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高校学报与社科院期刊之比较

学术   2024-10-24 15:55   江苏  

本文转载自“独立精神”公众号,原文载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原题为《体制差异、办刊实践与传播效果:“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之比较》作者刘宇教授、伍丹炜。

☞学报体制的起源

○高校文科学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当时多数以学校名称命名,并且学科覆盖范围综合性强。

○《东吴月报》和《清华学报》等刊物均体现了早期高校文科学报的综合性和“园地”属性。

☞办刊理念—办刊实践—办刊效果分析框架下的比较研究

○研究选取了42所“双一流”大学的文科学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期刊作为样本。

○检验稿源内向性假说是否成立,并探讨两种类型期刊之间在作者来源差异及其对知识传播效果的影响。

○结果显示,稿源内向性和学科综合性确实会对期刊及论文的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 “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相较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处于劣势地位,主要是因为缺乏行政权力赋予的权威性和政治地位。

☞学术期刊体制与改革建议

○对于高校文科学报而言,专业化转型被认为是打破现状的一种选择。由于历史原因和路径依赖效应,实现这一转型面临挑战。

○改革的关键在于减少行政权力因素对学术市场的干预,推动以学术权威取代权力权威的机制建设。

○要重视翻译的作用,在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现代背景下促进政治科学领域的自主发展。

○不应简单拒绝西方政治理论或盲目移植,而应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新性整合不同学术传统。

○编辑人员的角色认同感与学术期刊整体稳定性密切相关,编辑需明确自身价值贡献以维持工作热情。

☞结论

○尽管中国已成为全球科研产出大国,并且质量也在提升,但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出版平台。

○高校文科学报的改革成为国家战略层面关注的问题,尽管存在批评声音,但从数据上看,“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的稿源内向性呈现下降趋势。

○专业性对期刊影响力有复杂影响,控制权威因素后发现,非“一流期刊”的高校文科学报及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反而能获得更多下载次数和被引次数。

“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之比较

刘宇、伍丹炜

一、学报体制的起源

高校文科学报的学科综合性与稿源内向性特征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高校主办学报的传统可以追溯至清末民初,当时高校所主办的学术期刊大多采用以学校名称作为刊物名称主体的命名模式,而且学科覆盖范围也都是综合性的。

我国最早的高校学报《东吴月报》(创刊号名《学桴》),刊名以东吴大学的校名简称为主体;发刊词明言“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智识”,这里的“学堂”显然是指东吴大学,因而学科覆盖范围必然是综合性的,稿源定位也明显具有“园地”属性。1915年创刊的《清华学报》更是一份文理综合的学术月刊;其发刊词中明述,“清华学子,以学报有益于学业者甚大,特于课余之暇,译述欧西有用之书报,传播学术,或以心之所得发为文词,或以平时所闻著为余录。”这表明了《清华学报》的“园地”的定位。1919年创办的《北京大学月刊》,蔡元培亲自撰写的发刊词中明示《月刊》要“释校外学者之疑”,校外校内之别也显然表明刊物有定位于“园地”的倾向。

即便是高校主办的不以校名命名的学术刊物,其学科覆盖范围也鲜有仅仅针对某个单一学科的。如北京大学的《国学季刊》、东南大学的《国学丛刊》和《学衡》都是针对文史哲等若干相邻学科开办的,其学科定位也都是综合性的。即便是少数如东南大学的《史地学报》之类主题明确的刊物,其学科范围也是覆盖历史学、地理学的学术刊物,以当今的学术标准看仍然具有综合性的学科属性。作为民国四大学术刊物之一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虽然主办单位是专业性的研究机构,但是其学科范围覆盖历史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多个相关学科,也具有学科综合性的特征。

从民国著名学术刊物的案例可以推定,民国时期学术期刊的学科覆盖范围整体上呈现出学科综合性的特征,甚至不少期刊为文理综合。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学术期刊本来就起始于综合性期刊,之后产生的专业性期刊是学术研究和期刊事业不断发展的演变结果。期刊在学科属性上产生如此特征其实并不奇怪,我国自古就没有“分科治学”的传统,强调文史哲不分家的通才式学术。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源自对西方高等教育体制的模仿,但是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学术研究尚未发展到需要进行精细化分科的程度,因此期刊的学科覆盖范围具有综合性或者只进行粗线条的学科划分本是应然之意。

