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人事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20)

2024-11-20 14:17   内蒙古  

这是我的第2011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20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全部8篇评论文章

01   激活强村富民新潜力

作者:王源杰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优化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乡村振兴,既要因地制宜,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更需要有“强村”公司的带动和整合。广东省廉江市探索村党组织抱团成立“强村”公司,将组织优势和市场手段有机结合,带领小农户抱团应对大市场、走上共富路,其做法值得借鉴。

党组织牵头领办“强村”公司,目的是打破单一村庄限制,通过党建联建带动多个村庄协同发展,增强“大家庭”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政策保障、服务保障、人才保障,为“强村”公司建设发展保驾护航。制定项目规划、税费减免、资金保障等多方面政策,推动“强村”公司成熟一个、注册一个、经营一个。利用各村土地、资源等不同优势,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格局,深化三产融合,充分发挥“强村”公司在对接市场中的优势。

市场化的运营思维和专业化的运作模式,能有效推动各类资源要素整合,激活发展潜力。对党组织开展全覆盖摸底排查,建立资产、资金、资源“三本台账”,摸排出可流转耕地、水库鱼塘等各类资源。推进联建区域资源整合,依托“强村”公司开展统一经营管理、连片发包出租、招引优质项目,实现乡村闲置资源变废为宝,助推闲置资产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强村”公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强村富民,需要遵循发展所需和村民所愿,让村民分享发展成果,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要建立完善“强村”公司、村集体、村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按股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密切群众与村党组织、村集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和获得感。将集体经济收入“反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不断改善村内基础设施,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市委组织部)

02    深入一线做考察

作者:蒋涛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对干部考察工作提出八个“既看又看”要求,即“既看现在,又看过去;既看日常,又看应急;既看怎么说,又看怎么做;既看过程,又看结果;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工作,又看生活;既看顺境,又看逆境;既看组织评价,又看群众口碑”。考准考实干部工作实绩,组织部门就要将“一线考察”作为重要抓手,为干部精准“画像”,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组织部门考察识别干部,就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深入改革、发展、稳定一线,近距离考察干部。聚焦重点领域。坚持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一线考察”就跟进到哪里。把重大项目、重大工作一线作为考察干部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发展等重点工作,制定干部考察“时间表”“路线图”,将考察触角向发展前沿延伸。聚焦重点人群。做好人员摸底、扩大考察半径,将长期奋斗在一线负责项目推进、指标落实的领导干部作为重点考察对象,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在重点工作一线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将在一线经受打磨锻炼的年轻干部作为考察识别主体,对入库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动态管理。实行分类分考、同类同考,引导干部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聚焦重点内容。对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明确考察内容,从是否严守政治纪律,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及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检验政治品质;从面对急难问题、应对重大挑战时是否敢于担事、善于成事,是否始终坚持正确政绩观以及干了哪些实事、破了哪些难题、群众满不满意检验工作实绩;从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勉敬业、奋发有为,是否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检验工作作风,做到横向比差距、纵向看变化。

考察识别干部的工作实绩,既要带上“望远镜”,也要带上“显微镜”,采取灵活方式深入工作一线、直面干部群众,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考准考实干部工作实绩和一贯表现。要走进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和重要工作第一线,对干部开展“点穴式”抽查考察,采取查阅资料、个别访谈、实地印证、走访干部群众等方式,走进现场看工作进度、访干部实情、听一线声音,全方位、立体式、零距离了解干部履职尽责情况,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干部日常表现和工作进展,使干部考察变“听广播”为一线“看直播”,确保将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要聚焦专项任务或急难险重工作,展开“嵌入式”督导考察,通过列席会议、现场督查等方式,查看干部担当作为情况、改革创新本领、应急处突能力;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重点监督,在督事的过程中精准考察识别干部。要紧盯重要领域和持续性工作开展“沉浸式”深入考察,深入县(市、区)、开发区、重点项目现场,把“点位”当“考场”,通过全程跟踪、参与工作、“一对一”访谈等方式,实地调研班子运行情况和干部工作表现,蹲点了解干部综合情况,建立干部一线工作台账,形成全面客观的考察评价结果。

