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作为新生命诞生的核心要素之一,平静的湖面下却极有可能隐藏着暗礁。
病毒不仅能在血液中活跃,还能在精液中找到“避难所”,且可能在不经意间,通过最亲密的接触,传递给另一个人。
根据《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有 27 种病毒可以在精液中被检测到,其中部分病毒堪称“生育杀手”。
今天,让我们一同盘点精液中27种病毒,深度探究它们对生育产生的影响。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人乳头瘤病毒(HPV)
HPV 家族庞大,拥有超过 200 种亚型。其中,高危型 HPV 与宫颈癌、肛门癌等恶性肿瘤紧密相连,而低危型 HPV 则常常引发尖锐湿疣等生殖器疣。对于男性而言,精液中的 HPV 可能性传播给女性伴侣,增加女性患宫颈癌等疾病的风险,进而间接影响生育。
3.单纯疱疹病毒1型
(HSV-1)和2型(HSV-2)
HSV - 1 通常会引发口唇疱疹,而 HSV - 2 主要导致生殖器疱疹。这两种病毒都有可能存在于精液之中,通过性接触进行传播,感染后会引发疼痛性水疱与溃疡,并且容易反复发作。
4.乙肝病毒(HBV)
其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母婴以及性接触。精液中的 HBV 在性行为过程中可感染他人,乙肝病毒风险相对较高,可导致新生儿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面临肝脏疾病的风险。
5.丙肝病毒(HCV)
传播途径与乙肝类似,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概率虽相较于乙肝病毒较低,但同样可能导致新生儿慢性丙肝感染。
6.梅毒螺旋体(TP)
虽然它并非病毒,而是一种性传播病原体,同样能够存在于精液中,引发梅毒,对生殖系统乃至全身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7.巨细胞病毒(CMV)
对于男性而言,感染 CMV 可能会致使精子质量下滑,具体表现为精子活力降低、畸形率上升,从而降低受孕几率。女性在孕期感染 CMV,病毒可传播给胎儿,引发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这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小头畸形、智力发育迟缓、听力和视力障碍等严重问题。
8.EB 病毒(EBV)
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精液中可携带此病毒。
9.人类疱疹病毒 6 型
(HHV - 6)
通常在儿童时期感染,成年后可潜伏在精液中,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被激活。
10.人类疱疹病毒 7 型
(HHV - 7)
与HHV-6类似,也可在精液中潜伏,目前其对健康的影响仍处于研究阶段。
11.人类疱疹病毒 8 型
(HHV - 8)
与卡波西肉瘤等疾病相关,精液中能够检测到该病毒。
12.寨卡病毒
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但它在精液中也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对生育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13.登革热病毒
通过蚊虫传播,精液中也有检测到的实例,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
14.黄热病病毒
经由蚊虫叮咬传播,精液中可能存在,感染后可引发严重的肝脏和肾脏损伤。
15.基孔肯雅病毒
由蚊虫传播,精液中可检测到,感染后会致使关节疼痛、发热以及出现皮疹。
16.埃博拉病毒
尽管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但精液中的病毒在患者康复后仍可持续存在数月甚至数年,从而增加传播风险。
17.马尔堡病毒
与埃博拉病毒同属丝状病毒科,可在精液中潜伏,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18.蜱传脑炎病毒
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精液中也有可能检测到,可引发脑炎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19.腺病毒
可引发呼吸道、胃肠道以及眼部感染,在精液中也有发现。
20.肠道病毒
包含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可在精液中存在,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21.BK病毒
主要影响泌尿系统,精液中可检测到,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可能引发疾病。
22.JC病毒
与 BK 病毒类似,可在精液中潜伏,与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相关。
23.细小病毒B19
可导致传染性红斑,精液中可检测到,对孕妇和胎儿存在潜在风险。
24.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主要通过啮齿动物传播,精液中可能存在,可引发脑膜炎等疾病。
25.尼帕病毒
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精液中也存在传播风险。
26.亨德拉病毒
与尼帕病毒类似,可在精液中存在,对人和动物都具有高度致病性。
27.流感病毒
包含多种亚型,在特定情形下,精液中也有可能检测到。
预防措施与建议
安全性行为:
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病毒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固定性伴侣还是非固定性伴侣,每次性行为都应坚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孕前检查:
备孕男女双方应当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其中包括相关病毒的筛查。如果发现感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或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对生育的影响。
疫苗接种:
对于能够通过疫苗预防的病毒,比如乙肝病毒、风疹病毒等,应及时接种疫苗。例如,新生儿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女性在孕前可接种风疹疫苗,以此预防孕期感染。
个人卫生与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避免共用个人物品等。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 Fauci, A. S., et al. (Eds.). (2018).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McGraw - Hill Education.
[2] Murray, P. R., et al. (2019). Medical Microbiology. Elsevier.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Fact sheet.
[4]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1). Zika virus: Information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文|小林
编|佳铭
图|小荣
本文若转载请联系宝乐惠
尊享个性化生殖方案
甄选高品质医疗服务
丨详情请扫码咨询丨
⬇️了解更多生殖资讯⬇️
往期推荐