《期刊分层:期刊等级差异的社会学研究》


在明确了民国时期高校学报具有学科综合性特点之后,我们来进一步考察稿源内向性问题的具体表现。根据胡晓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研究可以发现,“《清华学报》的稿源都是清一色的本校教授作品……只刊登极少量外稿”;“《国学季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为主要作者群”;“《燕京学报》作者群的主体部分,是除开编辑委员会成员以外的燕大师生,包括接受哈佛燕京学社资助的研究教授、燕大文史哲三系的教师、外聘的教授与名家、学社培养的研究生和选派留学归来的博士”;“史语所第一代新学术的开拓者,便成为《史语所集刊》文章刊发的重要群体”。由此可见,各个刊物都忠实地履行着“园地”的职责,高度的稿源内向性使得刊物具有明显的“俱乐部”性质。在民国时期的其他学术刊物中,稿源内向性也是普遍存在的。在1930—1937年间《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所有刊发的文章中,来自武汉大学教授的文章占到了总量的72.9%。《史地学报》的作者“以本校师生为主,其中尤以史地研究会会员为多”。《学衡》的作者群中东南大学的师生是其三大作者主体之一。由此,可以推论出民国时期的学术刊物大多具有很高的稿源内向性特征;无论是高校学报还是其他机构主办的刊物,这一特点都普遍存在。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高校的战后重建为高校学报迎来了复苏的春天。民国时期高校学报所形成的传统依然对新中国的学术期刊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各高校复刊或新创办的学报也都采用多学科综合、稿源大多来自校内学者的办刊模式。1955年,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在《北京大学学报》的发刊词中明确将学报的作者群体定义为“北京大学的科研工作者”。与之相对的是,中国科学院创办一系列以学科名称命名的专业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体制开辟了另一条路径。1950年中国科学院创办学术期刊《科学通报》,时任院长郭沫若在发刊词中提出中国科学院的学术期刊不宜限定为本单位的“窗口”和“园地”,而应面向整个学术界开放。后来,这一办刊理念和模式被独立出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所继承,在人文社会科学界创办了一系列以一级学科命名的专业期刊。由此形成了中国当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格局。具体来看,即一方是以高校文科学报为主体以及各省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期刊阵营,一方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以一级学科命名和各个高校或专业机构主办的以学科或专业命名的专业性期刊阵营。

二、学报危机与改革探索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是高校文科学报数量急速扩张的十年,从1989年底1990年初的388种增加到2001年的1 130种,占全国所有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2/3以上。然而,伴随着体量的暴增,是大量非名校文科学报面临着因优质稿源稀缺而产生的质量困境。高校文科学报在整体上得不到学术界的认可,在量化学术评价体制下这一点更是得到了直观的展现。比如,1998年CSSCI来源期刊一共遴选了496种刊物,其中综合性高校文科学报仅有47种。高校文科学报的体量及其在量化评价体系中的占比失衡,引起了学术界、期刊界和主管部门的广泛关注。

面对专业期刊阵营所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期刊界与主管部门普遍认为高校文科学报呈现出“全、散、弱、小”的特点,学科综合性和稿源内向性被归结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如张耀铭认为,拼盘式的综合性期刊趋同化现象非常严重,众刊一面使读者失去了新鲜感和阅读兴趣。至于稿源内向性的危害,朱剑对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归纳,即“一方面,平庸的内稿发不胜发,真正优秀的内稿却止不住地外流;另一方面,外稿不能享受与内稿相同的待遇,导致外面的作者对刊物缺乏信任和信心,既不会关注这些刊物,更不愿意将自己优秀之作相交付”。在这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校文科学报的整体影响力在不断下滑。