到一线考察干部目的是考准考实,有效运用考察结果是落脚点。必须坚持考用结合、以考促干,充分发挥“一线考察”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立标引向、激励约束作用。健全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对于考察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判、及时反馈,建立反馈问题整改清单,项目化、台账化推动落地落实,完成一个、销号一个。通过不定期“回头看”方式检查督导,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全面提升,形成“考察—评价—反馈—整改”的工作闭环。在考察过程中,深入了解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履职能力需求,组织开展差异化、个性化教育培训,抓实一线培养锻炼,把干部派到重要工作、重点项目、重大斗争等一线岗位经受锤炼,不断提高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有效帮助干部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努力培养锻造一批能在重大斗争一线冲锋在前、敢战能胜的精兵强将。持续抓好激励干部敢为善为若干措施落实,深化“敢为善为勇争先、实绩实效促振兴”专项行动,为打好打赢攻坚之战贡献力量。将各个岗位扛重活、打硬仗、攻难关的干部作为重点培养选拔对象;对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在年度考核中评定为“优秀”等次;对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中涌现的优秀典型及时奖励;对斗争精神不足、斗争本领不强的干部及时予以调整,倒逼干部拼抢争实、实干担当,推动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以鲜明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到一线考察干部,长期坚持是重中之重,需要聚焦关键程序和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可推广、可固化的制度成果,不断完善形成工作机制。组建专业化考察队伍。到一线考察的队伍,组成人员以组织人事部门干部为主体,以重要职能部门的专业型干部为补充,根据不同考察对象组建差异化考察工作专班。对考察队伍进行系统培训,全方位提升考察人员的知事识人、分析研判能力。坚持长效化部门联动。坚持将干部“一时”表现与“一贯”表现有机结合,与发改、商务等重要项目牵头单位密切配合,做到信息共享、工作联动,形成督导工作与考察干部紧密结合的良好局面。积极与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部门沟通协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搭建高效化信息平台。以数字化建设为抓手,搭建“干部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收录干部政治素质表现、一线考察情况、年度考核情况以及巡视巡察、信访审计等情况,一体形成易筛查、可共享的干部数字档案。探索建立干部政治素质三色标识机制,对存在负面信息的干部要综合分析研判,及时约谈提醒,防止“小苗头”演变成“大问题”,有效发挥干部管理数字化效能,持续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成效。

(作者系辽宁省朝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03   扫除“梨枣”之弊

作者:卢默民

“灾梨祸枣”出自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意思是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滥刻无用不好的书,不仅浪费了梨木和枣木这些资源,还可能因为书的内容不好而误导读者,造成“精神灾难”。当今时代,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出版印刷早已告别了“梨枣”,但附着其上的形式主义却依然存在,值得警惕。

揆诸现实,“文牍主义”“材料美颜”现象屡见不鲜。有的脱离实际,满足于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闭门造车,整天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文牍案卷上,大搞“纸上谈兵”;有的不求实干,挖空心思整材料,欲以材料“取胜”、拿材料“邀功”;有的不求实效,大费周章搞“成果展”“宣传册”,装帧精美考究,排版图文并茂,制作成本高昂,内容却贴合工作实际不够,成了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考核资料、情况汇报材料过分包装,工作过度留痕,这种华丽的“资料秀”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只会徒增基层负担,令基层干部苦不堪言,无异于新时代的“灾梨祸枣”。

文牍主义问题看似出在下面,但根子还在上面,是干部政绩观出现了问题。要从上级部门改起,从领导干部做起,把务实作风层层传导下去。要树立重实绩、重实干的导向,把工作资料过度包装的风气压下去,把编印精美成果为自身“留名”的歪念转过来,始终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实落细,持续深入创建节约型机关,积极营造“节约每一张办公用纸、节省每一分办公经费”的浓厚氛围。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清醒认知“材料秀”浪费的远不只纸和墨,迎检上报不能靠绞尽脑汁的“成果展”,制作精美的宣传册也并非彰显业绩的可取之道。要始终紧盯肩上职责,注重工作内容,不追求资料外在形式,坚持财政资金使用能省则省,一分一厘都用到刀刃上,真正把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来。

04   解开新就业群体党建“症结”

作者:丁宁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蓬勃兴起,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一大批工作方式灵活、流动性强的新就业群体走进千家万户,便利了群众的衣食住行。然而,新就业群体数量庞大、流动性强,传统党建模式难以实现有效统领、全面覆盖,党建工作面临新挑战。党组织要充分把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新”和“变”,找准新就业群体党建“症结”,才能有的放矢提出“正解”。

