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力量,最是“深沉”。
在世界多元文化瞬息巨变的大潮之中,在西方文化猛烈的冲击之下,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如何破局?
如何为外所知?如何被欣赏?
如何安身立命?
《九州天下: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许倬云、葛剑雄等著
出版时间:2024-4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丨博集天卷
当下,全球局势动荡,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各国正经历罕见的多重风险挑战。
对此,许倬云在书中提到:
“当前的世界,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不久以前,大家盼望的共存、共享的世界秩序,在一夕之间,居然转变为相互对抗、处处设限,以至于剑拔弩张的局面……如此危急关头,必须互助与合作——至少在自己的存在之外,必须允许他人的存在。如此,方才可以盼望在这一个小小地球上,这一被称为“人类”的生物,不至于毁了地球,也毁了自己。”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了解自身文化、根本价值,并在其中找到支撑和归属,是我们希望且必须做的事。植根于一个承载着久远历史和深邃文化的九州之上,它的历史与文化亟待我们去发掘、去剖解。
于此,《九州天下:中国文化与中国人》不仅是一本了解中国文化入门级作品,更是一场关于中国文化的寻根之旅,一次对中华民族根本价值的深度探索。
历史篇深度剖析影响中国人的历史因素,读懂千年发展脉络;
文化篇详细梳理中国文化发展源流,真实解答文化问题、时代困境,探寻文化演进之路。
01/ 知识点全面:
02/ 金句频出: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靠血缘关系来维系,而西方人的人际关系则是契约关系来维系。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时代性的文化问题、文化使命。这个文化使命不是自己确立的而是被文化的困境逼出来的,是一个时代性的趋势、时代性的逼迫。
自卑和自大本来是一对李生的兄弟,本来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的,忽然受到挫折,就跳到另一个极端去了,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这种不正常的心态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摇到这个极端就是崇洋媚外,摇到另一个极端就是盲目排斥西方。
精华与糟粕之间是可以转化的,我们很难找到一种方法说它绝对正确,它总是在不同的条件之下,起不同的作用。是精华还是糟粕,这并不取决于事物性质的本身。
在商业化的浪潮席卷下,文化亦不能免俗,名人和时尚已经成为文化菜单中仅剩的两道菜。
商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要用新商品去替代以前的商品,要不然商业没法发展,商业也没法从别人口袋里赚到钱。
中国人在审美上有一个客观标准,惟独在家庭中例外。“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在儿子的眼中母亲都是美丽的。
03/ 豆瓣高分,好评多多
"《九州天下》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书籍,它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
—— Honey_badger
"这本书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它带领我穿越千年的历史,探索中国文化的精髓。"
—— Rinna芮娜
04/ 内容介绍
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历史是时间序列里人的运动。在世界多元文化瞬息巨变的大潮之中,在西方文化猛烈的冲击之下,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如何自处?如何为外所知?如何被欣赏?
本书聚焦于历史与文化两大主题,许倬云、葛剑雄、何兆武等八位学界大家带你发掘中华文化的本相,讲述中华文化的特殊意义与价值,阐明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核,揭示中华文化能够绵延至今而不绝的内在原因。
他们回顾过去、直视现在、眺望将来。横向上,从理论的角度对比东西民族文化异同,辨析中学和西学,探讨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价值;纵向上,从历史事实的演变来分辨中华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解释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延续所起的作用。