为了重建高校文科学报的声誉,充分发挥其学术交流平台的功能,行政管理部门及学报从业者针对高校文科学报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探讨。在2002年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文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教育部就重新界定了学报的定位,将学报的服务对象开放至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同时鼓励学报要有特色化的理念,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这一改革策略显然是直接针对稿源内向性和学科综合性问题展开的。2003年教育部正式推出“名刊工程”计划,期望通过国家的支持和学报的改革,在五年时间内滚动推出20家左右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特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科学报及其特色栏目,形成国际知名的“中国品牌”,从而逐步实现高校文科学报“专、特、大、强”的目标。然而,入选“名刊工程”的期刊以知名大学的学报为主,而这些知名大学学报恰恰是不能代表中国高校文科学报集体困境的优秀学报,它们基本上不大存在缺乏优质稿源和学术认可的问题。也就是说,“名刊工程”建设实质上是一种奖励措施而非改革举措,并未触及高校文科学报的基本体制,自然也无法促使高校学报实现“从综合性向专业化的转型”。入选“名刊工程”的高校文科学报相当于得到了政府的钦定和认可,这必然有助于吸引更多优质稿源、提升刊物影响力,在综合性期刊阵营内部进一步拉开名校学报与普通综合性期刊之间的差距。于是,我们就见到了王文军所发现的结果,在2006—2010年间“名刊学报的分学科影响因子均值都超过了综合性社科期刊前10名的均值”。

真正具有改革意义的大胆尝试是,2011年由入选“名刊工程”的17家高校文科学报自发地联合创办“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试图通过网络化联合突破期刊固有体制中的学科综合性问题,共覆盖哲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十个学科。然而,诚如此运动发起人朱剑在后来的反思中所述,联合网刊的改革举措由于无法获得体制的承认、赋予正式身份,最终仍然“妾身未明”,无法推动高校文科学报的“专业化转型”。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改革尝试让人们清晰地认识到专业化转型的巨大阻力。这种阻力一方面来自于自民国即已形成的学科综合性的高校学报办刊传统,以及由于路径依赖机制形成的锚定效应;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期刊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高校文科学报的转型。“在审批制的管理模式下,原有的刊号已经饱和,退出机制并未很好地建立,刊号已成非常宝贵的稀缺资源,大批量地放号几无可能。”这种计划经济模式的管理体制使得期刊无法成为面向学术市场的能够自我演化的行动主体。在这样的现实困境下,“特色化”就成为代替“专业化”的既理性又无奈的选择。在内容层面,实现“特色化”的直接路径就是“坚持以问题意识统领的专题研究,打造以特色栏目为平台的学术共同体”。不同的高校文科学报通过长期聚焦符合自身特点的研究主题,以主题和栏目突破“学科拼盘”的桎梏,累积学术影响力。作为“名刊工程”的配套政策,教育部“名栏工程”于2004年评选出16个名栏、2012年评选出24个名栏、2014年评选出25个名栏,并于2017年启动“名栏工程”培育栏目的评选工作。教育部对高校文科学报栏目的重视,既体现了官方对“特色化”改革路径的认可,也是教育部在不触动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利益情况下的现实选择。

时至今日,“名刊工程”“名栏工程”已建设二十年之久,名栏和名刊工程建设效果究竟如何?刘瑞明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名刊工程”使学报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分别提高了45.63%和108.15%;王文军的研究显示,按照分学科进行评价,在2006—2010年间,入选“名刊工程”的20家综合性学报的影响因子平均值高于入选CSSCI(2010—2011)“综合性社会科学”前十名期刊(不含《中国社会科学》)的影响因子平均值。然而,“名栏工程”的建设效果并不乐观,臧莉娟以18个非核心期刊的“教育部名栏”为研究对象,发现加入“名栏工程”并没有显著提升大部分栏目的被引频次。

《直面人文学术危机》


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状的总结,不难发现高校文科学报体制的改革仍举步维艰。如前所述,本文认为入选“名刊工程”的高校文科学报具有较强的奖励精英性质,无法代表中国高校文科学报的普遍困境。刘瑞明的研究对比了是否入选“名刊工程”对高校文科学报的影响,王文军的研究对比了“名刊工程”学报和各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期刊之间的差异。然而,目前高校文科学报所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于专业性期刊的竞争,这一点是刘文和王文都没有直面的问题。因此,我们选择“双一流”高校主办的文科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所主办的专业期刊为比较对象,用实证数据检验“办刊理念(园地、学科综合)—办刊实践(内部稿源占比)—办刊效果(被下载、被引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收集与变量测量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其各研究所主办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高校文科学报清单以“学校名称+学报”在“期刊导航”页面的“刊名”字段进行检索,得到42所“双一流”高校主办的文科学报共43种,不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和《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其中,云南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三所大学各有两种文科学报,分别为: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和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期刊清单通过“期刊导航”页面的“主办单位”字段检索“中国社会科学院”,删除没有ISSN号和CN号的出版物、删除非中文出版物,并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其研究所的官网对主办期刊的介绍进行核查,排除在时间范围内(2011—2020)未刊载论文的刊物,最终确定了77种期刊为研究样本。

