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刚:以人才志趣为帆 领中学教育之航

教育   2024-10-15 08:15   上海  

编者按



为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即日起推出“躬耕教坛 为国育才”校友系列专访,聚焦华东师大15位教育领域杰出校友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践行与传承,让教育家精神成为照亮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力量,让教育工作者在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实践中逐步成长为担当时代重任的大国良师。



冯志刚:以人才志趣为帆 领中学教育之航




冯志刚,1986级数学系校友。

上海中学校长、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23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功臣”。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数学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督学、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顶尖中学联盟首任理事长、上海市数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幸运之门  数学引领踏入教育事业


成为一名教育家或一名优秀的教师,这是冯志刚校长原先从未想过的。1990年,冯志刚以上海市高校优秀毕业生的称号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去参加上海中学的面试。“确实是挺幸运的。我数学比较好,当时唐校长出了两道数学题,我做出了其中一道。”冯校长说,“我进上海中学的那年,一共有八位新老师,但数学老师就我一位。”


说起刚到上海中学工作的经历,冯校长分享了一段有趣的故事:“那时候夏天上课没有空调,我专心上课也没空擦汗。一节课上完,衣服前后留下了两条‘盐带’。汗涔涔回到办公室,看见办公桌上放着一瓶盐汽水,起初还感叹上海中学的福利也太好了,后来才知道是班上学生下课放过来的。”一瓶盐汽水,让那个大汗淋漓的夏季变得清爽又温情,这份师生的相互关怀也让初为老师的他更加坚定了从教的决心。


在华东师大的学习经历也影响了他教学事业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形成。“母校有一句话叫‘爱在华师大’。在上海中学的校园里也有一座雕像,上面写着‘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冯校长说,“一直以来,我认为教学中,‘爱’非常重要。爱学生,首先要站稳三尺讲台”。冯校长回忆到,在刚参加教师工作的两三年,自己就把学校图书馆内所有数学资料题都做了一遍,归纳总结了一万多张题卡。甚至早在1994年,他前瞻性地利用电脑寻找外国优质题目来补充题库,提升教学内容的质量。在投身于数学竞赛教学后,冯校长听遍上海数学名师的课程,甚至还和学生一起听了两年的竞赛课程。冯校长说:“如果要在一个岗位中做好,就要不断去琢磨这件事”。


在不断的钻研和摸索下,冯校长培养了许多数学英才。任教期间,他曾担任多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中国国家队的教练,所率领的团队指导的学生中累计有16人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打破上海中学在学科竞赛中“零国际奖牌”的局面。


校友会走访冯志刚校友



贯彻理念  悉心发掘孩子独特天赋


在冯志刚校长的教学理念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强调,教育者应该尊重这些差异,呵护学生的天性,用心教书,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成长的轨道。


在过去的34年里,冯志刚校长风雨无阻地在三尺讲台前传道受业的同时,还努力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在学校教学的每一个方面。在进行数学竞赛教学时,他着力于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一届竞赛班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但是每个人都截然不同,这个孩子擅长平面几何,那个孩子擅长数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冯校长说。冯校长表示,上海中学的教学思路,始终围绕“为学生制定学术研究、科技创新、艺术素养等多领域发展路径,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鼓励老师引导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轨道”展开。


此外,冯志刚校长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积极探索者。他积极促进上中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上海中学打造了以学术兴趣和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导师制模式。“大中合作能够还原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冯校长分享道。如果一直在同一研究领域深耕的教授能够将自己想法分享给中学生,具备潜质的学生得到学术大咖的提点,慢慢会从兴趣萌芽走向志趣追求。


面对高中生做学术能否帮助取得更好高考成绩等疑问,冯校长解释道,孩子在高一高二尝试做课题可以开拓视野、聚焦未来志趣和提升学习能力,到高三再“踩油门”,获得成功的概率会更高。大量数据表明,中学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道路上,需要尽早发现学生在不同领域的潜质,并提供适宜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志趣和抱负。以上海中学2017至2022年全程参与“导师制计划”的455名上海中学毕业生为例,学生所读专业与“导师制计划”课程方向匹配率约85%,毕业生选择进入到国家35个“卡脖子”领域专业的占40%,选择进入基础学科门类专业领域学习的占70.5%。


“我们学校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目的就在于让孩子们多尝试,发现自己的未来志趣。”冯校长说。面对正处于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心智更趋成熟的学生群体,上海中学为他们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厚植创新土壤,让学生“学中有玩,玩中有术”,在自主选择中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以上海中学的冰上课程为例,其中作为基础性、普及性的课程覆盖本部高一年级以及国际部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各个年级。同学们能够在教练的引导下畅游冰雪世界,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


冯志刚校友在课堂上



展望未来  稳握方向缔结教育硕果


面对不断发展的当下,冯志刚校友认为把握学校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上海中学为什么一直发展的比较好,其实是把握了时代的脉络,跟上了城市发展的节奏,甚至是比城市发展略快一点,”冯志刚说,“我们关注党和国家的政策,关注学校现有的条件,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放在心里,坚持把德育贯穿到每一门课程中。”自冯志刚担任校长以来,上海中学实现了教育教学空间的突破。新建的先进教学设施使学校的建筑面积增加了一倍,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舒适和便利的学习环境。同时,他引领上海中学成为教育部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创造了基于实践探究的高中教学学术系统,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


此外,上海中学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图培养出一支宽视野、功力强、师德好、有特长、可持续、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上海中学强调每位老师都需要“一专多能”——即除了本身教学课程,还要有课程开发能力。“我之前见过一位英国老师,他一周十节课教数学,十四节课教体育,一周有二十多节课。上海中学目前也有地理老师开发关于星空的课程、数学老师开发大学先修课程的案例。在持续的课程开发中,老师可以保持对自身专业的尊重、保持教学的活跃度。”冯志刚说。


面对竞争激烈的当下,冯志刚校友认为,作为我国师资力量的重要培养阵地,华东师范大学可以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不要强迫学生早早地限定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冯志刚说,“像我们那个时候,从华师大毕业后,不会说我‘励志要成为教师’,而是认为教书育人就是自己该做的。”冯校长也风趣地向华东师大的学生们提出建议,希望大家多“谈谈恋爱”——和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谈恋爱”,用诚恳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专业,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在教育的道路上,冯志刚与广大优秀教育工作者一样,勇担国家责任和弘道使命,自觉锤炼道德品质,塑造理想人格,以教育为志业,不断增进育人智慧。他积极培养数学强潜能学生,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模式;始终奋斗在教育一线,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采访、文|李芷徵
资料| 文汇、上观新闻、《中国教育报》
编辑 | 严梓瑞

更多阅读

两河之子 青春归来!2024年校友日活动隆重举行


点击开启你的返校之旅→校友日就在明天!两河之子,青春归来


日程安排→两河之子 青春归来!2024年校友日 我们不见不散


带上“华二代”,来一场奇妙的运动时光之旅吧!→附抢票方式


抢票啦!ECNU校友课堂:为您解锁家庭教育的心理学钥匙


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
情回两河润桃李,心系四海师大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