当前,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数量大、增速快,统计管理难度较大。必须破解掌握底数难题,创新摸排工作方法,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将新就业群体党员“纳入囊中”。线下通过普查、比对、实勘等方式摸清底数,实时掌握网点出资人、负责人和党员队伍等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党建数据库,做到新就业群体党员底数清、情况准、流向明;线上发挥互联网平台企业技术优势,做好平台人员入职信息登记和背景调查,实时更新在岗党员身份信息,借助行业平台形成新就业群体党员动态管理台账,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

在新兴行业中,一些初创企业、小微企业受市场环境影响,经营规模、人员状况变动较快,党的工作实时跟进难度较大;一些体量较大的企业如平台企业,业务种类多、范围广,如果单靠某一行业主管部门或属地去抓党建,往往统不起、管不住。破解党组织覆盖难题,要打破传统党组织设置固化思维,以条块联动构建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成立互联网、快递、外卖配送、交通运输等新就业群体行业党委,有机融合党的建设与行业监管。统筹区域资源力量,聚焦新业态集聚区域,注重推动楼宇党建、商圈市场党建、园区党建等,构建综合性党组织引领带动、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平台支撑、街道社区兜底覆盖的党建工作体系,推进属地与行业双向管理,让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成为基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新的重要阵地。

有些新就业群体人员工作收入不稳定,“养家糊口”压力大,缺少业余时间参加组织生活。实现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转变,要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近距离了解新就业群体缺什么、盼什么、要什么,为新就业群体增强社会保障、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畅通职业晋升发展通道,真正把党组织关怀送到身边。要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对新兴领域企业出资人、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骨干员工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吸纳,努力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经营管理骨干;激励新就业群体亮出党员身份,制定新就业群体党员助力基层治理活动积分政策,凭参与不同治理项目获得不同积分,兑换相应精神和物质奖励,让新就业群体党员在增强荣誉感、归属感的同时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便利。

05    凝聚行走的先锋力量

作者:刘鑫 陈思

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蒲公英”,具有流动性大、分散性广、无序性强等特点,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难点和薄弱点。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实现管理有方法、学习有阵地、流动有作为,让流动党员在党旗下流动、在流动中生辉。

党员行千里,组织一线牵。要抓好底数摸排,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流动党员之家等阵地,深化“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综合运用流动人口登记、办理居住证等办法,及时发现“隐形党员”“口袋党员”,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规范组织设置,健全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机制,采取单独组建、驻外共建等方式,科学合理设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做到党员流动有数、进出有底、管理有效,使流动党员始终处在组织视野之中。

流动党员大多工作场所不固定、工作时间不确定,对其开展教育培训既需得力、更要得法。只有打破时空界限、创新方式方法,方能进一步解决“工学矛盾”,确保学习“不断档”、思想“不掉队”。坚持多措并举、协同发力,线上依托信息化载体平台打造“指尖课堂”,常态化开展“云端”主题党日活动,定期推送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信息,实现“支部放在网上、党员连在线上”。线下拓展经常性教育途径,采取上门送学、结对帮学、就近共学等方式,紧扣流动党员行前、外出、返乡等关键时间节点,主动邮寄“学习书籍”、组织参观“红色遗址”,在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悟中坚定信仰信念,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种身份就是一份担当。作为流动的人才资源、行走的先锋力量,流动党员大多眼界开阔、信息灵通、人脉广泛,引导他们主动亮明身份、树好形象、发挥作用至关重要。要在服务保障上出实招,注重流动党员关怀帮扶,健全完善定期联系、谈心谈话、走访慰问等机制,帮助解决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方面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要在激励担当上下功夫,采取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方式,组织引导流动党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城乡基层治理、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展现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擦亮先锋名片。

06   筑好优秀人才“反哺巢”

作者:张铭宴

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各类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干事创业,取得明显成效。然而,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艰苦边远地区人才匮乏问题仍很突出,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等现象一定程度存在。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需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大力推进真正懂乡村、有技术的本土人才回流,筑牢本土人才“反哺巢”,激发人才内生动力,真正让人才为艰苦边远地区振兴蓄势赋能。