在确定样本期刊后,通过自编爬虫软件进行网页数据抓取,获取包括题名、作者、作者单位、下载量、被引次数等数据。由于所有论文的样本数量共计114  473条,数据爬取及审核工作量巨大,本研究的数据收集耗时9天(2022.10.16—2022.10.24),因此每天收集到研究样本的下载量和被引频次可能在之后有少量增加,但这种细微的变化一般不会影响数据的整体特征。我们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对每篇论文的作者与期刊主办单位的关系进行了人工编码:将“无作者为本单位”编码为0,“非第一作者中有本单位学者”编码为1,“第一作者为本单位学者”编码为2,“全部作者均为本单位学者”编码为3,以此度量刊物稿源内向性程度的高低。对于原文没有注明作者单位的数据,将其作为缺失值处理。此外,我们根据2017年南京大学颁布的《文科一流期刊目录》以及历年的CSSCI来源期刊目录,对每篇论文发表的期刊的权威性逐一人工编码。国内很多高校都有自订的“一流期刊目录”或“权威期刊目录”,之所以选择南京大学的目录为标准,是因为南京大学是国内第一所引进“SCI期刊”作为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的高校,在编制期刊目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体编码规则见表1。

表1  研究变量及其编码规则

四、办刊理念与办刊实践

图1显示不同办刊系统的办刊模式差异巨大。“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以综合性刊物为主,43种刊物中仅有2种刊物为专业性期刊,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且后者于2017年停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刊物以专业期刊为主,77种刊物中仅有3种刊物为综合性期刊,即《中国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可见,两大办刊系统的办刊理念存在巨大差异,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专业期刊,“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主要是综合性期刊。

如前所述,高校文科学报的稿源内向性一直为学界诟病。赵仁杰和刘瑞明指出,中国大陆高校学报有着高度的自我保护和本校偏袒倾向,这是学报学术水平提升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不禁要追问,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单位制、人情社会为基本底色的社会组织形态下,两大办刊系统之间在发表内稿这一问题上是否真的存在巨大差异?为了检验这一问题,我们对比了两大系统刊物的作者来源。图2显示了“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的稿源内向性对比。首先,两个系统的相似之处在于:“无作者为本单位”的占比最高,“所有作者均为本单位”的占比次之,“第一作者为本单位”和“非第一作者为本单位”两种占比均较少。这一特征表明,无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期刊,还是“双一流”高校系统的学报,其稿源主要都来自外单位。其次,两个系统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在“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中“无作者为本单位”的占比低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所有作者均为本单位”和“第一作者本单位”的占比均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期刊。这说明“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的确比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期刊更倾向于刊载本单位作者的论文,稿源内向性问题更为明显。

图1  “双一流”系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专业性特征对比

图2  “双一流”系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封闭性特征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图2的数据特征表明稿源内向性是学术期刊的一种通病,并不为高校文科学报所独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期刊也很严重。西方学术界将稿源内向性问题称之为“编辑部偏爱”(Editorial Bias)。尽管双盲评审制度避免了审稿人与作者之间因人情因素产生的不正当利益交换或歧视,但是在这一机制下,编辑人员的立场对论文是否能够发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从审稿流程来看,编辑在稿件去留、审稿人选择以及审稿人报告解读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双盲机制作用下,编辑人员作为审稿过程中的唯一知情人对内部人士的偏爱非常正常。当然理论上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即编辑为了避免学术同行的质疑,可能对本单位的稿件采用更加严格的审稿标准,这个时候“偏爱”会转变成“歧视”。Bethmann等以美国最顶级的三大经济学期刊为案例,即哈佛大学经济系主办的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简称QJE)、芝加哥大学经济系主办的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简称JPE)、美国经济学协会主办的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简称AER);研究发现相对于AER,QJE不成比例的发表了更多来自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的作者的论文,而JPE发表了更多的来自芝加哥大学的作者的论文。

从办刊实践角度出发,本研究继续探索高校文科学报稿源内向性的发展趋势。图3显示2011—2020年这十年来“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稿源内向性呈现出明显的逐年改善趋势,特别是2016年“无作者为本单位”的比例提升了2.47%。这表明“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逐步改变自己的“园地”定位。

