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21)

2024-11-21 10:00   内蒙古  

这是我的第2018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21日《光明日报》全部3篇评论文章

01   【光明论坛】航天成就激励追梦人奋勇向前

  近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2024年发射任务顺利收官。从嫦娥六号月背“挖宝”,到神舟十九号乘组太空“接力”,航天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驰而不息,激励着每一个人勇敢追梦、奋勇向前。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内蕴的文化基因与独特优势。“嫦娥”“天宫”“北斗”这些以中国神话命名的航天成果,传承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飞天文化。在航天事业创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积淀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这些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新时代,大力弘扬这些精神对于我们夯实文化自信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从未停止对天空的遐想和探索。古代中国既孕育了以嫦娥奔月为代表的神话故事,也传颂着万户飞天的实践壮举。新中国成立后,航天人白手起家、众志成城,成就了“两弹一星”伟大创举,孕育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进入新世纪,航天人接续奋斗,实现了“神舟”飞天的千年梦想,在载人航天工程实践中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进入新时代,我们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航天成就——“嫦娥”探月、“天问”落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天和”遨游星际,同时造就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和“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航天文化源自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成就于当代中国人民奋斗实践,不断发展延续、源远流长。
  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古人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今天的航天科技是技术密集度高、尖端科技聚集的高科技事业,每个航天成就都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离不开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在探月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工程全线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勇下先手棋、敢做第一次,奋力攀登世界航天科技的制高点。实践证明,创新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
  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航天事业是组织体系规模庞大、高度集成,极为严密、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科学领域广泛。航天事业取得的每一次重大成功,都凸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启动以来,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员聚力攻关,几十位院士领衔出征,1.4万余家企业、50余万人从事系统应用推广,彰显着万众一心的团结伟力。航天事业依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几代航天人的辛勤付出,是全国各族人民手挽手、心连心、肩并肩共同奋战,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统一性。
  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敦煌壁画绘就中国古人的飞天梦,融合了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中亚文化、西亚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我国在北斗导航、月球探测等航天工程中,始终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深空探测领域达成合作,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包容胸怀。
  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历次中国航天白皮书中都提出,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是为了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使外层空间造福于全人类。中国探月工程实施过程中,主动开放资源,搭载多个国家的科学仪器设备,又将获得的宝贵原始探测数据向全世界开放,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了中国方案。
  古老的飞天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对飞天、揽月、摘星的向往,今天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正是中国人沿着古代飞天梦想一路走来所汇聚的文化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传承航天文化,弘扬这些精神,不断厚植文化自信,必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加澎湃的文化能量。
  (作者:孙占久,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