引人才“衔泥归巢”。对艰苦边远地区来说,相较于外来人才,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人才与家乡有着难以割舍的地缘和血缘关系,是边远地区宝贵的人才财富。“倦鸟归林,落叶归根”,故乡情结是深深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心灵寄托。要打好“故乡牌”,发挥“乡情、亲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点燃在外本土人才报效桑梓的热忱,形成反哺家乡的攻坚合力。利用春节、中秋节等在外人才集中返乡的有利契机,通过恳谈会、联谊会、茶叙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感情联络,建立有志回乡发展人才“资源库”,并实施“一对一”靶向跟踪对接。牢牢抓住本土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开展大学生假期家乡行、同乡联谊会等活动加强感情联络,激发其回报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借助主流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展示家乡的乡土民情、经济发展、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等,及时抛出“橄榄枝”,让本土高校毕业生回乡发展蔚然成风。

为创业就业“铺路架梯”。边远地区既要让人才看到大地辽阔,发现这片热土的创业良机,又要让人才看到天空高远,尽力托举他们展翅翱翔。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要统筹各项振兴发展政策,制定本土人才回流创业就业支持计划,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融资集资等方面给予支持,让回流人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优化人才评价体系,适当放宽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条件,加速吸引各类人才回流基层,共同建设边远地区。依托本地特有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优势产业,引导和支持返乡本土人才开展农业、旅游、手工业等多元化创业项目,打造本地优质品牌,从而扩大本地就业市场、拓宽就近就业渠道,实现养家糊口不必出村、致富增收不必远游,让本土人才在创业中带动就业、造福村民。

促人才“大展拳脚”。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在艰苦边远地区,比“引不进”更危险的是“留不住”,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是回流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帮助返乡人才解决住房落户、医疗保健、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各方面问题,流程环节应简尽简、所需费用能免尽免,畅通服务人才“最后一公里”。加强对返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关心关爱,探索建立高层次返乡人才“服务专员”机制,推行“人才吹哨、专员报到”对接服务机制,切实增强人才归属感、幸福感。在新闻媒体平台展示推介返乡人才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增强人才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持续释放归雁效应,形成热爱家乡、回馈家乡、建设家乡的浓厚氛围。

07   摸准专项考核“门道”

作者:孙岩

随着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干部考核工作不断向基层深入、向一线延伸,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专项考核成为组织部门近距离知事识人的重要内容。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专业领域往往门槛高、壁垒厚,若考核人员当“门外汉”,则会使考核失真失实。只有自身先当“门内人”,才能准确识别专业型优秀干部,树牢干事创业风向标。

考准考实专业领域,必须做好“事前功”,深入一线全方位考察,才能不被专业盲区绕晕头、迷住眼,绘准专业干部“画像”。要提前了解单位概况、班子状态、行业性质、专业术语等,通过查阅近年度述职述廉报告、工作总结等方式,大致了解领域概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邀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等针对性开展考前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展现考核工作专业性权威性。注重通过一线蹲点调研、参加现场会议等方式,真正融入工作、走近干部,结合无任用调研和日常管理所掌握的情况,综合分析研判,多维补充印证,全方位了解干部的一贯表现和关键作为。涉及专业复杂问题时不可“人云亦云”,要细致考究干部成绩,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抽丝剥茧”,由表及里、去伪存真,不被繁杂的专业数据和修饰的成绩表象所迷惑,多群体、多角度倾听群众真实评价,不让“有为”干部被埋没,更不让“无为”干部在集体光环下“躺赢”,以高质量考核推动干部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08   少泡“会场” 多跑“现场”

当前,整治形式主义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地方仍存在各种会议连着开、套着开,跑会、守会、陪会等现象,使得一些基层干部“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不仅降低基层工作效率和治理效能,还可能滋生新的形式主义。

开会是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干事创业的主战场。现场是最好的实践课堂,有真实的民意民声,有正在发生、演绎的真实场景,有为解决问题而激烈碰撞的思想火花、睿智方案与绝妙点子。党员干部要培养“在现场”的作风,练就“在现场”的本领,养成“在现场”的习惯,主动到基层抓落实、到一线当指挥、让政策接地气。要杜绝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形式主义,到问题最多的地方去,摸准基层的脉、点到问题的穴,让现场“开方”成为新常态。只有增强脚力,多及时赶到现场;增强眼力,多在现场发现问题;增强脑力,多在现场探求路径,才能更加沉着笃定地破解难题、推动发展、造福群众。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