由于“第一作者为本单位”和“非第一作者为本单位”两种情况的论文占比较少,本文将其和“所有作者均为本单位”合并为“有内部作者”类,而“无作者为本单位”设为“无内部作者”类。从学科特征和期刊权威性两个角度分析其对高校文科学报稿源内向性的影响(如图4所示)。不难发现,相对于综合性学报,专业性的高校文科学报中“有内部作者”的比例更低;相对于非CSSCI期刊,CSSCI期刊中“有内部作者”的占比更高;相对于“双一流”B类高校,“双一流”A类高校主办的文科学报中“有内部作者”的占比更高。这一特征与赵仁杰等的研究发现相一致,即具有优势资源的高校文科学报其稿源内向性更加明显。

产生这一现象的机制可能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1)高水平机构年轻作者的投稿偏好。优秀刊物的审稿时间长,在国内近十年来盛行的“非升即走”的考核压力下,在权威性较高的高校工作的年轻学者将自己稿件投向本校文科学报是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论文能够发表在一定档次的期刊上,同时可以节省审稿时间以及与期刊编辑部沟通的成本。

(2)高校文科学报编辑部的约稿偏好。高校文科学报面临着专业期刊的竞争压力,为了争取优质稿源保障学报的影响力,学报编辑会通过自己的学术关系网络获取声望较高的学者的稿件。因此,同校的知名教授就会成为一个便宜的选择,对于作者来说这也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图3  2011—2020年“双一流”文科学报稿源内向性的变化趋势

图4  不同类型高校文科学报的稿源内向性差异

五、办刊实践与办刊效果

根据前文综述及上节的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相比,的确刊发了更多的本校作者的稿件。那么,在不同办刊理念和办刊实践下,两系统期刊的传播效果和学术影响力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差异?本研究使用下载量和被引量两个指标度量不同系统的期刊以及发表在不同系统期刊上的论文的传播效果,比较不同系统期刊办刊效果的差异。

我们以期刊为分析单元,使用期刊的平均被下载次数和平均被引次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期刊所属系统、是否为专业期刊以及稿源内向性为解释变量,检验办刊理念和办刊实践对办刊效果的影响。由于下载次数和被引次数都是计数数据,我们使用STATA软件的“高维固定效应面板泊松模型”(ppmlhdfe)工具包进行数据分析。由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各种以一级学科命名的期刊因主办单位的“特殊优势地位”,很自然地被各个高校设定为权威期刊或一流期刊。而高校文科学报没有被设为权威期刊的政治待遇,因此,我们对每一个解释变量分别做基于全样本、排除掉一流期刊样本的两个模型,在排除掉一流期刊的影响下,可以更公平地对比高校文科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的影响力及其影响因素差异(详见表2)。

表2  期刊办刊效果影响要素分析


首先,我们对比不同办刊系统对期刊办刊效果的影响。模型1和模型2的数据显示,在全样本情况下,期刊的主办单位属于哪一个系统对刊物的平均下载次数(β=-0.249,p>0.05)和平均被引次数都没有显著的影响(β=-0.207,p>0.05)。然而,模型3和模型4的数据显示,当我们排除了一流期刊再对两个系统的期刊进行比较时发现,高校文科学报的平均下载次数(β=0.406,p<0.001)和平均被引次数(β=0.516,p<0.001)均显著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期刊。这一特征表明,叶娟丽所提出的“特殊优势地位”现象的确存在,很多研究人员认为高校文科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不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期刊主要是因为“一流期刊”的扭曲效应。“一流期刊”的认定依赖于行政权力,而高校文科学报缺乏类似行政力量的加持。

其次,我们比较期刊的学科定位(即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对办刊效果的影响。模型1和模型2的数据显示,专业性期刊的平均下载次数显著低于综合性期刊(β=-0.339,p<0.05),而平均被引次数并无显著差异(β=-0.342,p>0.05)。导致这种反常识现象的原因,我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中国社会科学》作为中国顶级的权威期刊,扭曲了学科定位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排除了《中国社会科学》的数据再进行回归,模型5的数据显示专业性期刊的被下载次数显著高于综合性期刊(β=0.385,p<0.001),模型6的数据显示专业性期刊的被引次数也显著高于综合性期刊(β=0.474,p<0.001)。这一特征进一步展示了权威性在学术影响力中的巨大扭曲作用。

