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狮爷(识局智库首席政策与战略研究专家)
昨天(12月2日)CCTV新闻联播头条报道,关于一场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
会议的规格很高,核心领导人和多位高层领导出席。
这就是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
“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之前已经召开三次,第一次召开是在2016年8月,第二次在2018年8月,第三次在2021年11月,召开的地点都是在北京。
这次第四次,是时隔三年,再次在北京召开。
“一带一路”的分量,朋友们想必都是清楚的。
因此,作为规格很高的这次会议,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简而言之,这次会议,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为下一个金色十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引了前进方向。
另从新华社对这次会议的报道来看,相比三年前第三次会议那次,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篇幅明显要短不少。从字数来说,这次1800字左右,上次2700字左右,减少将近三分之一。
虽然报道篇幅有较大的缩减,但信息量其实也还是不小的。
其中三个关键变化,尤其值得关注!
哪三个关键变化呢?
第一个,这次会议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形势研判,相比三年前第三次会议有较大的不同。
这次会议对形势的研判:近年来,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在此背景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有效克服地缘冲突影响,正确处理增强共建国家获得感和坚持于我有利的关系,切实保障我国海外利益安全。
三年前会议对形势的研判: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总体上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没有变,国际格局发展战略态势对我有利,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前所未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
看出不同没?
三年前第三次会议作出的研判,总体来说是风险挑战与机遇并存。而这次作出的研判,几乎没怎么讲机遇,重点在讲风险挑战,以及如何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对形势的研判,很大程度影响,甚至决定后续的前进方向和部署安排。
因此,这次研判的变化,有些看似好像比较细微,但其实非同小可。
比如“正确处理增强共建国家获得感和坚持于我有利的关系”。
如果仅是共建国家获得感增强了,但于我不能有利,也是不行,或者必须很慎重的。通俗地说,就是不能光要面子,不要里子,两者必须兼顾。
再比如“切实保障我国海外利益安全”。
这个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后续肯定会作出系列的具体部署进一步加强。
第二个,这次会议提出一个了新的重大论断——共建“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这意味着,接下来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将要实现重要转变,质比量将更加重要,居首位的将是质,而不是量,意味着更加注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更加强调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和全球共同发展,以及更加完善的国际合作机制。
通俗来说,也就是要精耕、深耕,实现从有到好的转变。
从具体的部署来说,接下来的推进,有两个重点要求:
一是要做到“四个相结合”: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科学布局和动态优化相结合、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相结合。
二是要做到“三个统筹”:统筹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统筹巩固传统领域合作和稳步拓展新兴领域合作,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
第三个,这次会议特别强调机制建设,明确提出要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建设作为重点推进。
这个可以很好理解,既然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必将上升,成为重头戏。
具体如何推进呢?
精要来说,就是“九个完善”: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统筹管理机制,完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调推进机制,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务实合作机制,完善新兴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投融资多元化保障机制,完善风险防控内外协同机制,完善海外利益保障机制,完善高水平国际传播机制,完善廉洁丝绸之路合作机制,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一带一路”作为重量级国家战略,从2013年推出的11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已经成为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可以说,共建“一带一路”既根植历史,也指向未来,既源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相信共建“一带一路”也必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创出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