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名款抢不到,演唱会门票抢不到,如今,就连博物馆的门票同样也抢!不!到!了!
就在刚刚过去的暑假,许多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这其中,最难抢的当属各种历史文化类博物馆,许多博物馆即使好不容易约到了门票,走进现场,拥挤程度也堪比菜市场沉迷博物馆的,有热衷于参观学习,顺便瞻仰状元试卷的学生和家长;更有去博物馆“试戴”各种价值连城的珠宝的小机灵鬼历史文化类博物馆大热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民族自信的空前高涨,是国民对传统文化与日俱增的关注。文化传承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传统文化正逐渐走进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新一代年轻人在面对文化传承时,他们的任务已经不再停留在需要背会多少篇古文、诗词,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从传统文化中获得身份认同,用千年国学塑造国人的文化基底与民族自信。而文化传承的基础,离不开学生时代对国学典籍的阅读与学习。国学典籍记录着几千年来先人的智慧与故事,它们如同千年智者,等你我求问,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原因。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典籍里的中国》嘉宾蒙曼就曾提到:“典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处世智慧和审美情趣。”近几年中高考中,对传统文化、国学典籍的考察,不仅占比越来越重,考察角度也越来越丰富,而且更加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许多家长都意识到不仅需要让孩子早早接触国学典籍,更要理解诗词、典籍的内容。然而,许多典籍原文对于学生来讲还是有些深奥难懂,大多数家长也并不一定有精力、有能力进行阅读引导、知识扩展。所以,国学读本究竟要怎么选,怎么读?想要真正帮助孩子学习国学知识,就要厘清“国学”的含义。国学并不是一个学科,而是包含了中国古代众多门类的知识。诸子百家都有各自的经典,此外,诗词歌赋、传统民俗、琴棋书画甚至阴阳风水等,都在所谓“国学”的大范畴中。儿童阅读专家王林就曾经说:国学典籍很多人可能不曾细读,但早已浸润在你我血脉。这里有跨越千年的智慧,有我们何以为中国人的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孟琢老师的新书《国学典籍那么好看》,就是这样一套一站式解决方案,包含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基石的六大国学典籍——《论语》《孟子》《庄子》《史记》《孙子兵法》《说文解字》。读完这套书,孩子不仅能打牢大语文基础,更能get史学、哲学、文学、国学知识,读懂国学的文学之美,智慧之妙,眼界之宽广,思想之深厚!
作者孟琢老师的代表作《汉字就是这么来的》入选中宣部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其中《走进汉字世界》一册荣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奖,电子书还进入了微信读书神作榜Top3 讲国学,他较真又靠谱!身为大学教授,孟琢老师知道系统化地讲解对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他希望帮助孩子搭建国学知识体系,让孩子在打基础的阶段能够更加牢固、清晰地掌握知识,后劲更足。因此,《国学典籍那么好看》在拒绝知识碎片化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首先,在典籍的选择上就经过诸多考量。《论语》《孟子》《庄子》所代表的儒道两家,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史记》让我们读懂历史,读懂文明;《孙子兵法》让我们有谋略,懂方法,有高度;《说文解字》则是我们读懂古文,亲近国学,爱上语文的基础。除了典籍的选择,这套图书在内容的编排上,同样力求知识的打通。例如,书中讲到儒家,会告诉孩子孟子和孔子的不同;提及道家,又会讨论庄子和孔子的不同;由司马迁拓展到中国的史官系统,由《说文解字》拓展到字里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例如,许多书讲《论语》就单讲《论语》,讲《孟子》就单讲《孟子》,而这两部典籍同为儒家经典,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继承与发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孟琢老师就在书中做出了对比。孔子认为周天子式微后,之所以出现连年战乱不休的情况,是因为此前的天子推行王道,万民归心,而春秋以来礼崩乐坏,大家为了利益和欲望,不再遵守礼的秩序。想要乱世结束,就要恢复礼仪制度。而到了孟子的时代,战乱更加频繁,恢复周礼已经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所以,他在孔子的基础上做了发展,没有孔子那么强调宏达的等级观念,而是从芸芸众生出发,希望每个人可以发自内心地对人对事心怀敬意,内外兼修。孟子认为,在这样的基础上,天子如果可以制定国策时同样心怀万民,推行“仁政”,便能“得道者多助”,让万民归心,结束乱世。这样的对比几乎贯穿《<孟子>有境界》全书,也能让我们对儒家学说有更深刻的理解。有趣、有料、有态度的大语文知识
给孩子的书,更要有趣、有料、有态度!因此,《国学典籍那么好看》并非简单地对原文进行解释,而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扩展了大量大语文知识。