最后,我们比较稿源内向性对期刊办刊效果的影响。模型1的数据显示,稿源内向性程度越高期刊的被下载次数越低(β=-0.392,p<0.001),模型2的数据显示,稿源内向性越高期刊的被引次数越低(β=-0.618,p<0.001)。而且,这一特征在排除一流期刊(模型3、模型4)或排除《中国社会科学》(模型5、模型6)的情况下均保持一致。郭欣等人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学权威期刊刊登隶属单位研究人员的稿件,此类“关系稿”的引用率比其他论文会降低15.2%,下载率会降低8.3%,导致“关系稿”贴水现象的产生。本研究从期刊层面证明了稿源内向性在高校文科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期刊中也会存在影响力贴水现象,对期刊的办刊效果具有负面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创刊三十五周年论文选(1980-2014)》


依循期刊传播效果的分析逻辑,我们再以论文为分析单元,利用STATA软件中的Poisson回归工具包检验发表在“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或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上是否会导致论文传播效果的差异(详见表3)。

首先,我们检验发表在不同系统期刊上对论文传播效果的影响。模型1和模型2的数据显示,在全样本情况下,相对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期刊,发表在高校文科学报上的论文的下载次数(β=-0.470,p<0.001)和被引次数(β=-0.490,p<0.001)都显著更低。然而,当我们排除了一流期刊再进行比较时发现(见模型3、模型4),发表在高校文科学报上的论文的下载次数(β=0.300,p<0.001)和被引次数(β=0.420,p<0.001)均显著高于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期刊上的论文。这一特征表明“一流期刊”的扭曲效应在论文层面同样存在,可以说权威性和权力因素对学术传播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我们检验期刊的学科定位(即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对论文传播效果的影响。模型1和模型2的数据显示,发表在专业性期刊上的论文,其下载次数(β=-0.370,p<0.001),和被引次数(β=-0.303,p<0.001)均显著低于综合性期刊。同理,我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扭曲效应所致。在排除《中国社会科学》的情况下,模型5和模型6的数据显示,发表在专业性期刊上的论文的被下载次数(β=0.470,p<0.001)和被引次数(β=0.693,p<0.001)显著高于发表在综合性期刊上的论文。

表3  论文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最后,我们比较期刊稿源内向性对论文传播效果的影响。和期刊的传播效果相似,模型1至模型6的数据均显示,稿源内向性程度越高期刊,会导致发表其上的论文的被下载次数和被引次数越低。因此,“关系稿”贴水现象在论文层面也同样存在。

综合期刊和论文的传播效果分析可以发现,由行政权力机构赋予的“权威性”对期刊和论文的传播效果产生着巨大影响,正如Peng等人所指出,“在哪里发表最重要(Where you publish matters most)”。在中国的学术知识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权威遵从”现象。在排除了权威因素的情况下,数据显示,综合性的高校文科学报以及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反而会获得更多的下载次数和被引次数。我们认为,这一方面可能源自于我国学术期刊起源于综合性学报的传统;另一方面,可能源自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习惯于从整体上把握认知对象的学术传统,“文史哲”不分家;而现代社会科学也越来越意识到分科治学所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知偏差,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综合性期刊在进行跨学科对话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综合性期刊提供了跨学科交流的平台,学科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借鉴,就某一个具体研究对象或研究问题进行跨学科交流。学者在日常的扩展性阅读中更容易在综合性期刊上获取其他学科学者切入相同研究问题的不同视角,进而激发自己的研究灵感、拓宽学者的知识面;而专业性期刊在扩展学术视野方面相对捉襟见肘,只能提供同质化程度较高的研究视角和关注点。这一解释同样适用于自然科学界,即综合性的期刊如Nature、Science等也同样居于学术传播权威的金字塔顶端。

六、结语

中国已经成为学术论文的产出大国,根据国际著名科技出版集团Elsevier的报告显示,中国科研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从1999年的不足4.4万份增长到了2022年的逾102.2万份,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7%;从2020年至2022年,中国的学术产出数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而且,中国国内出版物的产出增长率也远超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与此同时,中国科研产出的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提升,在2023年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青年峰会上,科技部副司长李昕表示,据日本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科研产出的质量方面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然而,中国却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出版平台,“中文期刊在国际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距离真正的国际影响力还存在差距”。因此,大量优质稿源外流。这一点在自然科学界尤为明显,以至于国家呼吁“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中国期刊史:第四卷(1978-2015)》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由于受到研究议题的本土性关怀以及语言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优质稿源外流的情况没有自然科学严重,但是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出版平台这一问题同样存在。在体量上占据国内学术期刊近三分之二的高校文科学报的改革,必然成为国家和社会密切关注的战略性问题。