02   【光明时评】推动文科“数智+”专业从新向优发展

  今年以来,关于高校文科专业的相关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如复旦大学在今年本科招生中推出“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翻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双学士学位项目,进一步打破文理界限;上海科技大学新增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本科专业,但这个全新开设的“文科专业”要求考生的高考加试科目为物理、化学双选……当人工智能、数智化转型、新文科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词,文科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这恰恰也是文科的机遇所在。许多高校优化调整专业设置,推出文理交叉的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数字法治(计算法学)、数字人文等文科“数智+”专业,一时成为高考志愿填报的热门和高分专业。
  “数智+”文科专业之所以受到社会关注和学生欢迎,是因为它们与传统文科专业相比具有融入数智技术、重视数据分析、突出创新应用的特点,专业更贴近时代需要,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当前,数智技术深刻影响并改变着经济社会文化业态,也从研究问题、对象素材、方法工具等维度重塑传统文科研究范式,对文科教育产生了颠覆性影响,文科与技术融合发展成为趋势。此外,我国正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加快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因而,“数智+”文科专业的推出不仅是文科主动拥抱科技发展与时代变革的体现,更是我国深化高校改革、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以来,各地高校加速文科专业优化调整,停撤了部分文科专业、压缩文科生规模,同时新增了新文科专业,“数智+”专业便是其中一类。未来,如何实现文科“数智+”专业从新兴专业向优质专业发展,为数智时代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输送高质量文科人才,是我们将要面对的课题。
  一是要精心设计“数智+”专业培养方案。“数智+”专业不能只是名称“高大上”、培养方案“换汤不换药”,也不能只是简单地加入若干技术课程的“拼盘”模式,而是应全面系统思考国家战略、社会需求、数智技术、学科知识的内在关联与联动效应,紧密对接新需求、新业态与新能力,对原有文科培养方案进行全面升级。比如教学内容上,除增加一般性、通识类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课程外,还应打造数智技术与专业深度融合的核心专业课。教学方式上,从传统的“坐在课堂”“记笔记”转变为“走出去”“动起来”,加大“数智+”专业实践类课程比重,增加数智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对数智社会的洞察力以及借助数智技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评价方式上,改变传统文科“记背+考试”模式,强化学习过程管理与综合评价,鼓励学生聚焦社会关切与公众需求,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借助数智技术与数据,提出新问题、新见解、新方案。
  二是要创新“数智+”专业培养机制。传统文科专业培养主要依托系所,如果“数智+”专业仍沿用老办法,则可能出现师资力量不足、学生满意度低等问题,应充分发挥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开门办学。一方面,学校层面统筹制定“数智+”专业培养方案,打通校内师资、课程、实验室等资源壁垒,打造一批数智化通识课、“数智+”专业精品课,实现不同“数智+”专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与联动,兼顾专业集约化建设与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应大力拓展校外资源,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多元化实训实习基地,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指导工作,打造“知教学研训智”一体化的新文科教学研究实践服务平台。此外,应完善“数智+”专业教师培养和评价机制,增强他们在培养“数智+”人才方面的能力和积极性,如定期选派教师到政府、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育教学在教师绩效评价中的权重等。
  (作者:章燕华,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03   【文化评析】加强书写教育 领略汉字之美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强调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并从总体要求、主要举措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作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务实之举,这一部署来得正当其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推进。
  汉字不仅是交流的符号,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忠实记录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汉字的一笔一画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感。比如“山”字,寥寥三笔,却勾勒出了巍峨挺拔的山峰,让人仿佛能听见山间潺潺的流水声,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壮美。而“水”字,则如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溪,灵动而富有生命力,让人联想到清澈见底的河水以及那份宁静与和谐。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汉字之美,在书写中感受文化的脉动,理解古人的智慧与情感,领悟中华文化的精髓。
  近年来,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下滑,背后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习惯了键盘输入,手指在屏幕上跳跃,却忽略了笔尖与纸张的亲密接触。加之课业负担重、书写任务多,学生往往急于求成,只求速度不顾质量。这一点从很多初中、高中学生的书写水平反而不如小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此外,教育体系中对书写的重视程度不够,老师在课堂上更多采用PPT展示,不太注重自身的书写示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书写水平下降。使用PPT展示这一教学方式虽然便捷,但也在无形中削弱了学生对于汉字书写的重视和练习。明确了这些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助力学生提升汉字书写水平。
  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并非书法教育,不能在两者间简单地画等号。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基石,其核心在于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和字形结构,这是文化传承与日常交流的基本需求。然而,凡事过犹不及,不可过度拔高,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等同于书法教育,以人均书法大师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教育者需要深刻理解汉字规范与书法艺术之间的微妙平衡。既要严格把关,确保学生打下坚实的书写基础,又要鼓励他们勇敢探索书法的无限可能,让书写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心灵的抒发,成为一门既实用又充满乐趣、能够启迪智慧与情感的艺术技艺。
  在人工智能日益普及的今天,明确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定位尤为重要。技术虽能模拟字形,却难以复制书写中蕴含的文化情感与个性魅力。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在汉字规范书写方面能够提供诸多帮助。例如,AI技术能够分析学生的书写习惯,提供个性化的书写指导,帮助学生纠正笔画顺序、字体结构等方面的错误。同时,智能练字App通过数据分析,能够精准捕捉一笔一画的微妙之处,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此外,AI还能模拟毛笔的笔触效果,使书法作品具有独到的韵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培育。我们应引导学生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不忘书写之美,珍视笔尖与纸张的每一次亲密接触。
  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我们从文化意识、教育环境、技术辅助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形成合力,让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在新时代焕发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让汉字之美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
  (作者:于晓冰,系一线语文教师)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