例如,每一本的第一章都会带你知人论事,了解孔子、孟子、庄子、司马迁、许慎等人的故事,以及为什么他们会有《论语》《孟子》《庄子》等这样的典籍流传于世。你会发现孔子不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文人老头,他的父亲可是个能扛起城门的勇士;他的课程表里有六艺(礼、音乐、射箭、驾车、书、数学),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不是什么文二代,他是泥沼里成长起来的圣人!你会发现庄子比孔子小100多岁,和孟子一个时代。他也不是完全跳脱出世的隐士,而是对这世界也曾心有热血,只是他看到君主昏庸,世道黑暗,这才做出与孔子不同的选择。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是在讲养生的宗旨。这里的养生要养的不是身体,而是养自己的精神境界。庖丁表面是肢解牛,其实解的是自己的精神境界,是以此比喻我们应该掌握、思考万事万物的规律。你会发现孙武和孙膑不是一个人,要不是考古发现,人们还险些把《孙子兵法》的作者搞错。再比如,很多人会将《孙子兵法》等同于简单的谋略,目的都是为了打胜仗,和《三十六计》一样。但作者会告诉我们《孙子兵法》最希望达到的是“不战而胜”,他有避免流血与牺牲的情怀。你会发现许慎这样的学霸到底是怎么治学的,他曾经和我们一样也想真正读懂《论语》《孟子》等典籍,读懂这些久远晦涩的句子就得先懂字,但当时人们解读汉字简直离大谱(当时人们说“波”是水之皮),许慎鄙视之后,开始决定从源头做起——研究汉字的奇妙,于是才有了中国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这样的解读,既涨大语文知识,又能让学生爱上经典,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因此,儿童阅读专家王林也表示这套作品的优势之一,就是“作者没有简单地把古文翻译为白话文,而是将典籍里的精华与跨越时代的智慧提炼出来,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传达出来。”从“汉字”的角度将典籍读出新意
作者孟琢老师是一位古汉语专家,许多时候,在讲解典籍知识时会从汉字的角度切入。
比如《论语》“学而时习之”,“学”字上面是古人学数学的算筹,下面是孩子的“子”,中间是“冖”,指盖子、罩子一类用来覆盖的东西。如果一个鼎被罩住,里面会密不透风。如果人被罩住,一定混混沌沌,什么都看不清楚。所以“学”就是通过教育,把心中的罩子打开,让知识的光明照进来。《说文解字》中说,“学,觉悟也”。学的实质就是通过启蒙,让我们获得心灵的觉悟,由此找到人生的方向,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那“习”呢,甲骨文上面是翅膀,下面是太阳,这是小鸟在练习飞翔。因此,“学”是心灵觉悟,开启智慧,偏重于知。“习”是练习和实践,偏重于行。“学而时习之”,暗含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这是中国古人“知行合一”的大智慧。再比如,《<史记>有格局》中作者会讲,古人说史官要秉笔直书,“史”字的小篆字形下面是个“又”(古代表示手的意思),上面是个“中”,表示史官记录历史要持中,也就是客观公正。懂得了这个,也就明白为什么司马迁这样的史官为什么会让人敬畏。也就懂得为什么古代的君王和大臣那么在意自己是否青史留名。这些解读方式和角度,甚至可以作为孩子写作的破题素材。此外,了解更多汉字知识,还可以釜底抽薪,帮助孩子避免错别字!例如,《<说文解字>有奥秘》中,孩子会发现“文”字的甲骨文是一个人站着,胸前文有图案。古人用“文”指图案、文身、花纹,图画一样的象形字,也就是早期诞生的字,所以有“文字”一词。知道了“文”的最初含义,也就明白,为什么用“文身”而不是“纹身”了。思辨式阅读,将古人的智慧学以致用
作为一位大学教授,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也免不了带上了自己的“职业病”,他经常在行文中提出问题,希望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他会在《<论语>有智慧》里告诉孩子孔子是怎么学习的,在《<孟子>有境界》里告诉孩子孟子是怎么辩论的?在《<孙子兵法>有智谋》里告诉孩子这些智谋是怎么运用于生活学习中的,国家和国家之间,商业生活里又有哪些体现的?在《<史记>有格局》里,他会问孩子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韩信是怎么评价项羽的,他的评价对不对?和氏璧的故事里,赵国为什么惧怕秦国,当时秦国处于谁的统治之下,为什么那么厉害?弱国在外交中处于怎样的局面,又能采取怎样的外交策略?而在《<庄子>有哲思》里,他讲庖丁解牛,会问孩子文惠君作为堂堂一国之君,每天有那么多国家大事要忙,为什么还要兴致勃勃地去看庖丁解牛呢?古代的祭祀到底分成几种级别?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一看《礼》。不断地发问与阅读,可以让孩子从先贤身上,收获满满正能量。多元版块设计,让知识更好看
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这套《国学典籍那么好看》梳理了许多有趣的知识板块。全彩内文,更是让知识变得更加好看。
开篇一份古人户籍簿,形象生动,让我们对孔子、孟子、庄子、孙武、司马迁、许慎有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章节后的知识拓展板块,链接了大量有趣有料的传统文化常识。例如,在《<孙子兵法>有智谋》中,提到如今我们看到的《孙子兵法》有6000余字,其中它的铁粉曹操的注释就有3800余字,超过半数。书中提及的典籍古文原文,都标注了拼音,典籍原文中的名句都标记了颜色,方便学生匹配课内学习进行阅读。因此,《小读者》杂志执行主编 刘纳新说这套书:“从此细节中更能看出对小读者的尊重。”在讲解国学典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典故、成语以及传统文化常识。因此,书中有许多注释,同样能够给学生拓展相关知识。除此之外,为了帮助家长和小朋友更好地与课本知识一一对应,图书附赠小学初中高中典籍必读原文电子版+相关文学常识。国学典籍如同千年智者,等你我求问。孩子翻开的每一页,都是璨若星河的中华文明。语文报社总编辑、编审任彦钧曾提到:国学典籍是一种凝聚着先哲先贤最高智慧的活化石,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依然有着为精神殿堂奠基的价值和作用。这套《国学典籍那么好看》作为青少年的启蒙读物,集深入浅出、妙趣横生于一体,让典籍变得可感又可亲,让圣人变得可敬又可爱,堪称国学教育的新样态和新坐标。
全国优秀教师,“国培计划”小学语文课程专家冷玉斌也评价这套作品:没有采用常见的文白赏析加导读的方式,而是贴着每部典籍的要义与特色,提炼出不同话题,与小读者娓娓道来,既是身为解读者的述评,也有作为引导者的讨论。相信孟琢老师这套有文化、有智慧,也有趣味的作品,一定会让小读者们感受到“国学典籍,果然那么好看!”点击即可购买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