现有文献对高校文科学报的批评集中于学科综合性和稿源内向性两大问题,而主流的改革意见是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然而,从本文对学报体制形成的历史回顾以及一些学者对专业化转型实践的回顾来看,此路不通。本文沿着“办刊理念—办刊实践—办刊效果”的思路对比了国内“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于2011年至2020年发表的114  473篇学术论文,通过实证数据检验期刊的办刊理念、办刊实践和办刊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1)高校文科学报在稿源内向性上的确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而且稿源内向性在论文和期刊层面均会对办刊效果产生负向影响。这一研究结论与郭峰、赵仁杰等人的研究发现相似,即在相同期刊内,期刊隶属单位研究人员的“关系稿”的引用率会低于其他论文。值得肯定的是,“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的稿源内向性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2)在全样本情况下,专业性对期刊的平均下载次数具有负向影响,对论文的下载次数和被引次数均有负向影响。然而,当控制了权威因素之后(即排除一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专业性对期刊和论文的下载次数和被引次数均有正向影响。这一特征表明了权力因素在传播效果中具有巨大的扭曲作用。

(3)在控制了稿源内向性和权威因素的情况下,“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及发表在其上的论文会获得更多的下载次数和被引次数。这一结果表明,目前学术界认为高校文科学报的稿源内向性导致了期刊影响力和认可度偏低是一种认识偏差。“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相对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处于劣势地位的根源在于,缺乏行政权力赋予其“一流期刊”的权威性和政治地位。

研究数据显示,一种期刊是否被行政部门列为“一流期刊”显著地左右了期刊的影响力,权力因素在学术认可中产生极强的扭曲作用。事实上,高校文科学报的稿源内向性并非是其边缘化的直接原因,特别是对于学术实力雄厚的著名高校而言,本校教师的研究成果常常代表了该领域的最高水平,此时学报作为本单位的学术窗口,适当多采用本校教师的稿件并不会拉低刊物的整体质量。改革的关键是在于体制,“以学术权威取代权力权威”、减少行政权力因素对学术市场的过多干预。长远来看,笔者赞同朱剑所指出的专业化是学术期刊未来方向的基本判断,但是转型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在行政权力控制改革历程的情况下。目前学术期刊布局不合理(即综合性期刊过多)的本质原因,是我国的学术出版体制仍然是计划经济模式,赶不上学科发展的自然步调。行政机构所实施的僵化的审批制固守总量控制、对刊号管理过死,无视学术事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不能按照实际需要审批刊号。同时,已有学术期刊因主办单位制度的限制无法真正面向学术市场,形成有效退出机制。刊号配置制度和学术期刊主办制度的改革是目前我国学术期刊体制转型的破局关键。

诚然,由于研究成本和数据收集能力的限制,我们无法使用所有的高校文科学报和所有的专业期刊进行对比研究。然而,学术水平的比较并不存在“木桶效应”,而是“天花板”之间的高低较量。因此,本研究以“双一流”高校文科学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为分析对象,两大办刊模式的精英对决能够代表各自所属系统的最高水平,符合学术比较的普遍逻辑。我们的研究发现对高校文科学报的改革乃至中国学术期刊体制的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介绍

刘宇,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知识生产与学术传播、政治传播与国际传播。著有《期刊分层:期刊等级差异的社会学研究》等。

 往期推荐 

「主编专访」《南大法学》主编解亘教授

「观点」 成为学术“恒星”而不是“流星”

「数迹」C刊公号热文——综合性社会科学(一季度)

「刊界」CSSCI源刊公众号阅读量一季度榜

「书简」谈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三代学人

「智汇」2023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

「悦读」可以听的视频论文(1)||《从公孙龙子看中国语言哲学的困境》

「撷英」“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主题论文汇编

「方圆」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科研诚信规范手册》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本公号依托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十层次项目、文科“双重”工程项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南京大学已有的“3C”数据优势,旨在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进行全景式、结构性和历史性的多维呈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话语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