街道、人多的活动场所等,以免太拥挤,孩子被趁机拐走。如果真要带孩子去,就寸步不离地盯着,哪怕去 洗手间、接个电话等,也不要离身。很多孩子的走失,都只是家长一个转身的功夫。另外,即使突然有急事,哪怕时间很短,都不要让陌生人帮忙照看孩子。

02

出门穿件好辨认颜色的衣服

鲜艳的衣服更醒目,带孩子出门前,给他穿上好辨认的红、黄等亮色衣服。万一在人多的地方走失了,更容易被发现。另外,还要跟孩子交代,一旦找不到爸妈,应站在原地不动,但不能坐下或蹲着。因为孩子本来个头就矮,蹲下后很容易被着急寻找的爸妈错过。

03

教孩子认方位

孩子不懂得东西南北,一旦走丢,很难找到家的位置,所以从小就应该教他们正确认识方向。我总结了一个简单易记的歌谣:“清晨太阳升在东,夜里马勺北 斗星,街道门牌要记清,会认东南西北中。”白天看到太阳,就教他太阳东升西落,天气好时晚上看星空,教他找北斗星的勺沿,再往上五等分就是北极星,这颗星 永远处于北方。白天迷失方向可以看树,树木南面接受阳光照射足,更茂盛,北面有苔藓。另外,一定要让孩子记清家里的街道门牌,并让他自己试着往回走几次。这些小技能要从小让孩子学会,万一碰到意外,就可能派上大用场。

04

心里有个“预警表”

接触众多案例后,公安干警总结出一个打分制预警表,帮家长判断孩子所处环境是否危险。其中,居住地外来人口集中得五分;孩子小于三岁加五分;父母双 方都从事餐饮、娱乐、发廊等服务行业加五分;没有固定可靠的人照看加五分;父母是外地打工人口加五分;居住地治安较乱加五分。如果最后得分超过20,就应格外小心。

05

记住电话和地址

平时常给孩子重复家人电话号码及报警电话110,另外,也要让他记住一个值得信任的邻居的电话,一旦有紧急情况或遇到危险,就会有意识赶紧拨通号码 找到爸妈和警察。而且孩子还应记牢父母的名字和工作单位全称。没事时可以模拟几次特殊情况,让孩子进行演练,真遇事了才不慌张。

06

对陌生人说不

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礼物等一律要拒绝,无论对方用什么东西诱惑都必须坚定地摇头,也不要跟他们交谈,说出家里的真实情况,这些都是从小要教给孩 子的知识。而且,千万不能跟陌生人走,特别是有些人贩子会冒充亲朋好友的身份,跟孩子搭讪,以骗取他们的信任,比如说“我是你妈妈的同事,她有事来不了,让我来接你回家”、“你爸爸让我先带你去吃饭,他马上就到,跟阿姨走吧。”

07

清楚孩子行踪

大一些的孩子外出时必须让大人掌握行踪,并尽量结伴而行;同时家长要告诫孩子不要到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现在科技比较发达,有一些GPS防走失仪器,比如GPS防走失手表、内置GPS记录器的鞋子等,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对孩子的位置进行定位,方便家长找寻。

08

做个母子身份卡

身份卡也叫儿童身份识别卡,是澳大利亚警察发明的。里面包含了孩子的食指指纹、DNA、彩色照片、病案记录、血型以及父母的联系方式等。这种身份卡 应该准备两份,家长保管一份,学校的老师留一份(注意保密)。不仅可以用于孩子走失后报案与寻找,还可用在地震等突发事件的送医、救助和身份识别。

09

智斗坏人小歌谣

99%的孩子走失都和遇上坏人有关,因此,要教孩子熟记一首小歌谣:“智斗勇智为先,多听多看记心间,要吃要喝睡足觉,争取同情适度谈,学会留下小 标记,拔腿就跑要果断”。具体来说,孩子可以跟坏人斗智斗勇,套套近乎。要多记多听多看路过了什么地方,走了什么路。如果渴了饿了,就勇敢告诉坏人,只有 吃饱喝足才能养足精神和体力,找机会逃脱。并且还可以争取同情,比如问人贩子,你家有小孩吗?多大了?另外,走到类似于十字路口这些重要的地方,可将身上 的东西掏出来一扔,给家长和警察留下线索。

10

使用“接送卡”

到幼儿园或学校接送孩子时,严格遵守校方的有关规定,使用学校统一发的“接送卡”,老师看到卡片后才能让孩子离校。家长尽量别让外人拿卡替接孩子,防止犯罪分子乘虚而入。如果要聘请保姆接送孩子,一定要查清其真实身份并掌握相关资料,防止引狼入室。

11

尖叫报警器

上中学的孩子,可给他随身带个尖叫报警器,它不像催泪瓦斯有杀伤性,使用简单,一拉就可呼救,晚上还能当手电筒。尖叫报警器会持续发出120分钟的 尖叫声,要么会吓退坏人,要么会引起邻居或路人的注意,起到震慑坏人的作用。但家长要注意叮嘱孩子,没事时别把报警器当做玩具随意拉响。

12

三个逃跑时间

刚被劫持的时候,逃走的可能性有30%。告诉孩子一定要抱着一棵树,或者抓着一根铁栏杆,又哭又闹就是不走,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在孩子被劫上车后,这时逃跑的可能性很小,要冷静,另寻时机。等到警察来了,孩子应配合警察的解救,找机会脱身,这时的成功率也很高。

中学生正好处于青春期,自己的想法比较多,有的时候也比较冲动,内心承受压力很多,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不知道谁能真正理解自己、真正帮助自己,许多孩子在无力应对的时候选择了离家出走。

孩子离家出走父母该怎么办

1.关注孩子的情绪,在平日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抽空多陪伴孩子,用心的和孩子沟通,不要用发号施令的方法和孩子沟通。当我们真正的了解孩子、懂得孩子们的想法,才能和孩子成为更好的朋友。

2.改变教育方式,很多家长朋友已经习惯了给孩子施加压力,甚至有些家长会通过打骂等方式,强制性的逼迫孩子怎么做。而这些,也是导致很多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

所以当孩子离家出走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才导致孩子的离家。并且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孩子,多给予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励。

3.告知离家出走的危害性,在孩子被找回来之后,我们还应该让孩子了解离家出走的危害性是什么。并通过真实的事件和案例,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处理情绪。

4.耐心和孩子沟通。家长要告诉孩子,你这样做,父母有多着急,有多担心,你想象到吗?万一你出点事,那父母以后就会急疯的。让孩子意识到离家出走这种错误行为的代价有多大。

5.帮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离家出走的孩子大多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脾气就会很大。作为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情绪不安、脾气很大时,不要跟他一起冲动,应帮他将不良的情绪缓和下来,必要时可以告诉他一些控制暴脾气的方法。

6.营建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反思自己的家庭氛围是否和谐,毕竟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之所以会离家出走,就是因为无法忍受过于压抑沉闷的家庭环境,无法忍受父母之间经常性的争吵和打骂。

来源I上知教育、家长网等


总编:侯兆兵

主编:彭贵兴

执行副主编:邓丽萍

  常务副主编:海   明

公众号编辑:卓瑞澳

公众号审核:杨立民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新乡市金瀚学校
了解,认识,联系,加入美丽的新乡市金瀚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