05/ 节选
一、《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为百姓写史
我一辈子从事史学研究工作,最为人所熟知者,或许就是《万古江河》。这本书,不是作为通常历史教科书或者一般的通史而写的,而是有我自己的想法:为普通老百姓写史。以中国的史学传统言之,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这两部书并称“史汉”。其所关注的不仅是政治以及王侯将相的历史,还有商业、社会、交通等问题,尤其注重记录老百姓中一些特殊人物的事迹。二十四史之中,《史记》《汉书》以下,对老百姓的事情,以及一般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象,甚少关注。
及至近代,才出现了多种通史著作。其中我得益最多者,则是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他在书中讲了很多文化现象,但是主要还是上层的思想史,至于一般老百姓的思想、生活,其中也着墨不多。这一情况,我个人觉得还可以有续貂的空间。我终身从事研究工作,是从社会经济起手,然后扩展到文化史研究。常常有人问我:某一项目,在何处可以找到相关论述?举例言之,我曾在一家旅馆吃饭,主人亲自出来招待。他询问:中国菜种类繁多的烹饪方法,是从何时、何地开始的?我一想,中国通史上的确少见交代。此后两三个月,有饮食文化研究会找我去讲演,我的演讲题目就关注中国“小炒菜”的起源。为什么中国人选择做“小炒菜”?一般而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岂不更为方便?小炒菜却是“小口吃肉”。据那次演讲整理而成的短文,被台湾的《寻根》杂志刊载,引起不小反响。这些零碎小事,与我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风俗信仰都有关系。过去也可见于载籍,只是散落于笔记题材的文集中,通常不被人注意。
内人也常说道:她常常被人问及——你们夫妻二人都学历史,能否介绍一本我们看得懂的中国通史?据他们的反馈:一些思想史虽然写得很好,但所论述的都是大问题或过于思辨的问题,而且引经据典,一般人不容易看懂。对于这一问题,我常感无以作答。于是我觉得:既然我们自己是老百姓的一员,对于和一般生活有关的大小事,我们学历史的人就应该有所交代。这是我写作《万古江河》一书,最初的动机。
然而,更为重要的动因则是:我想告诉我们的同胞,中国的疆域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的广土众民,而是逐渐发展的结果。几千年来,中国这一文化体自成局面,也有自己的发展过程。除了常在世界各地走动的人,我们大多数同胞心目中的世界地图上,中国边界以外的其他地区,大致只是模糊的印象,近似中古时代欧洲人画的世界地图,徒具轮廓而已。国人惯有的想法,更为常见者则是“中原中心论”。
至于史书上记载的外族名称,往往是“中原中心论”的投影。例如, “夷”的字形,是一个人背着长弓;“狄” 的字形,则描绘的是人在草原上,“有狗有火”就能生活;“蛮”并不是“虫”,而是一个头上梳了两条盘髻的人蹲在地上的形象;“戎”则是“背着干戈的人”。这四个字,从其字根而言,最初只是描绘人们的生活形态;然而,演变到后来,却反映了中国人“自豪的偏见”。时至今日,当年“蛮、夷、戎、狄”的生活圈,早已被纳入今日腹地;昔日的敌人,今日已是同胞。
我在海外生活,常常碰到一些热心的爱国同胞说起:“我们中国人特别优秀,你看学校里功课最好的都是中国人。”我则常常对他们讲:“每个人的资质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以种族泛论。”这种自大的、自我中心的态度,是几千年来“中华帝国”“天朝上国”这些观念的延续。在东亚世界的历史中,中国确实保持了相当时期的优越。然而,在近代中国曾经吃过大亏,东洋、西洋的外人,都曾经将中国“打翻在地”。
如果我们要在国际社会有平顺的日子,就必须放弃过去的优越感。举例言之:住在一个村子里,有一家“破落户”,若是常常自夸祖上的荣耀,并以此看不起别人,则其邻里如何与其和平相处?
让我深受感召的梁启超先生,原本要写一部中国通史,可惜天不假年,只完成了一篇“绪论”。他说,“中国”是从“中原”开始演化为中国,“中原之中国”慢慢扩张成为“中国之中国”,然后超越中国本部,慢慢将四邻吸纳进来,经由文化交往,形成“东亚之中国”。最终,在亚洲范围内,中国成为重要的一分子;而“东亚之中国”,必然要进入世界,成为“世界之中国”。梁先生写的这篇绪论,发表于百年之前,真是目光如炬!
今日世界的格局,已经如梁先生当年所说,是“全球一体”。所以,我在《万古江河》序言中,特别感激梁先生的提示:正是由于这一观点,我得以一步一步,终身投入讨论“中国历史展开”的工作。我自己最初研究的范围是上古史,正是梁先生所谓“中原之中国”时代的“中原”。后来,我的研究往两个方向延伸:一者往下,延伸到汉代;一者往上,追溯到商周,乃至新石器时代。
06/ 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